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今天不想写什么正式的,就想和大家聊聊。首先感谢关注,微信的威力真是很大。昨天到今天,老夫又新增了60多人关注(但有一人退出),目前的关注人数已经330多人了。这个速度确实让我惊讶,如果每天增加20%,100天只有就有8000多万人了,呵呵,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现在已经坚定地认为,我应该把微信作为我最主要的“根据地”。原因就是上一篇文章后面说的,微信的影响力比所有传统的博客、论坛加起来,还要高两个数量级。
那个退出的人,当然看不到我这篇短文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退出,但我推测他可能是回族人,因为我说了土耳其和伊斯兰教的很多似乎不太中听的话。作为回族人,可能确实很不舒服。但我也有疑问,就是为什么在这些恐怖事件之后,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尤其是回族同胞,为什么不发声呢?
我说的“发声”,不是指名人在电视、报纸上发声,而是普通人对普通人的发声。比如我有一个中学同学的大群,有100多同学,因为我的中学是六年制,上学时两次打乱班级(初中升高中一次,文理分班又一次),所以大家拐弯抹角都是同学。我的同学中大约1/10是回族。我在郑州长大,回族较多(我国是越往西回族越多)。过去几年,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恐怖袭击,他们都不说话,我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回族同学平时也挺爱说话,但一提到这些都闭口不言了。弄得一大堆汉族同学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容易有人谈到伊斯兰教,谈到的民族的扩张与冲突,立刻有一个回族同学出来说“注意啊,敏感话题”。他性格宽和,为人和善,如果连他都这么说,碍于同学关系,大家也都不谈了。但每次遇到大的极端事件,群里不能畅所欲言,总觉得很难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学群,回族同学的表现又怎么样?可以在回复中谈谈,精彩的我会整理成文的,呵呵。
我觉得,如果我的回族同学能正视问题,为汉族同学解释关于伊斯兰教的一些疑问,以及为什么会有极端组织(如果他不知道,可以直接说“不明白”),并对恐袭也做出谴责,或许群里的气氛会更融洽。现在不谈敏感话题也很融洽,但都是自拍、旅游、吃饭或者开玩笑什么的,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当然也谈经济和金融,但不多。中学时我们同学的关系都很好,除了在猪肉问题上不一致,真的没感觉有什么不同。但是这几年,由于民族的问题越发敏感,一些话不能说,反而感觉生疏了。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都不好问。呵呵,真的觉得不妥,熟人之间反而要更加小心。
我在微博上倒是见过一个少数民族的反应。对于法国恐袭,他写了条微博,大意是:“每一次的恐袭事件都会掀起反对穆斯林的高潮。作为穆斯林,我的信仰更坚定了。”后面有很多回复,其中不乏汉族人的质问。我没写什么,也没见这个回族人回复什么。
所以我要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教,买本《古兰经》看看。
11月30日是人民币是否加入SDR的大限。这一次肯定加入,而且有利于股市。这是我的观点。以后加入了我再写文章。至于《世界大棋局(2):美联储是否加息》,目前我正在写。这是一篇严肃的文章,我要写好。
中东的局势更清楚了。11月28日,美军50多人首次进入叙利亚,培训叙利亚库尔德人。请注意,这次是“首次”进入叙利亚支持库尔德人,意义非同寻常。显然,如果连我都看到了普京的图谋,美国人不可能看不到。他们本来不愿意在中东继续深入,但现在俄国来了,难道以后把中东让给俄国?显然不可能,所以美国人也要适当深入一些。以后英法都回来的,放心吧。中东西北部,注定演变成两大宗教的对抗前沿。
土耳其也看到这一点了。现在的局势已经非常清楚,西方和俄罗斯,都不喜欢一个态度激烈的土耳其,土耳其已经是“弃儿”了。现在还有传闻说土耳其击落俄国战机是美国在后面指使,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信。美国不可能指使,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支持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土耳其总想表现性格,美国人早就不满了。击落飞机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估计在北约那里得到的回应相当糟糕,所以很快认怂,不仅对击落俄军飞机“表示遗憾”,而且想见普京,还说事先不清楚是俄国飞机。哈哈,一个人的表演和谎话已经拙劣到了这种程度,怎能不招人嘲笑和轻视呢?北约还会继续支持这种弱智吗?显然不会了。而且现在普京绝对不会见他的。俄国、美国、英法德,在中东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就像足球比赛中的2:2,事先肯定没商量过,但确实存在默契和共谋。
今天写了很多随感,耽误大家时间了,晚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