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改变米国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绕来绕去,就基本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黑人和白左:警察滥杀无辜,黑命贵,耶。
刚才也说了,白右们普遍年纪较大,不太会上网,所以平时主要的阵地是广播。白左们偏年轻,他们天天在互联网上挂着,而咱们中国这边获取海外的信息主要是互联网,所以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官方,都只能听到白左们的声音,以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其实不但没胜利,这两天还变得进一步激化了,这也是为啥大家这两天不断看到有线下冲突,不少小伙伴不知道背景,还以为示威游行的群众自己打起来了。
不过最尴尬的,不是别人,正是特朗普。
川总上台主要依赖的就是又老又穷的红脖子们,某种程度上讲,大家默认他就是白右们的精神头目,才选他进白宫。
这就让川总陷入了一个困局。
一方面他也不希望闹成这样。前段时间在推特上还发文表示诚挚哀悼那个死于警察执法的黑叔叔。毕竟再闹下去,不仅丢人,而且容易出大事。
他现在如果想平息骚乱,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也学习佩洛西和拜登,跟着喊口号,跑去跟大家一起单膝跪地,请求黑蜀黍的原谅。
但是他作为“白右”们的“粉头”、“白人至上主义”灵魂人物,大家指望他给“右翼白人”撑腰,所以又不太敢服软,更不敢站到“黑命贵”那一边。
毕竟现在站过去,大家依旧不会喜欢他,而且得罪了自己基本盘,还不如继续跟自己铁杆粉丝们待在一起,将来可以煽动这些人给他投票。
大家注意一件事,美国大选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相互争夺,绝大多数州都是有压倒性的立场的。比如特朗普完全不会在加州使劲,加州就是铁杆民主党的地盘。同样地,还有一些州也是杠杠的共和党地盘,最后争来争去,只剩下几个州两党势均力敌,差距非常小。
所以美国大选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州,而这几个州投票率并不高,一般不到一半吧。毕竟大选那天往往大家还得去上班,或者送小孩去上兴趣班,实在是闲得不行还可以去搞野外烧烤嘛。
所以绝大部分人不会开车前往投票站,在那里排老半天队投个票,毕竟有你没你差别都不大。所以到最后投票率都不高。
以前的美国两党不是没考虑过让大家走出家门去投票,但是两党的纲领往往差不太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选谁都差不多,最后往往是人格魅力强的那一方取胜。
但是到了特朗普开始,游戏规则变了。
竞选人都越玩越下流,他们发现整个社会已经撕裂,那为啥不利用这种撕裂呢?所以为了大选开始扩大矛盾。
特朗普告诉粉丝,继续全球化,继续引进移民,你们都完了。
希拉里和拜登告诉粉丝,继续歧视有色人种,继续搞白人至上,我们的社会跟动物园差不多。
这就让大家担心自己候选人选不上,还担心对方上台后恶心自己,那无论如何那一天要去投票。
候选人们正是看透这一点,不再施展魅力攻势,而是制造恐惧吓唬大家,开始竭力描述如果对方上台的恐怖场面。
这次的骚乱,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机会。
民主党自然不必说,不断地灌输类似:
“你们看看特朗普把国家搞成啥样了?”
“他是个种族主义者,你们就能容忍他再干四年?”
“他继续干下去,你们黑人快要变成奴隶了,我们民主党才是真心为了平权。”
这也是为啥各地出现了类似“用选票说话”的口号,黑人和各种有色人种(包括华人),都是民主党的盘子,但是一直投票率非常低,尤其是华人。民主党正是要制造愤怒气氛,让粉丝们去投票。
特朗普思路也差不多,知道自己在有色人种那里名声差,干脆都不装了,一副“老子就是种族主义者,所有白人都到碗里来”的姿态,然后对老白人们说“你们不选我选谁?”
所以成天阴恻恻地在网上发推特。
前段时间把示威游行的群众称为“loser”和“lowlife(低端生物)”,隔天又说另一个示威游行被警察推倒的人是故意想陷害警察同志,被大家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过他心里应该是暗爽的,因为他说出了自己粉丝们不敢说的话。
这就属于明显挑衅了,说明他和他的小伙伴都不服。那革命群众没得选择,只能是加大剂量,继续闹,想逼迫特朗普和他的小伙伴屈服,强迫大家表态。这两天疯狂进攻特朗普,所以推掉美国先贤们雕像。
问题是越逼逆反心越强,观念这种东西只能温和灌输,不能强压;越强压反作用越大。特朗普乐见其成,群体性愤怒不是坏事,越愤怒越会投票。哪怕这样搞要撕裂国家。
我们前文说了,这事吧,到最后影响也不大,毕竟现在才六月,一直闹到11月也不太现实。
大家同时已经看出来了,西方文明最大一个问题慢慢浮出水面,人口结构开始变了。
?人口结构大问题
其实上文讲到“摇摆州”的时候,大家想到一件事没?
如果摇摆州的人口结构变了怎么办?
