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的做法看西方思维的特点(1)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2015年11月,俄罗斯闪电出击叙利亚以及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早就说过,俄国的行动是深思熟虑的,它早已对各种可能性经过认真思考,并考虑了如何应对相关方的各种反应(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元杰博闻,公众号yuanjiebowen)。而且英法德也会出兵的,现在相关事件的发展都证实了我的判断。我在11月29日的微信文章《随便聊聊》中还说,虽然土耳其服软,但是普京近期内绝不会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1月30日克里姆林宫表示,普京将不会在11月30日至12月11日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与埃尔多安会面,再次证实了我的判断。而且我们可以看到,11月份俄罗斯如鱼得水,在舆论、外交和战争进程各方面都占尽优势。


  那么,为什么我的判断能相对准确?因为在遍览群书之后,我发现了西方白人的思维特点,那就是:试探!以及对力量和势力范围的充分重视。这是一种纯食肉动物的思维方式。


  和东方人相比,西方人一个显著的思维特点就是:处处充满了试探,成功了就前进,失败了就后退。相对来说他们不太在乎面子(注意是“相对来说”),因为他们对“势力范围”和“力量对比”考虑得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区分真假呢?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力量和势力范围的分析,并对今后的走势有深刻的分析和判断。西方人在这一点上,普遍比别的国家做得好(当然,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失误和错误)。


  看看老虎和狮子的表现就很清楚了。食肉动物都有领地,但是长大后的狮虎会离开妈妈开拓自己的空间,肯定要进入别的狮虎领地。此时它们会怎么做呢?它们会小心翼翼,观察对手的身体条件,如果对手正当壮年,个头雄壮,步履矫健,它们往往会退出,寻找下一块领地。没有特别大的把握,挑战者绝不会贸然挑战;或者在战斗过程中(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一旦感到不敌,往往会及时退出。


  这一点在老虎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老虎是独行动物,即使战胜了对方但自己受伤严重,也没能力捕食了,最后还得饿死,所以老虎更不会轻易投入战斗。如果实在躲不开,弱的一方会在地上打滚表示臣服。而雄狮是靠雌狮养活的,如果能战胜原有领地的雄狮,获得一堆雌狮姬妾,哪怕暂时受重伤也没关系。所以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狮子总体表现得比老虎勇猛,而老虎的力量和智力却更胜狮子一筹。当然,它们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总体差别并不大。虽然也有不知深浅的“愣头青”,但总体较少,因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知深浅的愣头青在繁衍后代之前被干掉的概率较大,它们的基因流传下来的概率也就较小了。


  所以,西方人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事,既可以看成是真的,但也可以看成试探。比如他们如果说:“这个东西你必须给我!”如果你软弱,就是真的;如果你强硬,并且他们在进行力量对比之后感觉拿不下来,或者必须付出重大代价而感到不划算,他们就立刻把刚才说的话当成了试探。就这么简单。


  我们东方人也经常会试探,兵不厌诈嘛!但是东方人更要面子,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为了对方的面子,我们绝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将“试探思维”充满于思想和行动中。所以东方人更像食草动物。比如,如果我们说“这个东西你必须给我!”,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下了很大决心才说出的,不给就要冲突升级,就要鱼死网破。所以东方人说出这种话,是非常认真的。但西方人往往不这样。


  例如,某国军舰闯入某片另一个国家长期声明是本国领海的海洋,就是一种试探。如果你服软,别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最近的例子当然是俄罗斯闪击叙利亚的IS和反对派,以及土库曼组织。俄国为什么敢这么做?因为他们事先已经对相关主要力量做了评估。我们现在好好分析一下。


  打击ISIS,从道义和力量上说,都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俄国早就知道ISIS后面有美国和土耳其的影子,但在“大义”面前,在文化冲突面前,美国不可能支持ISIS。当初美国扶植ISIS是为了和叙利亚作战,而且ISIS的力量十分弱小。现在力量大了,而且要“反噬”西方,美国怎么可能再支持它?所以打击ISIS,根本不用担心北约(包括美国)会反对。


  现在的关键是土耳其。土耳其支持叙利亚内部的各种反对势力,因为埃尔多安这个人野心勃勃,所以必须详细评估土耳其的力量以及西方对他的支持程度。1954年,埃尔多安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儿时家境贫寒。这么一个人,1994年成了伊斯坦布尔市场,然后又成了土耳其总理和总统,他的特点是:


  1、他会把土耳其带成一个激进的伊斯兰国家。最近十年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一个人的幼年背景是相当重要的。土耳其长期是一个温和、亲西方的世俗穆斯林国家,但埃尔多安上台后凭借经济成就,和长期伙伴以色列翻脸,赢得了穆斯林世界一片赞扬。但是,这种做法西方愿意看到吗?显然不会,在恐怖袭击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就更不会了。所以,俄罗斯大规模打击ISIS和叙利亚反对派,不必担心土耳其的反对。


