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访华透出的重大战略信号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突然转暖。先是2月8日据白宫消息,特朗普感谢总舵主祝贺他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国人民元宵节快乐。然后是3月13日白宫表示特朗普正计划邀请总舵主下月到访他在佛罗里达棕榈滩的马阿拉戈俱乐部举行“习特峰会”。然后,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访问日本、韩国后,3月18号到访北京,与中方确定两国元首峰会具体安排。与此同时,3月19日,总舵主邀请特朗普访华。

  双方你来我往,貌似关系急剧升温。但是,其中的利弊又如何呢?

  对于中美关系,老邓始终认为应该和为贵。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双方,尤其是我国的继续发展。理由不肖多说。但是,“和”是在我国已经能在朝鲜半岛获得控制权和第一话语权,并支持俄罗斯在欧洲的行动的基础上。如果能及早控制住东北亚局势,坚定地支持俄国,在中美俄三国博弈中就处于主动的位置,成为美俄双方都希望获得的援手。加上有效控制朝鲜之后就获得了东北亚的战略制高点,对韩日乃至是美俄都是一种震慑。如此,则善莫大焉。

  当然,现在的局势也貌似美俄都想获得我们的援手,甚至沙特都来我国签大单了。但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

  从蒂勒森访问日韩中三国,可以看看美国近期的态度。

 蒂勒森访问日韩透出的信息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3月14日首次访问亚洲三国。罕见的是,获准登上专机的随行媒体记者只有一人,来自一家保守派新闻网站。而在过去50年,美国国务卿出访时有大量国际、国内和地方媒体记者随行是长期的传统,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都是如此。所以蒂勒森的做法令各路媒体不满。对此,一名官员解释说代表团所乘专机比平时小,随行记者名额有限。但是为什么不能换大飞机呢?白宫和国务院又说,蒂勒森改坐小号专机是为了“节约开支”。可按照惯例,随行记者的机票等费用是由各自所属媒体支付的。如果带一大堆记者,或许白宫还能赚钱呢。

  很显然,蒂勒森主要是代表特朗普探路的

  3月15日蒂勒森抵达日本后,会晤了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首相安倍。蒂勒森表示,反对通过单方面行动威胁日本的施政权”。同时强调称,基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对日防卫义务“没有改变”对于朝鲜问题,“需要日美韩三国合作和中国发挥作用”的认识达成了一致,同时还就敦促朝鲜保持自制和遵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一事进行了确认。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蒂勒森说:“我们(美国)过去20年对朝鲜的政策完全失败了”。


  3月17日抵达韩国后,蒂勒森不仅第一时间去了朝鲜非军事区——三八线,更拒绝与朝鲜进行谈判。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蒂勒森表示美国对朝鲜的“战略忍耐”政策已到尽头,为让朝鲜弃核,将考虑“所有可能选项”包括“斩首”。“如果他们将其武器计划的威胁提高到一个不可接受的水平,特朗普政府可能被迫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这与他前一天在日本的表态一脉相承。对于朝鲜要求停止3月19日的韩美军演的要求,蒂勒森明确表示拒绝。他说,美韩联合军演是“透明”的,但朝鲜核导开发却不透明,因此不会停止军演。


  蒂勒森在中午和韩美双方的官兵在板门店共进午餐,但是他却拒绝了和韩国外长尹炳世共进晚餐,这与他访问日本时与岸田文雄共进晚餐的日程安排,形成鲜明对比。蒂勒森说他需要与其他谈判伙伴有更多的沟通。“其他谈判伙伴”是谁?当然是中国了。对此韩国人表示不快。韩国媒体认为,鉴于现在韩国国内局势不稳定(朴槿惠被弹劾下台,只有代总统黄教安),所以蒂勒森不愿意在韩国多停留。

  果然,蒂勒森在韩国只呆了一天(这当然是事先的日程安排),3月18日就直奔中国而来。

 大头在中国 

  蒂勒森来中国,主要谈的当然是朝鲜半岛的局势,“朝鲜问题成为美中间的首要议题”。在与王毅外长会谈后,蒂勒森说:“我认为我们有共同观点,都感到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已经达到危险级别。我们将共同努力,看看是否能让平壤政府改弦更张,修正路线,不再发展核武器。”在北京,他没有像在韩国那样发表强硬言论。

  另外在台湾问题上,蒂勒森重申了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在南海问题上,王毅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大局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在萨德和南海问题上,蒂勒森却没有表态,只是宏观地说“中美建交近40年(实际上已经),面对国际情势不断变化,两国有必要更紧密协调合作。“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的精神,从长远角度拓展中美关系。”“美方要为美中关系未来50年的发展确定方向”。只有王毅重申了反对“萨德”的立场。可惜我搜了很多新闻,都没有找到王毅的原话。因为我想看看他的语气。

  对于萨德,3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注意到韩方有些人表示,部署“萨德”仅仅是为了保卫韩国安全,中方没有理由反对。对此上周五我应询指出,“萨德”系统所配备的X波段雷达探测距离在预警模式下可达两千公里以上,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军事常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末端拦截所需要的防御能力,监测和预警范围远远超出了半岛,深入亚洲大陆腹地,覆盖中国大片领土,超出了韩国应对外来核导威胁的范畴。我们理解韩方有维护自身安全的关切,但是韩方维护自身安全不应该建立在损害中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上。

  这样的语气,请大家自己体会。

  不管怎么说,中美关系比两个月之前缓和了许多。那么,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两国都得到了什么呢?

