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一场噩梦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哪个国家的金融不是以稳字当头?“金融创新”竟能成为社会风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气魄”才敢于如此倡导?是不是浪潮过后一地鸡毛?
◆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是国家经济命脉,货币政策改变行为趋向、产业结构和税源。回首浪潮是否依然惊心动魄?
2018年3月9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央行行长周小川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答中外记者提问。
周小川行长说:”投资者要知道对一些特别新的产品,如果大家都没怎么摸过,过去都不知道的,一定要学懂了再考虑。如果要用,就要自担风险。”
说太好了!当时P2P之类金融创新连环爆雷,恰恰有央行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衍生后果。央行大肆鼓励金融创新,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老百姓稀里糊涂责任自负?如此金融创新不是有些让人疑惑?
在2014年3月11日召开的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发布会上,周小川行长表态同样颇具代表性,他说:”人民银行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
当年有银行、地方政府、上市公司背景,有些政府官员和银行营业体系站台背书,甚至就在银行柜台交易”创新业务”;在媒体包括最大官方电视台、报纸杂志、互联网狂轰滥炸下,无数人参与到金融创新狂欢盛宴;P2P数万亿涉及千万家庭,很多人搭尽家底甚至借钱参与,倾家荡产者众多!
当然笔者无意指责周行长倡导”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不过就效果而言,老百姓参与P2P数万亿元高昂代价,除了诞生成千万亏光家产的家庭和个人,也诞生了一批公开进行庞氏骗局招摇过市的金融骗子团伙。
不过相对于经济整体演变式改革、绑定美元等等金融基本政策”改革”,P2P金融创新、股市套现、并购闹剧、各种衍生市场林立,都显得小儿科,有人批学外国金融很尖锐:搞乱的学了不少,有序的没学到手,很多政策非常奇怪!
? P2P血流成河
今天阁下要在网络搜索P2P的话,还会弹出该类广告,特别方便查找。
黄奇帆在2015年5月说过,P2P是英国人上世纪90年代末发明,2015年英国一共有7家,美国从2005年到2015年共5家。
中国不会亦步亦趋,大干快上聒噪下2015年接近4000家,当年天天都有新的平台上线,承诺无比诱人,各家层层加码,不过也几个月倒闭30%,有的嚣张到第一天开张第二天跑路地步。
中国最早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6年。直到2010年,网贷平台才被许多创业人士看中,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试水者。2011年,网贷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批网贷平台踊跃上线。
2012年网贷平台进入爆发期,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达到2000余家,活跃的有几百家。2013年网贷平台蓬勃发展,以每天1—2家上线速度快速增长,平台数量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资金供需失衡等现象开始逐步显现。
2014年中国P2P继续强劲增长,比上年上涨接近140%。P2P网贷有关机构发布《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9月月报》显示,截至9月当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达9787亿元,接近万亿人民币。
几千家P2P爆发性诞生,市场已经呈现过热情况下,2015年7月,有关部门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普惠金融与其它11项被纳为互联网+行动的重点领域,随后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给火热的P2P火上浇油!
2015年一大堆P2P崩盘爆雷:e租宝A2P(P2P变种)740亿牵连百万人,金朝阳财富教育超过900亿,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及P2P430亿投资者超20万,河北卓达民间高息借贷超40万人入局,河北融投担保(P2P背后增信)超500亿,深圳金赛银60亿、湖北财富基石50亿、成都汇通40亿、苏州高仕20亿……3464家被监测的P2P借贷平台中,问题平台约占46%,11月P2P跑路平台激增四倍。
银行包括大型银行、上市公司、国资、民营和风投机构以及中介,各路人马纷纷入局,吸引数百万成千万普通百姓入局,全民金融致富狂欢盛宴!
