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30亿逃跑的沈英莲映射出什么?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4年1月18日,45岁的惠州妇女沈应莲欠款30亿出逃。逃跑时携带了100多万元到北京做美容,2015年底被抓获。据查,她名下的财产只有6亿元左右,根本不够偿还30亿的负债。


  邓元杰认为这个案例极有代表性,沈英莲的情况反映出以下情况或事实:


  1、她并不想诈骗,一直想翻本,实在翻不过来了才逃跑。虽然从客观上看,已经构成了诈骗的事实。


  沈英莲以前是小学老师,90年代下海开饭馆。她开饭馆不仅挣了钱,而且认识了一帮官员,积累了人脉,开始涉足房地产市场。那时经商容易,加上她态度谦卑、出手阔绰,所以获得了接待方的信任,越借越多。当时惠州民间制鞋业兴旺,经济增速快,加上房地产形势不错,所以民间借贷发达,沈英莲开始做的也不错。


  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做不下去了,只能越借越多,直至崩溃。崩溃时她只能带100多万元出逃,并且花费百万做了整容手术,可见实在是弹尽粮绝没有办法,她当初的本意不是想诈骗。但最后就是连傻子都看得出来,几十亿根本换不起了,所以只能整容,想逃避债务。


  2、她的破产,既有个人能力的因素,更是中国传统行业难以为继的象征。


  2005年之后中国经济又兴旺了两年。现在看来,那是传统经济最后的好日子,当时的商人应该居安思危,或者及时收手,或者实行产业升级。但是沈英莲却在大肆借贷,继续投资于传统行业。高昂的利息终于把她压垮了。


  3、在传统行业中,官商勾结的路子已经很难走通。


  因为整个行业都处于缓步萧条之中,她高吸借贷连利息都不够,官商勾结又能有多少利润?


  4、她的破产,更是中国广大三四线城市的缩影。


  据报道,山西80%多的市县已经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境地。以前煤炭行业特别好,大家都大肆扩张,尤其是地方政府连续大幅膨胀。这几年煤炭不行了,但政府规模不减,怎么可能发得出工资?所以下一步的改革,大力改组地方政府才是对症下药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惜,高层至今没有这么做,还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狂奔。作为草民,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