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顾虑并存的中美经贸协议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说了,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终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本次协议签署前一天,美国财长姆努钦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称,协议唯一不公之于众的是一份包含中国承诺采购美国产品和服务的机密附件,因为这会影响市场行为。
怎么看待这份协议?各方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太正常了,中美双方国内都还会出现争议。不过笔者以为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妥协产物,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全胜或者全败之局。无论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双方都做出妥协和让步。至于多点少点,对双方总体影响很有限。双方作为体量足够大的经济体,不至于因为某个细节而对整体产生太大冲击。
第二、信心有限恢复和实际成本下降。双方产业链深度嵌入,经受不起割肉式的切割。很多外界舆论以“暂停”键形容,有一定道理。
基于中美双方在政治外交等多个领域关系的复杂性,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于整体政策并未发生改变,也没有做出此类改变承诺,中美双边关系仍然存在大量尚待解决的问题,双方在矛盾中前进格局不会改变。换言之,无论协议内容如何,双方经贸关系破镜重圆可能性不高。
由于美国降低和取消贸易战期间额外增加的关税,很多行业的关税负担减轻,尤其有利于美国进口商降低成本,有利于中国相关出口企业的市场修复甚至部分发展。姆努钦的威胁之辞依然存在,给协议未来依然保留着阴影。
第三、美方一再的最后通牒式威胁未能奏效。在将近两年时间里,中美双方经过漫长23轮磋商,才达成第一阶段的协议,可见难度之大。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特朗普本人在内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做出了很多最后通牒式的威胁恐吓,但并未动摇中方的坚定意志。
金融领域,美方是否向中方对等开放市场,是否取消之前对中资企业投资美国市场的限制,是否采取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措施?尚待观察。农业领域,所有发达经济体或接近发达经济体的国家,都有农业保护措施,美国的工业化规模化农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如何做到又开放又保护,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
不过可以肯定,美国金融服务业很多企业,恐怕都在跃跃欲试,急于进入庞大的中国金融市场。在我们内部,金融服务业这些年存在弊端如何消除和化解,对规模庞大和金融服务操作手段多样的国际巨头,中方如何合法规范范围有效管理?势必是焦点之一。
期待与顾虑兼而有之,恐怕是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之后普遍心态。这种心态很正常,也是未来中国人民面对国际复杂局势演变的新常态。
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家会相信越发展越开放,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气魄,与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彼此尊重核心利益的体系,合理保护中国人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前进脚步勇敢坚定,历史潮流汹涌澎湃!
★快关注啊朋友到家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特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