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棋局(4):欧洲的困境和解决方法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2015年12月3日晚,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美国是否加息时,欧洲央行突然宣布降息10个基点,存款利率从-0.2%继续降低至-0.3%(注意前面的负号,也就是往银行存钱还要给银行付“利息”),从2015年12月9日开始生效。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进一步的货币政策措施”,宣布将购买资产计划时间延续到2017年3月份,甚至可能更久,资产购买对象将包括地区政府债券。而此前的购买计划原定于2016年9月份结束。
表面上看,欧洲央行在继续方式。但是市场人士居然认为这个新政策的宽松力度“明显不及预期”,因为欧央行每月资产采购额维持在600亿欧元不变,而此前专家们普遍预期QE将至少延期六个月,每个月的资产采购规模是至少700亿欧元。所以在新政宣布之后,做空欧元的狼狈逃窜,欧元对美元居然上涨,美元指数反而大跌,从100以上跌至98以下。下图就是美元指数,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大阴线是12月3日的表现。
股市方面,既然宽松不及预期,欧洲股市全部大跌。泛欧绩优300指数周四(12月3日)收跌3.08%,报1466.16点;英国FTSE 100指数跌2.0%,法国CAC 40指数跌3.2%;德国DAX 30指数跌3.3%。受此影响,开盘本来上涨的美国股市收盘时也下跌了,道琼斯跌1.42%,纳斯达克跌1.67%。
大宗商品方面,由于美元大跌,商品价格普涨。此前严重超跌的原油,每桶上涨3.28%,已经超过41美元。我国民生宏观分析团队的一个说法相当形象:“美联储本想站起来加息,谁知欧洲先躺下降息了。”降息的原因当然是欧盟经济相当差劲,通胀率接近零,失业率依然高达10.7%。很显然,欧盟不希望美国加息,因为如果大家都在降息,美联储利率即使不变,也起到了加息的效果。既然市场增大了美国不加息的预期,美元当然走势更弱了。我在11月30日写的文章《世界大棋局(2):美国真的会加息吗? 》中已经断言美国不可能加息,现在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了。至于人民币,更增加了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可能。所以对于A股来说,进一步上涨也是必然的。
实际上,欧洲早已陷入困境。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民主自由的幌子下,妇女们的地位大为提高,他们不生或少生孩子,导致年轻人缺乏。而选民们又对政府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政客们为了上台,纷纷许诺给人民更高的福利。这不仅导致人民越来越懒,政府赤字越来越高,而且大量的脏活累活没人干,只能从境外(主要是北非、中东、东欧、拉美)大量引入年轻人。但这些人仍然保持过去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宗教信仰和多生孩子。剧烈的人口变化和文化变化,又引发欧洲保守势力的抬头。所以欧盟在“维稳”方面的开支也越来越大。
一些政府为了本地年轻人的就业,鼓励移民回到原来的国家。但是移民们会怎么想?他们一般会这么想:“过去你们的脏活累活没人干,需要人的时候把我们招来,现在遇到麻烦了就想把我们撵走?把我们当成什么了?”所以失业狂潮不仅让本地人愤怒,而且让移民更愤怒。欧洲的恐怖袭击早就开始了。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地铁连环爆炸案造成190多人丧生,1500人受伤,凶手是一帮北非移民;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死亡52人,伤者过百,凶手是几名已经加入英国国籍的穆斯林移民,之前受基地组织的训练。
欧洲的民主和移民政策让人们反思,但是现在欧洲已经很难扭转趋势了。因为穆斯林人口在一些主要国家的比例已经到了绝不能忽视的程度,候选人必须亲穆斯林,体现“普世价值”,否则连当选的机会都很少。所以现在选出的领导人(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理奥朗德)对移民们都不错,普遍是亲穆斯林的。以后的趋势必然是:越来越多的穆斯林用选票选出穆斯林领导,就像美国黑人选出奥巴马一样。而且先是温和的穆斯林当权,然后是越来越走极端的穆斯林,就像土耳其的埃尔多安上台一样。
经济上看,如果一个国家的穆斯林越来越多,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他们的消费肯定和西方人大为不同,总的来看要少很多(不要拿中东大亨们举例),例如服装和旅游,女性穆斯林的消费肯定远远少于西方女性。
这么说,并不代表我反对穆斯林。实际上我对于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政策一贯不以为然。这个社会始终是少数人控制的。在西方社会,一切都是钱说了算,人们拼命挣钱,然后获得权力和女人。我不知道这和极权社会一切都是权说了算,人们拼命捞权,然后获得金钱和女人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更何况,但是长期的民主会让人民更加懒惰、短视和愚蠢,这样的人民选出的领导人,往往有明星的口才和翩翩的风度,但智力上越来越平庸和短视。
当然,这也不代表我反对西式民主。毕竟它让人更自由,自我感觉也更加良好。我只是觉得,社会上如果只有一种主要的衡量成功的尺度(钱或权),整个社会肯定会日益道德沦丧。因为单尺度会导致过度竞争,最后一定是既勤奋、又更加不择手段的人获胜。所以社会一定要有多尺度、多维度的衡量成功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保留道德,有尊严地、愉快地生活下去。民主国家在这方面,毕竟做得要更好一些。
回到西欧,怎么解决伊斯兰文化带来的冲击呢?
第一个办法是选出一个极右翼的、类似于希特勒那样的政府,否则根本没办法。比如,西方已经出现了反移民是右翼民粹主义。移民已经成为欧洲各国大选大选的重要议题,民众对穆斯林等“异质”移民的排斥尤为突出。
但是选出极右翼政府的概率很小,因为现在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穆斯林已经超过了十六亿,比犹太人多得多。何况就算选出一个偏右的政府,也不可能干出当年希特勒干的事情,毕竟时代不同了。而且一旦这种政府大规模排斥穆斯林,不仅伊斯兰国家对它不会有好感,而且其他民主国家也会“趁火打劫”,在“政治正确”的名义下指责它,以获得伊斯兰国家更多的认可和合作。所以这种极右翼政府很难生存下去,如果国内经济不好,下一届选举很可能就下台了。
第二个办法是缩小民主范围,像两百年前的英国一样,只给少数“精英”选举权。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说大多数选民幼稚和愚蠢,更不能说穆斯林选民偏狭,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所以最终还是一人一票,民主政府选出的领导人越来越亲近穆斯林,最终是穆斯林成为英法德的领导者。然后就是整个国家越来越穆斯林化。
当然如果在欧洲,基督教成为少数人的宗教,对我是无所谓的。最极端的结果就是像印度尼西亚一样,国内90%的人口都是穆斯林了,不一样过吗?所以欧洲最终被“颠覆”不一定不好。因为伊斯兰教没有人种歧视,在种族平等方面,伊斯兰教做得最好。穆斯林底层组织也更加互助,至少在实际效果上,远远好于其他宗教和党派。所以伊斯兰教的优点满足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这是它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我看来,欧洲是无法走出“民主困境”的。人类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种族生存空间的竞争,但最本质、最高层的竞争,是文化竞争。由于穆斯林人口的大规模渗透,以及中东错综复杂的局势,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竞争将愈演愈烈。而绝大多数人、国家和民族,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在横尸遍野的百年之后,或许两大宗教以及这个地球的其他民族,会重新反思人类的文化该如何发展。那时人类的历史进程将和现在大不相同。但是,我们都看不到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