城市轨道交通维保业务发展趋势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1236字 | 2分钟阅读
(一)随着城规行业的发展,维保服务前景广阔
截止2019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6730.2km。2020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城轨位列七大“新基建”领域之一,“新基建”政策将有助于提升行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共有6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其中实施在建的线路总长7339.4km。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模的上升,维保市场规模将呈持续上升的态势。
(二)传统维保难以适应行业需求,智慧维保呈主流趋势
轨道交通是典型的设备密集型行业,设备数量巨大,涉及专业重多。随着各地城轨运营规模逐年扩大,专有设备逐步增多。行业内维保压力与日俱增,而传统的依靠人工为主的维修模式具有人力物力耗费高,检修效率低,工作强度高,无法保障检修精度等缺点,将难以适应行业发展。智慧维保将逐渐成行业主流发展趋势,目前以上海地铁、广州地铁为代表的企业已开始逐步布局智慧维保。
(三)专业化维保服务前景看好
2019年中国新增温州、济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5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未来更多三四线城市将陆续开通城市轨道,而实施城市轨道运营维保需具备丰富的经验,目前三四线城市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短期内难以补充。从控制政府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大力引入专业化的第三方运营维保企业,对线路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维保大有必要。目前,政府直接管理的地铁运营公司市场化程度不高,效率较低,给各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平均运营收支比为72.7%,除北京、深圳、杭州、青岛四市外,其余城市运营收支比均低于100%,我国城规运维整体呈入不敷出,需要政府补贴的状态。
(四)行业竞争呈多元化趋势
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诉求来看,设备、系统提供商向运营维保服务商转型,具有天然优势:车辆、线路、信号、供电等系统提供商可以依托其对系统的全面认识和对关键技术的掌握,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系统提供商参与行业竞争,可以缓解线路运营企业的资金压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在运营中反复使用,极易出现疲劳伤损,其运营维保需更加专业化。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原创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