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为什么能在全球拒绝同化、不断扩张?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伊斯兰教为什么能在全球拒绝同化、不断扩张?这和它的教义很有关系。

  在中世纪时,在贫富差距巨大的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比如限制高利贷,鼓励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等等。任何一个能俘获无数民众的宗教,表面上必然都是与人亲善、倡导和平友爱的。从这点上说,伊斯兰教和其他成功的宗教,并无不同。

  最大的不同,老邓认为是管理上的。那就是:伊斯兰教要求信徒每天做五次祈祷,一年还有斋月等各种活动。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活动。信徒们在每天重复这些活动时,而且往往是从小开始,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天天重复,乃至祈祷已经变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童年的回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就会变成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不可磨灭。

  而且,古兰经的教义不都是教人向善吗?这有什么不好呢?每天五次祈祷也等于锻炼身体,而人在强身健体之后,会更加觉得这是宗教的功劳。我在一个坛子上看到一个铁杆穆斯林,说穆斯林的痔疮发病率很低,大概不到1%,比其他族群低得多。相比之下汉族有多少人得痔疮?还有,严格的伊斯兰教义是禁止喝酒的,虽然现代医学证明,少量饮酒有助于健康,但大多数人会喝多甚至酗酒。所以禁止饮酒,总体上利大于弊。可惜穆圣那时还没有烟,如果有,会不会也被禁掉?

  从医学和心理学上说,大量祈祷活动、禁止喝酒,肯定有利于强身健体,人与人的社交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大量颂扬和祈祷,也有助于加强自身观念,提升自己的信念和意志。

  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也有类似活动,但谁也没有伊斯兰教密集和繁盛。尤其是每天五次祈祷,大家可以想想这对人的思想有多强的控制力。加上各种节日和礼法,呵呵,伊斯兰文化也很丰富多彩啊。


  第二点不同,是伊斯兰教对妇女的约束,这仍然可以归结为管理制度。

  在中世纪这一点还看不出优势,因为大家都差不多,男尊女卑。但是越到近代,伊斯兰教这一点的优势就越明显。比如要求妇女待在家里,出门要戴头巾甚至全身包裹。按照穆斯林的解释,这么做有什么不好呢?蒙得只剩下一双眼睛,不是可以防范歹徒的窥视、减少色情狂的欲望,从而减少犯罪率吗?何况在中世纪的欧洲,西方贵族也流行头巾蒙面。这么高贵的面容,怎么能让贱民看到?所以,戴头巾乃至蒙面,不仅表示自身高贵,而且可以减少人类的欲望和犯罪。

  老邓认为这一点说的很有道理!现代西方开放人之大欲,到底对不对?不知道。但是这种对妇女的约束,会让妇女更主内,而男人更主外。女人在家没事还能干什么?多生孩子,多教育孩子。

  所以,在最近一百多年,当很多地区的穆斯林仍然这么做时,相比于其他社会人群,穆斯林的生育率是最高的。加上现代医疗条件的大幅改善,婴儿死亡率大为降低,所以全球穆斯林的增长率最高,最朝气蓬勃。

  当然,伊斯兰教规定男人可以讨四个老婆,谁有能力谁讨,而在男女比例差不多的情况下,富人们老婆多,必然导致大多数男人老婆少和没老婆。那么,大多数男人处于性压抑之下,又会是什么后果?但是在古代,那时候人类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战争年代,而战争虽然也会对妇女造成伤害,但打仗的基本是男人,所以归根结底,战争中死的男人肯定是最多的。所以在古代,始终是男少女多,这也是一夫多妻制在各种社会流行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讨四个老婆,没能力(或早就战死)的讨一个甚至没有,好像也没多大关系。

  但是在现代社会,当社会上有一堆光棍时,怎么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这是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把矛盾转到外面。

  第三点不同,是伊斯兰教是一种跨种族的宗教。凡是信教者都是兄弟姐妹,不分种族。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管理思想。

  老邓认为,这一点非常先进,先进得让我都感动了。只要大家都信教,什么种族和肤色,什么过去的文化,都不重要,因为现在大家都是穆圣的信徒,都信安拉,都要为人类的最终解放而奋斗。