美国有色人种的比例逐年上升,如果摇摆州有色人种远超白人了,那时候会不会美国的大选也没必要举行了?直接选民主党就行了?反正有色人种一直是民主党的票仓。
到时候候选人为讨好这些人,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大学、公司里有色人种比例必须占到某个比例。
这不是危言耸听,奥巴马上台时候就这么搞了。亚裔本来是民主党的铁票仓,因为奥巴马这个操作,他们对民主党有了一点小意见。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纳闷,中国人不是讨厌民主党吗?为啥博主说支持呢?其实你待在中国和美国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华人移民在美国是“少数民族”,最希望得到主流接纳,民主党一直是鼓吹接纳的。
特朗普他们天天鼓吹“白人至上”,你一身黄皮竟然支持“白人至上”,得多精神分裂啊。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华人在美国已经彻底坐稳了,他们希望美国尽量不接受移民,可能会喜欢特朗普,但是绝大部分“屁股决定脑袋”,先天性地喜欢民主党。
如果发生“人口结构巨变,导致共和党完全选不上”这事发生了,怎么办?
其实没办法,美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好几次这种巨变了。
最早时候的共和党纲领跟纳粹的纲领没啥差别,直言说要无条件保护私有财产,穷人饿死就饿死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你穷是因为你懒,因为你笨,死了活该,政府绝对不能干预市场,现在共和党里的“茶党”也是这个意思。
早期选民主要是有点钱的白人男性,共和党这个纲领也没啥问题,他们能接受。
后来人口结构变了嘛,选举权不断扩散,穷人、女人、黑人慢慢都有选举权,共和党如果不跟着变,基本没戏,连村支书都选不上。现在共和党看着比较保守,其实跟几十年前比起来,已经变得连他亲妈都不认识了。
如果摇摆州彻底“有色人种化”,有色人种占据绝对多数的时候,如果不修改美国的选举法和宪法,那美国两党就会跟着发生巨变。
正如历史上发生那几次一样,大幅左转,变得都会主动讨好有色人种获得选票。正如现在民主党使劲讨好黑人,到时候共和党也会跪舔,差别是谁跪舔得更加狠一些。
事实上白人生育率暴跌是全世界的问题。全世界的白人生育率都不高,可能是因为白人世界最早进入了发达国家缘故。
早期可不这样。清教徒移民到美国时候,一家子动不动能生七八个,美国人口大爆炸,主要也是他们自己非常能生。
这个逻辑也适用于中国,中国和日本差不多是同步结束战争,然后同时迎来了生育高峰,后来日本发展得比较好,先掉入了人口大坑。中国这两年大城市也明显呈现出了不愿意生孩子的特点。
欧美都一样,法国英国德国都大规模引入穆斯林填充人口空缺,美国那边一样;二战刚结束时候,白人比例差不多90%附近,现在已经跌到60%附近,不过这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关键是:
《华尔街日报》消息称:“新一代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代。”如果55岁以上美国人中有3/4为白人,那么在18至34岁美国人中白人仅占56%,在未成年中甚至低于50%。
而且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终于开始融合了。
以前他们说美国是民族大熔炉,其实它不是,大熔炉怎么可能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保持种族隔离状态嘛。巴西墨西哥才是真熔炉,不管啥人到了那边,很快就通过通婚杂交,变成了他们那种巧克力的棕色。
美国维持了长时间的种族隔离,别说通婚了,连坐公交都不让一起坐,所以才能做到建国两百年依旧黑白分明。
不过这种状态很快就要被打破了,这些年黑白通婚越来越多。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黑白通婚不但不合法,而且不道德,你说你一白人娶个黑妞,跟你娶了一头浣熊差不多。但这种隔阂正在被打破,跟以前鄙视这种婚姻的心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现在的“黑白配”更容易受到大家的赞美。
比如那个纽约市市长白思豪,那就一表演型人格,娶了个媳妇政治正确到了极点,他媳妇是个黑人,同性恋,比他大好几岁,所以他们的爱情非常感人,男默女泪。
这两天他那个热爱吸毒闺女闹事被抓(图里面那个头上不知道戴了个啥的黑妞),他还说是要把纽约每个行政区都搞一条街叫“黑命贵”。得到了美国白左们的一致同情,很多人说他将来能选上总统,不去选总统可惜了。下图是市长一家子:
这倒有点像我国互联网上一个情况。以前大家把“同性恋”当病来看,这两年呈现新趋势。
现在你在网上发个同性恋相关内容,一片赞美,纷纷表示这才是真爱,如果谁敢反对这门亲事,大家一起把他往死里骂。
博主对同性恋什么倒也无感,爱咋咋地,但却一直反感这种“绑架式鼓掌”。不出意外,美国那边“黑白配”将会成为下一个潮流,会导致美国“棕色化进程”加快。这一点估计是人口学家也没预料到的。
美国那边也是,上次看了几眼《蜘蛛侠》,惊讶地发现他的对象也是黑人了。
现在的趋势走下去,毫无疑问,美国白人会加速减少,很快就成了少数民族。不仅少数,由于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历史负债,很难抬得起头来,就跟南非白人似的,人数少还罪行累累。这两年白人开始出逃南非,回欧洲去了,不过欧洲也在逐步穆斯林化。
这里就有个问题,如果人口“棕色化”了,那对美国有啥影响?
