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势之变:油价、美元和朝鲜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本期打算结合运势,谈谈油价和美元的趋势。
对于油价,有这么一种流行的观点,说OPEC占的份额越来越小,美国也有页岩油了,而且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在不断降低,据说已经低到每桶35美元。现在虽然几个小玩家元气大伤(如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但来了美国这么个大玩家,伊朗原油复产之后还要保量,所以总体来看,石油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那么,油价断然没有上涨的理由,能维持在50美元已经不错了。
更进一步的理由是:美国要靠页岩油出口创汇。也就是说,美国不仅不再大量进口,而且还要出口石油了,仅此一项,美国向外流出的美元就会巨减,每年在1000~2000亿美元之间,这样会有助于美元强势。所以美元强势和油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作用的。
这么分析,当然有道理。
不过,如果市场分析能解决问题,就低估了人心的复杂性。
有一个“资源诅咒”或者叫“荷兰病”,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说荷兰在1950年代发现了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迅速变成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按说荷兰本来就很强,现在又有了资源,该更富了吧?错。资源带来的财富,让荷兰的其他工业逐步萎缩,国内的创新动力也逐步减少,最终,国内其他部门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在1980年代,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国内通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
资源诅咒
荷兰有了天然气,为什么问题反而更多了?经济学家通过广泛研究,发现众多资源国都是如此。从17世纪的西班牙,到19和20世纪的俄罗斯,再到二战后的尼日利亚、委内瑞拉、一些海湾产油国等,都是这样。所以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Auty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这个概念。那就是:为什么自然资源丰富,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
没有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此后,经济学家Sachs和Warner(1995,1997,2001)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对“资源诅咒”这一假说进行开创性的实证检验。他们选取了95个发展中国家作为样本,测算自1970~1989年这些国家GDP的年增长率,结果发现仅有两个资源丰裕型国家年增长速度超过2%。回归检验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资源型产品(农产品、矿产品和燃料)出口占GNP中的比重每提高16%,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1%。
为什么会这样?
研究表明:政府可以通过集中开采资源,直接获取大量收入,进而滋生一个腐败和掠夺性的政府。而对于类似农业耕地这种分散性资源,国家财政收入只有依靠从企业或个人的征税中获得。为了能够赢得公众政治上的支持,政府必须更加追求发展的持续性、政策的一致性和增加国民福利等政治目标,因此,“资源诅咒”的现象在主要农业国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
另一个理论是“挤出效应”,也就是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会对其他要素产生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源部门的扩张和制造业的萎缩,必将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
2、资源丰裕地区的资源型产业扩张,导致人力资本积累不足,难以支撑持续高速度的经济增长。
3、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场规则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丰裕的自然资源还会诱使资源使用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寻租活动的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掠夺性开采。
4、资源的开发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污染治理水平较差。
5、在资源接近枯竭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问题。
这里花费了这么多篇幅讲资源诅咒,目的当然是针对美国:荷兰都能一度患上荷兰病,美国能例外吗?页岩油的大规模开采,会不会也让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资源的诅咒?如果美国的综合竞争力每况日下,美元能继续强势吗?油价能不上涨吗?
美国的页岩油工业,最近十年可谓大幅发展。2016年9月起,平均每天增长了12.5万/桶。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17年3月31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美国2017年1月的原油日需求增加17.9万桶,达到1923.4万桶,而1月美国原油日产量增加6万桶,达到883.5万桶。据专家估计,2017年美国原油日产量有望突破900万桶。现在美国石油业蒸蒸日上,最大的问题是工人短缺。
比如,即使司机的年薪已高达8万美元/年,但这一岗位仍有大量空缺。如果美国继续发展页岩油,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这些从事低技术工作的工人增加,必然会挤压美国的科技行业。虽然美国一贯以重视科技著称,并且相关制度很先进,但石油工业带来的副作用,今后仍会不断放大。
所以,美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长期来看,极有可能损害美国的综合竞争力。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页岩油工业才发展了不到十年,就算受资源诅咒,时间还早着呢。但是或许现在,资源的诅咒已经快开始了。
美国页岩油老井区正面临枯竭
Srsroccoreport网站2017年4月初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观点是美国国内页岩油老油井的产量有逐年大幅递减的危险,只能通过大幅钻探新井来增加新产量。目前,美国四大页岩油田(二叠纪、鹰滩、巴肯和尼奥布拉拉)的总产量为480万桶/日,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石油独立”,这四大油田的产量就不得不翻倍。鉴于页岩油老井的产量逐年下滑,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统计,四大页岩油田老油井的年产量降幅相当于2016年美国石油总产量的38%。
其中,位于北达科他州得巴肯油田(Bakken Field)的日产量在2014年12月达到126万桶的峰值,现已较该水平下降25%,至96.3万桶。下图底部红色区域代表每个月老井减少的产量。2011年时巴肯油田的老井日产量只减少了30.7万桶,但到2016年,该降幅已倍增至63.3万桶。即便2016年新井产量新增32.6万桶,整体产量仍将继续下滑。
德州鹰滩(Eagle Ford)页岩油田的情况也一样。该油田日产量在2015年3月达到171万桶的峰值,现已较该水平下滑33%至114万桶。2016年全年产量锐减117.4万桶/日。钻探商的新井产量不足以抵消老井的巨大降幅。
巴肯和鹰滩两地总产量已较峰值减少82.6万桶/日,短短两年内降幅已达28%,2016年年产量共计下降了180万桶/日。
那么,美国页岩油产粮怎么增长了呢?因为自2015年开始,帕棉地区(Permian region)的日产量增加了48.6万捅,但是好景不长,后来面临更大幅的下跌。2016年老井的日产量下降了124.8万桶。
所以,帕棉的石油公司不得不开采更多的新油井以提高产量,并且净增了14.2万桶日产量。总的来说,美国前四名页岩油区,2016年老油井的日产量减少了340万桶,大约是日产量的38%。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因为美国日产量大约在800多万桶。所以实际情况是:为了弥补老油田的产量巨降,并保持产量上升,美国不得不开采更多油井。
更严重的是石油公司的债务。美国前18家石油公司的长期负债,已经从2008年的1070亿美元,暴增至2016年的1940亿美元。低廉的价格,正在摧毁公司的盈利能力。2008年(那时油价涨到了147美元的高位),这18家公司的利润是1630亿美元,而2016年的总亏损是190亿美元。
美国页岩油工业,有那么美好吗?之前的巨额投资,该如何收回呢?
