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棋局(7):中国的困局与解决之道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我本想在《世界大棋局》这个系列最后再写中国的,但是中东局势恶化太快,说不定马上就会掀起滔天巨浪,所以我决定把对中国的分析提前。何况在分析完俄罗斯、美国之后,其他国家的分析可简可繁,所以或者大家也都不愿意花时间看了。在分析之前我必须告诉读者:中东现在是世界的核心,其局势对世界各国都有极大影响。我国的决策,更对我们每个人的前途,都有深远影响。
另外一个感受是:我12月11日写的文章质量相当差,连我自己都不满意。以后我一定不会再这样了,没有深思熟虑的文章不发。而且我的错别字较多,每次发完再看都后悔,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读者的阅读心情,所以以后我也会多读两遍,排除更多错别字的。好了现在继续分析。
先简要说说中东大局势,然后再分析我国的外交内政的宏观策略。
中东大局势,正如我以前在《世界大棋局》中反复分析的那样,现在分两派,一派是俄罗斯支持的什叶派,另一派是美国支持的逊尼派。俄国深度介入的原因就是石油,不提高油价俄国经济必然崩溃,普京必然下台。所以经济危机导致战争,现在正在演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活电影。
我们一定要深入理解俄国的处境。它的经济主要靠石油出口,现在北约处处限制它,美国大力发展页岩油、沙特拼命开采,又让油价不断走低,乌克兰继续在美国支持下在东欧搞事。如果你是俄国,你是普京,你会愤怒吗?肯定会的。加上中东人口膨胀和恐怖势力,伊斯兰教对基督教世界的不断渗透,俄国不能不奋起一搏。这一次,俄国一定要玩大的!
另一方面,美国的态度耐人寻味。我现在越发怀疑,美国通过不断压制俄国,其实是想逼俄国出手。最终目的,是让中东国家和俄罗斯两败俱伤,然后美国再来收拾残局。
从利益角度可以这么分析:美国不断开采页岩油,肯定会逼迫沙特大力开采石油的。因为沙特的开采成本最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油价40美元时沙特已经有巨额财政赤字了,怎么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沙特的最优策略是在不发生战争的前提下拼命开采石油,通过倾销,让别的国家减少开采,这样就能维持沙特的产油大国地位和财政收入了。而美国,在这个过程中显然是纵容沙特的。另外,伊朗也会不断增加石油开采,所以油价不断降低,确实有市场经济的因素。
但问题是:现在所有开采石油的国家都赔钱!这种情况明显是不正常的。沙特们想通过低价倾销搞死其他产油国尤其是俄国,所以俄国怎么能容忍?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间房子里有一群人,大家都入不敷出,但有人想通过低价倾销把别人逼死。按照正规局势发展,第一个死的是一个过去非常强壮的大块头,他能坐以待毙吗?此时的局面,难道还不够恐怖吗?
小小的也门胡塞武装居然能反攻进入沙特,难道不耐人寻味吗?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纵容油价下跌,并且假装要置身事外,不愿意增派地面部队进入中东,是不是对俄国继续进兵的鼓励?等伊朗等什叶派国家和沙特等逊尼派国家发动了大战,死人无数,美国完全可以靠贩卖武器挣钱。为了备战和战争,各国都需要更多的石油和金属,油价和大宗商品在战争中更加上扬,美国不仅可以销售更多商品,而且全世界对美元的需求更加迫切,更有助于美国坚挺。所以美国的最优策略是:放任中东局势,在大战爆发后贩卖武器,不断增加本国实力,几年之后再来收拾残局。
美国一向是靠战争发财和雄起的,这一次或许也一样。有人说美国这么做很冷血,真的要让中东死这么多人再来平息吗?但是这么做确实符合美国的最优利益。尤其是:美国人的钱袋是控制在犹太人手里的,犹太人对阿拉伯人、俄国人历来素无好感,凭什么不让他们两败俱伤呢?
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考虑一下问题吧:现在穆斯林的数量已经是犹太人的一百倍,不仅遍布中东,而且不断渗透进欧洲和美国。穆斯林恨不得消灭了犹太人,消灭了以色列。所以我们需要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你是犹太人,看到数量上是你一百倍、甚至以后更多的敌人,正在向全世界渗透,他们时刻想灭你而后快,你能不感到恐惧吗?另一方面,俄国长期支持什叶派,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战斗,所以俄国也不是什么好鸟。既然犹太人不可能和中东阿拉伯大规模开战,也不可能和俄罗斯大规模开战,那么,为什么不通过某种策略,让这两个强大的敌人互相打一架呢?
美国大力发展页岩油,难道仅仅是为本国的经济吗?