  不过,伊斯兰教毕竟是公元610年产生的宗教,对于无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持,显然就差多了。就像伊朗,古波斯文化是多么辉煌灿烂,但是现在的伊朗人对那时还有多少自豪感?他们都成了虔诚的穆斯林。还有印度,不仅佛教早已式微,而且印度教也被伊斯兰教逼得节节后退。按照穆斯林的说法,古兰经是最高大、最全面的经典,已经阐释了一切,有了古兰经,别的都不重要。安拉派遣的穆圣是最后一位先知,这种文化和思想,足以碾压其他所有文化。所以,传统还有必要保持吗?没必要。

  既然信教,大家都要放弃过去自身的东西,很对!因为这是减少矛盾的最好方法。西方社会搞民主,为什么吵闹个不停?因为大家都保留了过去的很多东西,尤其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文化不同,必然想法不同。而信仰了伊斯兰教,变成了穆斯林,穆圣已经规定了生活的一切,大家都是相同的,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穆斯林也不是不能变通。在穆斯林渗透的“前沿”地区,穆斯林还是少数时,还要考虑和尊重当地大多数人的习俗。全世界相当一部分穆斯林,是可以喝酒的。但是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穆斯林不仅会越来越按照古兰经规定的方式生活,而且对于异教徒的其他行为,也会越来越看不惯,从而要求改变。目前来看,全球穆斯林都是这样的趋势。

  伊斯兰教跨越种族,是待人最平等的宗教,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但是为了实现跨种族和平等,要求人们消除过去的不同,到底合不合理呢?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说,某个事务,在某方面有长处,尤其是无与伦比的长促,那么在其他方面,就会有短处。比如老虎,在陆地上称王称霸,但是它不能飞,也不能在水里呼吸。鲨鱼是海洋之王,但也不能跑到陆地上。所以,长处和短处都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点不同,是对叛教者的严厉惩罚,和通过婚姻对外来人的排斥和吸纳。追本寻源,还是管理。

  如果外人想和穆斯林结婚,是不行的,除非自己也变成穆斯林。一旦皈依了伊斯兰教,以后想脱离?那就是叛徒,所受的待遇可想而知。

  佛教徒和儒家对这些有要求吗?当然没有。但在穆斯林眼里,你没有要求说明不纯洁,没什么值得羡慕的。既然对真主虔诚,当然不能找一个异教徒当伴侣,这是很自然的想法。

  实际上,伊斯兰教的这一点来自于基督教,而基督教又来自于犹太教。拿特朗普的女婿来说,伊万卡的丈夫是犹太人。伊万卡很爱她的丈夫,她丈夫也很爱她,但想结婚?不行,除非伊万卡皈依犹太教,按照犹太人的方式生活。伊万卡通过学习,做到了,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也就是说,通过婚姻,犹太教吸纳了外面的人,而不是相反。

  但是犹太教只是对犹太人,因为按照犹太教的说法,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其他人不是。这种宗教很强悍,强悍得让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没有被同化(除了我国)。但犹太教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只照顾少数人。所以后来产生了基督教,然后就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针对大众,但对于外来人的排斥和吸纳,和犹太教差不多,只是后来基督教变得平和了。

  总结一下: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穆斯林占尽了民主、自由、福利、医疗等各种优势,但是在古兰经的严格管理之下,没有放弃自身的东西,强大之后反而会同化别人。

  而别的族群或文化团体,该如何“对抗”呢?如果想不出更好的对抗方法,那么,伊斯兰教必然会继续节节前进。

  在我国,伊斯兰教同样是在节节前进的。唐朝中叶,穆斯林开始进入我国;元明时期,已经在西北部彻底扎下了根,在新疆这个传统佛教地区,早已经成了绝对多数。经过元明清600多年时间,穆斯林不仅没有被同化,反而越发深入腹地。汉文明的发源和兴盛之地陕西,尤其是秦汉唐的首都西安(长安)一代,穆斯林势力越来越大。汉文化具有极强的同化作用,也能兼收并蓄,学习别人,连几万犹太人都被同化了,但是却始终不能同化穆斯林。现在连江浙地区、广东地区,穆斯林都越来越多了。