美国大力开采页岩油,是要赚钱的!
再从美元角度分析一下。
从美元角度分析油价
如果油价在50美元左右,美国页岩油工业未必能挣多少钱,而且这是在长久损害美国竞争力的情况下取得的。那么,仅仅从自身考虑,美国为什么不提高油价呢?
如果油价在40美元甚至更低,沙特、俄罗斯将越来越难受。甚至可能亏损。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产油国愿意接受美元吗?不错,美国是世界货币,大家都用美元结算,但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将越来越不愿意用美元结算。一旦给别国钻了空子,双边贸易时甩开美元,当这种协议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时,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也将遭到日益损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各国凭什么再把美元作为储备?尤其是看到页岩油的未来成本不见得下降,美国将不得不抛弃老油井、不断开辟新油井,却还要把油价打得很低,请问谁得利?
不错,美国、其他产油国,全是吃亏的。最大的得益者,当然是某国。
这种情况难道是美国愿意看到的吗?
相反,当美国变成产油大国后,它的利益,将越来越和石油输出国一致,和沙特、俄罗斯一致!虽然他们表面上矛盾重重,但是这些国家越来越有合谋涨价的趋势。
这种合谋不是明面上的,但大家的步调,或许会越来越默契。那就是:挑起战争,让油价上涨!
挑起战争,对美国有如下好处:
1、油价上涨,美国的石油工业得利。
2、油价越涨,产油国越愿意用美元结算!美国的世界货币属性越强。
3、损害某国。因为美国的贸易赤字,主要来自于某国。
战争与朝鲜半岛
所以美国的下一步,必然是越来越想挑起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让油价大涨。4月初,美国以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为借口,不到两天就空袭叙利亚,就是一个明证。叙利亚到底使没使用化学武器,到现在还是很可疑的。但是美国不管,轰了再说。由此可见美国的心情是多么迫切。
而在轰炸之前,美国没有忘记提前和俄罗斯打招呼,这说明什么?
在老邓(微信号:元杰视点)看来,这是特朗普有意把俄罗斯和叙利亚区分开来,是某种合谋,虽然表面上美俄关系好像越来越坏了。
美国的最佳策略,是挑动中东各国开打。比如伊朗和沙特干起来,互炸油井,那样油价一飞冲天,美国的页岩油和军工产业,都将获得大利。那时的俄罗斯,也将收获丰厚利益。
但是目前的中东还不具备打大仗的条件,所以必须继续造势,把油价哄起来再说。哄起油价,伊朗、沙特等中东各国的财政状况就会大为改观,那时候再挑唆各国开战,时机才真正成熟。并且当伊斯兰世界内部打起来后,基督教世界就可坐收渔利。
怎么造势呢?那就是解决朝鲜。
朝鲜这个小国,早就该解决了。历史上,从来没有夹在大国之间的嚣张小国能长期生存下去,无非是谁解决的问题。所以,像朝鲜这种国家被解决,是大势。
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先动手,这样可以占据东北亚的战略制高点。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现在的美国,越来越有可能首先出手。朝鲜那点核武器根本无需惧怕。我以前早写文章分析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就说美国解决掉朝鲜的几个好处:
1、在东北亚占据制高点,日韩更加听话。
2、对俄国和某国进行进一步战略压制。东海、南海,美国的话语权将大为增强。
3、哄起油价。
4、某国货币,贬值压力也将更大。
5、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可以专门在中东搞事。
运势啊,运势!
4月初,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正在驶向朝鲜半岛!
当然,近期美国也未必会解决朝鲜,很可能暂时是恫吓,但是声势已经越造越大了。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进一步刺激朝鲜的好斗倾向,让东北亚局势变得更危险。仅仅这么做,就足以刺激各国扩军备战,刺激油价和大宗商品上涨了。
美国和俄国,都是说打就打,这才是大国风范。我非常希望我国能有这样的魄力,提前解决朝鲜。如果由美国主导朝鲜半岛局势,如果各国看到我国在自己的边境,在我国最敏感的周边地区,都彻底失去话语权的话,雄才大略的本朝太祖用几十万英勇的志愿军生命换来的战略空间,都将丧失殆尽。那时,我国的东北、西北、东南,将风起云涌。我们的生存空间,将被敌人日益压制。
顺应运势,改变运势,争取权益,要靠敢于亮剑的精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百态人生大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