这个过程中冲突会剧烈加剧,就跟这段时间似的,稍微点破事可能就演变成巨大的骚乱。
而且往往是两个人种数量开始接近的时候,“新来的”那伙人会非常激进地寻求平权,逼迫每个人站队,进而要特权。
等到之前的少数民族成了大多数人,这种冲突反而会变少,但是问题也会凸显,文化彻底变了。
在19世纪,大家说起美国,就会想起来“清教徒文化”。
啥是清教徒?
只赚钱,不消费,不娱乐,要禁欲。
现在还能在美国人身上看到这种品质?看不到了嘛,因为真正清教徒已经被稀释得快没了,中国都比美国像清教徒国家。
而且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也掀起了性解放运动。最初是反对性别歧视,然后开始反对基督教关于婚姻的戒律,主张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当然对,但是很快就过火了,矫枉过正;随后对基督教的婚姻观进行了全面否定,上帝这个时候也就死了。
黑人和拉丁裔那种随意婚姻观开始腐蚀美国传统价值观。1960年美国离婚数不到40万;到了1981年,离婚数暴涨到了120万;到现在美国离婚率世界第七,大国里排名第一,离婚率高达53%。
离婚造就了大量的单身家庭,这也就是为啥大家看美剧,会发现电视剧里的人绝大部分跟父母关系很差,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悄然改变。
现在的美国人看不太明白东亚人的婚姻观,觉得东亚人离婚率低,为了孩子投入大量心血,很不理解。其实他们上世纪也是这样的,只是变得连自己都不太认识了。
而且黑人和拉美裔的人有个“管生不管养”的毛病,这个毛病也带到了美国,黑人70%的娃没有爹,拉美裔53%,白人以前并不多,现在也多起来了,接近30%左右,这个数太恐怖了。
奥巴马他爹很有标志性。这哥们是肯尼亚人,在肯尼亚已经有个老婆,自己跑哈佛读书时候果断抛弃前妻,和奥巴马的妈搞上了;后来又果断抛弃奥妈,跟另一个好上了,最后回了肯尼亚。
这人算肯尼亚的高端人才,都是这揍性,可想而知黑人群体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样的。
观念是会传染的。一个社会里很少有人抛弃自己的孩子,多多少少会对其他想抛弃自己娃的人形成点压力。
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身边都有人抛弃自己的妻儿,这些观念迅速就变得稀松平常,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而且没啥心理负担,和尚摸得,我为啥摸不得?
其他观念一样,都有传染性,比如这两年“女人不是生孩子工具”这个观念呈现出燎原之势。女人当然不是生孩子工具,所以这话本身对得一塌糊涂,但是如果把这个观念和“就应该不结婚不生孩子”的观念捆绑发售,就把后边这个观念也种到不少妹子的脑子里了。
“反婚育”好像是所有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陷阱,谁都避不开。日本人全国都不生,欧洲靠穆斯林移民生,美国靠拉丁裔生,中国靠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生,一线不生的给他们腾笼换鸟。
?尾声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件事,美国现在的很多乱象,种族歧视本身倒是次要的,主要是因为人口结构变了,新来的那些人有了新诉求,然后被一些政客利用这种新势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特朗普也在利用这种分歧达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我们文章就讲了,眼前骚乱其实没啥事,长期范围内的社会撕裂,人口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家税收体系的崩溃等等,这些问题才是真正要紧的,改变国本的事。
美国这些问题都初露端倪,不过现在还没到动摇国本的时候。我看有些人急吼吼觉得美帝要崩溃,其实倒也不至于,底子在那里摆着,还能折腾一些年。啥时候中国所有边境上的冲突都没了,那就说明美国影响力确实是崩了。
当然了,全文说美国,也是想说我们自己。没有想当国师的意思,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公民,有义务说一句,中国现在的形势根本没有必要引入移民。我们自己还有好几亿人在村里,这些人教育水平上来了,完爆那些黑人几十条街。我们应该挖掘自己的战略纵深。
而且现在网上有不少人看到穷人多生孩子,就非常刻薄,动不动就来一句“穷人生孩子干嘛?”。
咱们非常客观地说一句:正如不少不想生孩子的人,不愿意别人对他们指手画脚一样,咱们也不该对愿意生孩子的人指手画脚,这是私德方面的。从公义方面考虑,如果中产们继续不生,他们也不生,将来我国就得从东南亚或者非洲来补充人口,这是你们愿意看到的?
穷人生孩子是他们改变命运最好办法,养孩子成本巨低,跟中产们完全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很多家庭就靠瞎生,然后各自突围,碰到一个出息的,整个家庭就翻盘了。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多生孩子没啥问题。
★没必要对自己人那么刻薄,后续还是要继续完善义务教育,让所有人具备基础文化知识,我宁愿自己纳税去养我们自己国家穷人的娃上学,也不愿意将来养移民。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共同点亮思想火炬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特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