  我国历史上是怎么对待伊斯兰教的渗透呢?第一,通过汉族自身极强的繁衍能力,来尽量延缓穆斯林变成多数。第二,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惨烈的战争。这是文化族群之间的战争,尤其是在清末,相当惨烈。不过这些就不能多谈了,因为任何民族都希望和平,我也一样。对于那样的战争,我很痛心。但是,当在广大地区两个(或多个)文化族群达到“旗鼓相当”的水平时,如果不具备宽容的心态,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现在西方的恐怖袭击越来越严重,也正在向这个趋势发展。

  再看看人类6000年文明史。早期是没有宗教的时代,每个部落有自己的图腾,那谈不到什么宗教。后来发展为多神教,因为当部落之间相互融合时,各部落的神融合到了一起,然后道德和管理规范越发完整,和多个神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多神教。所以多神教是人类的早期宗教。再后来,当犹太教这种一神教产生之后,尤其是基督教产生之后,对多神教形成了碾压。这是因为多神教对人类的约束和团结能力肯定大大弱于一神教。到了每天五次祈祷的伊斯兰教,等于把一神教发展到了巅峰。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一神教能比伊斯兰教更强的了,除非每天十次祈祷?因为对抗角度来说,两个群体要长久对抗,必然是相互学习,最后变得手段类似。否则,不是一方取得压倒性优势,就是另一方虽然处于劣势,但及时找到了“秘密武器”,最终还是取得压倒性优势,所以如果优势分明,两方是不会长久对抗的。最终结果,要长久对抗,只能是变得相似。所以现在欧洲和美国那套,根本不行。要想对抗,应该重振并加强基督教教规,每天十次祈祷。你信你的,我信我的,我比你还狂热,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对抗并取得优势。

  这不是讽刺挖苦。各种清规戒律和严格的行为规范,辅以让人心灵净化的诵经和仪式,尤其是一大帮人在一起时,可以让人获得一种神圣感和满足感。而不断加强这种感觉,力量就会在自我强化中不断发展。

  最近两三百年,还产生了各种“主义”。这些“主义”,某些时候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都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辉煌胜利,也极大鼓舞了人心。从管理角度来看,“主义”在激情澎拜时的作用和宗教类似。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缺乏神的“主义”,还是不能和宗教长期对抗。因为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甚至连佛教,都有不可侵犯、高大光辉的先知和神,但是“主义”有吗?如果说曾经有,但是被糟蹋了,被“忽略”了,那么长远来看,更不可能对抗宗教。

  具体地说,无神的“主义”如果不能在联系大众方面做得更好,不能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很难和宗教抗衡。如果“主义的精英人物不仅可以做到这些,而且还可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那么肯定可以战胜宗教。但是,谁能长期做到这一点呢?谁能长期让大众保持崇高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呢?很难。所以在长跑中,命运很可能是注定的。

  产生于古代和中世纪的宗教,在那个时候是有进步意义的,否则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发展。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些宗教,在本质上是和民主、自由矛盾的,和解放人性也是矛盾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宗教自身要不要改变?人类是否要重新反思各种道德和管理规范?包括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东西?这都值得研究。

  老邓认为,如果不能相互接受和吸收,那么就不能融合。不能融合的结果,如果不能相互隔离,长远来看,只能是一方消灭另一方,就像基督教曾经统治欧洲、伊斯兰教长期统治西亚一样。当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过我对融合和改变,都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人类如果长期过一种生活,迟早会厌烦。拿基督教来说,统治欧洲1500年后,不也开始逐渐改变了吗?当教堂已经无所不在、严密控制所有人的思想之后,就到了盛极必衰的时候了。所以需要时间。当然,这么漫长的时间,对于个人来说是等不及的,对于不同的社会族群来说,可能也是痛苦的。

  归根结底,怎样建立一个真正的“好”的社会,人类来还需要继续探索。

  邓元杰,财经评论人,国际局势、股市、楼市研究者。关注公众号“元杰财经”,可以获得邓元杰最新的研究成果。原创不易,点与分享,是对本公众号的最大支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