后来P2P剩下几个?牵涉十万级百万级甚至千万的家庭,尤其是底层家庭陷入毁灭性灾难,而局域性的金融乱象甚至金融冲击愈演愈烈。
?股市低成本骗局
有人说:东方大国处于骗子盛世。如果说卷入P2P大概几百万人到一千万人规模,几万亿资金损失,这等规模当然谈不上骗子盛世。更大的股市,卷入人数上亿,背后是上亿个家庭,占国民人口1/3到1/4。
在股票市场中,烟村放牛郎曾经归纳带有骗局特征层出不穷的现象:
A股股灾,20万亿市值蒸发,800万中产阶级重创,权威学府论证股灾元凶是高杠杆,却没看到最根本原因是股票审批制下好股供给太少,社会热钱需求太多。当100倍市盈率成为常态时,泡沫总有破裂时候,高杠杆只是加速并放大这场灾难。
不管是审批制、泡沫化、高杠杆,都在监管层眼皮底下,乐见其成甚至煽风点火。直到灾难无可挽回,才轻描淡写整治。
2015股灾“骗局”中,谁是最大得利者?上半年,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减持套现5000亿元,相当于上年全年1倍,创出史上最大规模减持潮。
他们按照100倍甚至300倍市盈率从市场套现,从股民手中“骗”走远超他们曾经作为企业家的利润贡献。
股灾暂时过去后,从2014年就狂飙突进的“大骗局”以烈火烹油之势席卷A股几乎每一家公司,这骗局叫并购重组。
典型流程比如:可能一家成立不过两年利润不过千万的公司,安装摄像头包装成智慧城市、做小贷担保加一个网页包装成互联网金融、干倒腾一二级市场价差投过几家公司IPO的包装成大资管时代PE巨头、侥幸火两部影视发了两款手游的包装成大型文化传媒互联网高科技,不一而足。
包装好按照翻倍甚至十倍以上利润增速预测未来三年利润,按照15或20倍市盈率估值,然后以数亿到数十亿不等价格被上市公司现金或股权收购。
这些被并购公司中,除少数大多缺乏预期增长能力甚至持续经营能力,就为套现,顶多为未来三年利润不及预期做出少数补偿,哪管之后洪水滔天。这个过程上市公司原股东和被并购新股东,都完成华丽拉高套现。
那个姓赵的影星,那个姓冯的导演,都玩儿过那些开业甚至没有几天,投资微不足道的公司,就被数以亿计的估值并购。这等公开操作,甚至虚假收购拉抬股价从中渔利,惩罚赵妇夫顶格只是小小60万元和数年行业禁入。
无数股市骗局背后,牵涉数千万股民,成亿家庭成员的生活。不管是以前一行三会还是后来的一行两会,很多人似乎看不清他们是行业管理者监管者,到底是维护长远发展维持秩序,还是助纣为虐的帮凶甚至共谋?
?最自由化的金融
在P2P、股票市场之外,还有许多金融乱象带着明显骗局特征。套路贷、断头贷、裸贷臭名昭著,逼死人命屡见不鲜,说起来都是血泪就不说具体案例。
例如,遍地开花的交易所是另一类重要的骗子荟萃之地。
除了沪深A股市场、新三板市场、几大期货交易所,各地在建设金融中心的饥渴中,建立众多地方股权或商品交易中心。
在金融创新和税收诱惑下,许多民营公司自营建立五花八门交易场所,涉及贵金属、原油类、农产品类、文化产权及艺术品类、股权类等。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即其中一员。以挪用保证金、对赌盘黑庄而臭大街的贵金属原油交易,过去几年数百亿大案频发,数万数十万人牵涉其中案件不胜枚举,酿成多起投资者维权后监管层多次整治,至今不绝。
少人关注,资本泡沫中,赚钱效应最好远非A股市场,而是某些地方艺术品交易中心,许多品种涨幅达到100倍以上,现货市场几毛几元商品被炒作到成百上千,每天交易量高达数十亿。
部分地方原油交易平台违规开展原油合约杠杆交易、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倒卖原始股等非法活动。证监会的作为不过就是转函、约谈以敦促地方政府。
许多平台交易对象已完全独立于商品或权益本身,背离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本质,变成非法期货赌博工具;部分小型交易所对规则黑箱操纵,甚至所有交易者都成为被收割对象,衍生各种理财产品,更是大规模扩大受害者群体。
对各类交易所违法违规现象视而不见、见而不查、查而不纠、纠而不止的直接原因,是监管机构将各类交易所审批权下放到各省金融办,甚至很多机构不需要批文,或者在拿到批文后改头换面突破红线。
互联网交易隐蔽性、跨区域性和规模快速膨涨属性,所造成潜在危害,远非一省金融办所能应对。证监会和金融办推诿塞责所酿造监管真空,是这一类乱象根源。
当年股票市场热闻中,以恒大、前海等为代表的几大新秀人寿保险疯狂举牌上市公司,而这些资金来源中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叫万能险的品种。所谓万能险,已经偏离保险保障本质,被设计成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收益率从5-6%甚至到7-8%不等,不到一年时间膨胀到上万亿规模。
虽不能直说是骗局,但是否看到股票配资影子?保险以稳健著称,经济下行后高收益产品匮乏导致配置饥荒;保险土豪豪赌股市,如牛市来临趁机以小博大实现个人财富超级杠杆膨涨;若熊市深跌,所带来流动性冲击和偿付危机,由谁来承担?
小川在任十五年央行行长,有人怀疑天下第一改头换面金融诈骗、高利贷变相高利贷、融资配资杠杆交易甚至类似直接金融抢劫冒险家乐园?最肆无忌惮金融乱象,怀疑任何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望尘莫及,天下人叹为观止?
这一切都打着冠冕堂皇的”金融创新”旗号做虎皮,金融系统是否有哪些人卷入其中狼狈为奸助纣为虐?有些被明令禁止了,有些仍然在不断重复骗局故事!深圳警方有几位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业余时间搞个公众号,教大家如何识别各种形形色色骗局,很多人供稿,粉丝数以百万计。
◆唉,悲从心来,让亿万人民学一百种一千种识别骗局如何防止受骗,还要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家司法机构做什么?骗子难道不会永远多设计一种?是骗子的同伙还是丧心病狂的疯子,才会怂恿放纵骗子横行?
★共同点亮思想火炬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特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