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要死磕房地产?一二线房价以后还能涨吗?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自去年10月初的国庆大限购以来,限购限贷至今仍在不断升级。不仅一二线城市基本限购限贷,而且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已经逐步限购了。

  当然,目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除了极少数之外,基本上都属于热门城市边缘。他们传统上是三四线城市,但和中西部的三四线,已经拉开了差距。当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购买一二线时,只能到旁边的三四线买房了,于是限购……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死磕房地产呢?


  因为在大建设背景下,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仍在进一步增大。在土地流转、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民获得了百万元级的拆迁补偿款,很多人没有在附近的城镇买房,而是奔向附近的二线或三线城市,在那里付首付。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仍然要死磕房地产,但是死磕仍然不起作用的原因。归根结底,一些政策是相互矛盾的,而广大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早已进入恶性循环,所以不仅本地人跑向大城市,而且农民拿到补偿款,也会资助子女奔向大城市。

  由此将导致一个结果:全国70%以上的地区,地方财政是崩溃的(或处于崩溃边缘),需要国家越来越多的补贴。而国家看到了这个趋势,就会进一步限贷限购,提高一二线城市的门槛,希望把人留在本地(本地城镇)。

  最狠的一招,我认为是禁止非本地户籍者买房。

  这是因为:在京沪深早已有八套房产以上的人,靠出租房屋每个月都能赚五万以上,甚至十万二十万以上。本地虽然限购,但他们可以拿钱到其他二线城市。全国二线城市有二十个左右,就算每个城市买两套,就又增加了40套。所以如果以重庆为首,出台禁止非本地户籍者买房的政策(或者至少要在本地缴纳社保一年),那么,这些大房东买房的难度将大为提升。而像从农村和三四线来的新居民,工作并缴纳社保一年或两年,难度并不大。

  当然,现在禁止非本地户籍者买房的措施还不够严厉,但可以预计,这将成为一二线城市的标配。

  那么,这会打击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吗?

  不会。理由有以下几点:

  1、这只是延缓了人们进入一二线城市的速度,但绝不会停止。

  2、一二线城市的供地,也在总体上逐步减少。

  3、在京沪深手握八套房以上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当广大居民只有顶多两三套房子时,他们更会惜售。

  4、全面的二胎政策,让城市居民有了至少增加一套房的意愿。限购没关系,还可以以子女的名义买房。一个1000万人口、400万个家庭的二线城市,至少有增加三四百万套住房的意愿,这是何等强烈的需求?

  5、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财政仍然在恶化中,国家必然印越来越多的钱。

  所以,国家打压一二线房地产或许是长期措施,但根本不会影响一二线的房价上涨。而国家看到了这一点,就会更严厉地限购。

  现在想想,很多政策其实是缺乏大数据造成的。或者说,对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的工作不够,导致决策滞后。只要继续收紧货币,造成大面积失业,下一步必然是放松。因为和人民币贬值相比,保持国内稳定显然是更重要的工作。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8年11月出台的“四万亿”。在一片哀嚎中,突然之间,“四万亿横空出世。当然,现在要出台那样规模的建设,已经不太可能,但重启大基建是必然的。在和国外的竞争中,我国的手机通讯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此,数字贷款平台“读秒”首席执行官周静(Jing Zhou)表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移动革命,每个人都在移动设备上做任何事情。”

  金融与科技从来都无法分开。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技只渗入到了金融业的边缘地带,如今,真正的革新到来了,技术开始进入金融业务的核心环节,改变我们过去一直以来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和体验。

  这波革新浪潮在 2016 年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 智能投顾(Robo-Advisor)。2016 年,智能投顾领域陆续出现了很多产品,鱼龙混杂,而 PINTEC 集团旗下的璇玑则有着自己清晰的打法。

  在极客公园 GIF2017 大会上,郑毓栋首次展示了「璇玑智投」,这是璇玑开发的智能投顾产品首次正式露面,在此之前,产品已经进行了半年内测。下面是郑毓栋在 GIF2017 大会上对于智能投顾以及璇玑智投产品逻辑的解读,读完它,或许你会对「科技与金融如何混血」这个话题以及智能投顾背后的玄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这几十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两次主要的科技改变金融的浪潮:

  第一次发生在 1980 年代,是金融数据的信息化,大量的数据储存的媒介从纸变成了电子化,由此带来了许多金融机构的流程自动化。

  第二次从 2007 年开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原来复杂的金融产品能够通过电子渠道接触到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并带来了渠道的互联网化。余额宝,P2P 都是这一波变革的具体体现。虽然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挫折。

  而如今,我们正在迎来第三次浪潮——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生物识别将有可能从更核心的层面变革如今的金融业。如此一来,那些依赖于人、因运营和信息成本过高导致高佣金、高门槛的标准化服务将首先被取代,比如零售信贷、财富管理、保险经纪。

  金融服务的下一个十年:必然是无形无感、无处不在。



  去年以来智能投顾就很火这种理财方式很适合不懂投资,或者没空投资的朋友。我找了一个不错的智能投顾推荐给大家产品叫璇玑智投它的系统同时也被民生证券、安邦金融等机构使用。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下面的服务号体验下功能很强大除了可以直接投资,还提供了不少免费服务:

  • 帮你认识自己的投资偏好

  • 每月一次投资报告

  • 理财经理的投资课程

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即  可  体  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