 中美之间的利益得失和交换 

  首先,萨德已经毫无疑问地部署了。

  军事上,自2月份美国核动力航母进入南海我岛礁20海里区域航行之后,3月9日在东海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进行了联合演习。然后,“卡尔·文森”号航母预计将参与美韩两军“鹞鹰”大规模联合军演。所以在军事上,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始终动作连连。

  其次,特朗普政府已经认识到,既然不能和俄国缓和关系,那么美国还要对抗极端组织和俄国。虽然美国很强,但经济上和中国还有相当广泛的合作关系,所以美国也愿意和中国缓和。美国做出这种决策,不知道是否和近期它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很“顺利”有关。

  第三,从金融上看,现在美国更有求于中国,那就是美国的债务上限又到了。从经济和金融角度上看,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我们知道,美国债务上限是19.85万亿美元,马上就要突破了。2016年10月,美国将债务上限延长至2017年3月15日。1月20日,也就是特朗普就任当天,美国政府的现金余额为3840亿美元。而进入3月份以来,美国政府的现金余额只有340亿美元了。不到两个月,特朗普已经花了大约3500亿美元。所以3月9日美国财长努钦决定采取额外的“非常措施”:从3月15日起暂停销售州及地方政府系列债。另一方面,努钦呼吁国会“在第一时间”提高债务上限。

美国财政部长努钦

  到了3月15日,美国政府居然没有任何动静,显然令人奇怪。这可能和特朗普的态度有关,在竞选总统时他曾攻击过奥巴马提高债务上限的提案,现在不到两个月就不得不提高债务上限,显然让他难以接受,有自我打脸之嫌。但是美国政府的钱快用完了,又不能不让他必须考虑应对措施。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特朗普居然非常低调,显然其内心反而非常焦虑,在酝酿重大图谋。

  与此同时,耶伦在3月15日加息后,美元居然疲软,美元指数反而从102左右跌至100出头,这一点不知道是否出乎耶伦的预料。但是假如特朗普在美元疲软时又大规模推出减税、基建等措施,让财政赤字更大,是否意味着美元有可能更加疲软呢?一旦美元继续疲软,就会导致资金外流,或者资金外流和美元疲软会相互促进。如果是这样,不仅加息的意图将适得其反,而且美国的财政状况、美元的地位,将更加恶化。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特朗普如果大规模减税和基建,也未必会导致美元疲软。但是这种风险有谁敢冒呢?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美国有求于中国。那就是:暂时不管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了,只希望在改善中美关系后,中国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如果中国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那么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高债务上限,放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了。中国大幅购买美债,对美元也会有强力支撑。

  老邓认为,应该是蒂勒森访华的又一重大战略目的,也是美国主动提出“习特会”的主要目的。

  在美国的国债中,中国持有相当份额。据3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约为5.9561万亿美元,低于去年12月底的6.0039万亿美元,少了478亿美元。中国在去年12月小幅增持美国国债后,今年1月又减持了美国国债73亿美元,持有量降至1.0511万亿美元,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而日本在1月份则增持了117亿美元,规模上升到1.1025万亿美元,仍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

  日本在帮美国,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中国,却在减持美国国债,这让美国怎么提高债务上限和发债呢?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并希望中国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美国又付出了什么呢?

  嘿?强调“一个中国的立场不变,帮我们打压台湾当局,强调中美关系的长远未来,“为美中关系未来50年的发展确定方向”,这还不够吗?嘴皮子一动就是50年啊!好吧,贸易上再放松一下,不再严厉反倾销了还不行吗?

  可能又有人问了:美国一方面部署萨德、巡航南海,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支持美元,他们怎么会认为我们会同意呢?

  嘿?怎么会不同意?“你懂的”。如果你还不懂,我可以再给出一条重要理由,在稍后的人民币、美元走势分析里。

  再次强调:以上是我个人的分析。但我认为,短期内美国对中国在金融上有强烈需求,是美国更主动的原因。

  如果这种分析成立,那么或许在5月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就能看到我国大幅增持美债了。

  可能又有人会问:以前中国不断减持美债,是为了应对人民币贬值和兑换压力。因为虽然说有三万多亿美元的外储,但美元现金或许非常紧张,所以必须减持美债。如果现在反而要大幅增持,手里的美元现金岂不是更少了?中国ZF有钱吗?人民币和美元,又该怎么走呢?

  是的,在中美关系大为缓和的今天,确实有必要重新分析一下两国货币的走向了。

 人民币和美元的走势分析 

  首先,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加上美国如果减少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力度,那么在2月份贸易赤字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在3月份重新获得贸易顺差。如果外商投资再增加(一旦中美关系改善,这极有可能),人民币就会相对强势。

  但是如果中国大量购买美债,又会增强美元、削弱人民币。所以综合考虑,大概率是:人民币和美元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两国一起继续放水。

  这种放水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的。我相信,我国ZF乐于这样做。如果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大宗商品和股市,应该有正面影响吧。

  中美关系缓和,我国的经济也可以喘口气了。老邓衷心希望我们能在付出各种重大代价之后,抓住这次机会,改善国内的经济和民生。否则,一旦美国在中期内达到了它的各种目的,下一步怎么做还真不好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