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吓尿了,兼论公众号的前景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最近封号频繁,让我十分紧张。不是最近网上疯传有20多个大号被封吗,这风够大的。我关注的100多个号里,有几个号已经挂了。

  6月11日上午10点多,我关注的某个地产大号,写了篇关于恒大这次亏损70多亿卖股给深圳地铁的文章,居然被封号了,让我彻底吓尿。

  该号的作者是上海地产界资深人士(至少干了六七年),大概是去年年初,做了个地产小号,但由于文章专业,颇为生动,谈的又是上海地产,而上海的房价去年很猛,所以不久就有十万加的文章了。通过文章的各种情况,我估计他的粉丝大概已经20万人。这太牛了。他大概30左右,年轻气盛,感觉有了这么几十万粉丝,打赏加上做广告,应该比工作强,所以居然辞职了。

  辞职了!

  我在网上已经见过好几个感觉做号不错,然后辞职的。他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8月份乃至10月份之后,随着上海楼市热度降低,加上国家的大调控,他的文章阅读量始终维持在两三万左右,偶尔一篇抢眼的也能有八九万点击。其实这也正常,房价那么高,买得起的越来越少,又限购,上海的热度必然降低,潮起潮落嘛。所以根据各方面情况,我判断他的收入锐减,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开始(以他的名义)卖各种办公用品,比如笔记本、茶杯之类的东西。当然,不是不能卖,但我觉得好像意思不是很大。没有50万粉丝,没有特别独特的内容,还是别辞职做号。结果现在一篇深度分析恒大的文章,导致封号!算是彻底砸了。

  他下一步该怎么回粉?很难,因为现在的专业地产号已经比一年前多多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做号的总体已经越来越难,加上有特色的大号动辄被封号,文章将越来越难以吸引人,所以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以这次大规模封号为标志,已经彻底过去。

  他还年轻,在地产媒体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无论是重新做号还是回房地产界找工作,都没有问题。但是本文我想强调的是: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主要理由:

  1、随着微信月活用户接近10亿,已经到了天花板。

  2、公众号已经成了最大的媒体平台,受到有关方面的日益重视。所以,嘿嘿。

  3、现在的号太多了,估计有三四千万个,上粉很难。比如我关注的几个内容不错的小号,文章阅读量始终几百,一直上不去。

  4、以我个人的体验为例,2016年3月我偶尔有一篇阅读量几万的文章,给我带来了至少8000粉丝(自带4000,别的号转载给我带来4000)。但现在,今年,我也有几篇点击量好几万的文章,其中一篇像吃药一样有将近20万点击(已经被删,大家不必问了),给我带来多少粉呢?1000人。

  过去10次点击就有一个粉,现在200次点击才来一个。

  5、有特色的大号频繁被封,会总体上降低公众号内容的吸引力。请注意,我说的是“总体上”。而总体降低的吸引力,就会导致用户流失。

  6、剩下的号,不得不带着“镣铐”,用越来越中规中矩的语言和内容吸引读者,很明显是逆水行舟。你的文章失去了吸引力,谁还看呐?

  8、分散用户的东西太多。比如各种手机游戏,尤其是年轻人,现在很多人喜欢玩腾讯的一个什么游戏,简写是LOL,我上网查查……哦,英雄联盟,这个游戏太火了。精力最充沛的年轻人,把最多的网上时间都用到玩游戏上了,就会导致公众号阅读量的继续下降。

  本来,公众号还可以通过利用人的阴暗和猎奇心理吸引读者,但现在有特色的大号都封了很多,嘿嘿,嘿嘿。估计以后唱zan歌的大号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其实这段时间某些大号被封,对于那些唱歌的大号最为有利。

  那么,现在该怎么做号呢?

  兴趣为主,还是个人做比较好,小而美。没什么压力,也能说真话。团队做号的,如果没有几十万粉丝,你凭什么吸引那么多新读者?靠猛料?迟早被风。不靠猛料,怎么做得起来?挣那点钱发工资都不够。所以现在凡是团队做号、但粉丝量不够的,一定要及时裁员了。

  做号的一定要注意:做号的第一动力,是兴趣。比如我,几天不写就难受。怎么涨粉呢?除了内容要好,还有两个基本诀窍:第一,标题耸人听闻。第二,坚持天天写,尤其是每天的固定时间发,让读者在那个时间点等着。比如有人在午夜、凌晨、或者下午3点股市收盘时,就会准时发文,读者都等着呢,我说的这几个号,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大号啊!

  可惜,这两点我都做不到。

  当然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有些大号,一周一篇,靠高质量的文章取胜,粉丝也十几万,这不也挺好?

  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哈哈!

  总之,公众号的红利期过去了,它以后将是众多自媒体之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