  2、对西方乃至中国,都是敲诈和利用。例如,他假装和中国签订武器合同,目的是压迫法国等国家降价,或者把技术转让给土耳其。这种事情偶尔为之也不是不行,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北约能对他满意吗?加上他把土耳其已经日益变成了激进的穆斯林国家,所以虽然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表面上大家好像铁板一块,但实际上,北约对土耳其已经越来越不满了。


  以美国为例,为了限制苏联和俄国,美国长期以来都是扶植土耳其,双方关系一直都不错。早在2001年,当布什政府正忙着规划新的全球战略时,一名以色列外交官曾这样说:“华盛顿在中东的政策不会很复杂,对于以色列、土耳其和印度等国来说,它就是‘好人’。对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等国来说,它就是‘坏人’。”好坏分明,当时美国的中东政策可以说很简单。


  但是,当土耳其人在得知美国希望他们加入到和印度的一个战略联盟后,可谓相当惊讶(当时埃尔多安还不是土耳其总统和总理,但2002年之后就掌控大局了)。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敌对国家,而作为伊斯兰国家的巴基斯坦一直和土耳其关系密切。所以最终联盟也没能成为现实。而911恐怖袭击之后,

美国决定要推翻萨达姆政权,以及土耳其-以色列关系的降温,导致土耳其拒绝美国在它的领土上部署军队进入伊拉克,这当然令美国不满。在美国打算对从伊朗购买原油的国家实施制裁方面,土耳其的弃权又给了奥巴马政府当头一棒。当然,后来埃尔多安决定“重新拥抱西方”,忠实地执行北约的各项决议,又得到美国的赞赏。但是在2012年,美国人就发现土耳其“已经进入与美国的关系持续降温时期,同时想成为中东地区强权”。所以后来美国对它的支持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真诚。


  3、极具上进心和攻击性。个人成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和以色列闹翻、和美国关系降温,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土耳其会对俄罗斯动手吗?有这个可能。但是俄国人在深入分析之后,认为土耳其根本没有胜算。首先是上面两点原因,其次是土耳其的石油和天然气都需要进口。现代战争打的就是能源,土耳其没有能源,哪怕手里有一大堆先进武器,也不能长期支持。所以即使埃尔多安个人极具攻击性,也不足为虑,俄国正好可以拿这个为借口继续深入中东。


  所有着一切,俄国人在行动之前不可能看不到。对于沙特、以色列、伊朗,乃至遥远的中国,俄国肯定也做了分析。总体结论应该是:既然美国逐渐从中东撤出,俄罗斯以反恐为借口进入这块“领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是打开内政外交局面的一手妙棋!


  所以俄国的最初决策是:先以空中打击ISIS为名进入叙利亚,试探各方面的反应再说。但是没过几天,法国发生了大规模恐袭,俄国从埃及起飞的客机也在空中被恐怖分子炸掉了。来自北约的同情和支持越来越多,国内的愤怒情绪也越来越大,所以俄国当然对ISIS以及反对派更加狂轰滥炸。战斗机被土耳其击落之后,俄国更像一个进入帐篷的骆驼,正在把庞大的身躯挤进中东。


  骆驼进帐篷的寓言是这样的:有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支了个帐篷,以抵御外面的强烈风沙。此时一头骆驼把头伸进来,说:“求求你了,让我把头伸进来把,就一个头好吗?外面的风沙太大了。”旅行者一想,帐篷还有较大空间,骆驼那么可怜,不就伸进来一个头吗?我能不答应吗?那岂不太没有同情心了?所以就同意了。过了一会儿,骆驼又说:我能把脖子伸进来吗?旅行者也同意了。又过了一会,骆驼说:我能把前腿伸进来吗?旅行者往后让了让,骆驼的前腿又进来了。又过了一会儿,骆驼说:我的前半身能进来吗?此时帐篷已经很拥挤了,在帐篷中,骆驼的话语权已经相当大了,旅行者能说不吗?只能继续往后退。等骆驼的半个身子进来后,过了一会儿骆驼又说:这个帐篷太小了,现在我要进来,请你出去!不等旅行者说话,骆驼就把人踢了出去,于是整个帐篷都成了骆驼的了。


  这是个寓言,它告诉我们如何一步步深入到对方领地,以及如何防范。如果要防范,必须抑制当初的仁慈。这在初期是很不容易的,容易被人指责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但如果对方的潜在力量相当大,不从源头堵住是不行的。


  写到这里本文已经不短了,我本来想分析俄国战机被击落之后俄国的反应,以及如何不断变幻自己的态度(与此同时,土耳其的态度也在变换)的。但似乎必须另写一篇了。我休息休息,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元杰博闻(微信众公号yuanjiebowen)。原创不易,请大家多多关注,在转载时注明是作者是元杰博闻或邓元杰,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