12月10日,俄罗斯决定“谅解”土耳其,貌似后退,其实是为了减轻后方压力,积蓄力量在中东出手。当俄国准备源源不断地派兵进入中东时,暂时和土耳其和解是战术上的需要,不仅可以适当安抚土耳其的情绪,维持俄土贸易,而且对于分化西欧和美国也有帮助,因为西欧并不想和俄国作对。俄国的核心目标是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如果沙特不能就范,现在俄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沙特。枪口虽然还没有明指,但一切准备工作都在进行之中。
为了更好地向中东调兵遣将,俄国必须和伊朗搞好关系,而且现在的关系也确实不错。伊朗是什叶派的强援,由于油价大幅下挫,伊朗2014年的GDP年增长幅度仅为1.46%,2015年估计更糟。和沙特不同,伊朗的石油开采成本较高,所以油价下跌对伊朗恢复经济也是一个伤害。但是伊朗并不愿意被俄国当枪使,它当然愿意把沙特收拾掉,但也担心付出的代价太大,最后被美俄之间的妥协牺牲掉。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现在伊朗貌似很低调。
但伊朗并不是没有出手。也门胡塞武装的实力突然变得强大了,背后肯定有伊朗的大力支持。从目前的军力来说,伊朗基本上是沙特的两倍。即使美国大规模援助沙特,但如果俄国也大规模援助伊朗,并给以更多承诺,伊朗在计算得失之后发现利益大于损失,再加上更占地利,伊朗未必不敢大规模开战。
中东局势,已经危险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在此情况下,我国该怎么办?
外交方面,我国必须考虑保证两大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这很困难,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现在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了。所以我国现在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和石油。粮食,相当一部分从美国进口,所以从战略上看,我们不能得罪美国。为了能源安全,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始终是第一能源,何况就算搞出各种新能源电池,电池的电从哪里来?主要还不得靠化石能源转化?所以为了能源安全,我国从俄国、中东、非洲、中美洲都进口石油。所以,我们既不能得罪俄国,也不能得罪中东各国。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要我国站队,难啊!
内政方面,高层又必须严肃考虑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民族问题。
这两大问题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总之,我国的焦点就是两大安全和两大问题。如果能解决,一切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什么经济发展、失业率、言论自由、环保之类,都是伪问题或者小问题。
如果具体来说,我国目前的困难是:如果要环保和去掉传统过剩产能,就会导致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已经很严峻了,如果要保证就业,就要在去产能方面更加谨慎。我国的钢材产能为什么是世界第一,甚至10月份政府还要减税增加钢铁出口,乃至让外国纷纷提出意见甚至抗议?就是为了保就业,地方政府为了保就业和税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提出房地产去库存,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另一个人的口号是“全民创业”,本质上也是想解决就业问题并促进产业升级,加速实现所谓的“供给侧改革”。
但在我看来,“全民创业”只会导致资源的更大浪费,以及一地鸡毛之后更大的贫富差距。难道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全民创业”?提出这种口号的人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吗?房地产去库存真的是一场“歼灭战”?
我是学理科的。如果有人和我谈古希腊诸贤,告诉我阿基米德才是古希腊真正的科学巨人,可以排古希腊第一的话,我知道我遇到行家了,至少是近乎专业的科学史爱好者,因为“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啊。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也类似。初学者往往只会看利润,一看利润不错,就会觉得公司不错。但更高一级的会看利润的长期趋势,看主营业务利润率。再高一级的会看库存和应收账款,以及预收款项的变化,再高一级的看经营净现金流。所以他开口说几句,就知道他的水平了。
更多的话我不想说了。
解决就业问题,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可以采用四天工作制,让更多的人有工作。但真正长久的解决之道,还是降低贫富差距。人们为什么有这么多怨气?不患寡,患不均啊!怎么降低贫富差距呢?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分析过,每个人发三万元钱,中短期的效果就会特别好。当然可能很多人觉得不现实,天方夜谭。但我又思考了很多,觉得在一些措施的配合下搞这个,可以在相对长远的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什么措施呢?一个主要措施是:在不能改变一党执政的情况下(我们毕竟要现实一些),党要彻底恢复1940年代乃至之前的传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要真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样,不仅就业问题可以解决,而且民族问题也迎刃而解。
所以总结一下,我国在外交上置身事外、不明显地选择站队,是最好的选择(目前俄国很危险,可以偏向一些。而且俄国的行动对我们也是有利的,否则美国收拾完俄国就会来针对我们。从博弈角度来说,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对付最强者,是正确的)。政治正确的口号(如反恐)可以喊,但在美俄越来越对立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贸然地明显站队。不过,又不能让别人感到我们是软蛋,必须在某些事情上强硬地发声和做事(比如东海和南海,或者国内震慑恐怖分子)。内政上,要真正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发扬吃苦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恢复1940年代的传统,才能解决贫富差距和民族问题。
这个解决之道,说容易也容易。但要说难,也相当艰难,或许难于上青天。
股市上,由于中东变数太多,变局太大,加上美联储12月16日加息之剑高悬,所以(12月中旬)短期难以预测,总的来说不太好。但如果中东发生大战,或者在大战的预期下各国秣兵历马,对于有色金属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但如果连续阴跌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国内大通胀、低利率的形势,决定了股市中期走势不会差。如果中东发生大战(我认为极有可能),我国成了各方面的兵工厂,股市一飞冲天也是有可能的。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南北朝时鲍照(415~466年)的《拟行路难》中的一首,道出了我的心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