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2周年:我们应该从灾难中反思什么?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编辑:佐治
今天距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2年了。
2008年的这个日子,8.0级的强震使汶川天旋地转,山峦垮塌。
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每一个,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图片来源中新网」
那场地震,涌现出许多英雄事迹,感人故事。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援助汶川。
母亲用身体护住婴儿,老师用双手推出学生,军人用生命救援生命。
「图片来源中新网」
十二年过后,当年的孩子成了伞兵,当年的学校得到重建,当年的村庄成为旅游点。
今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记录汶川地震,都在诉说那些伟大、感动。
正如12年后,同样的那些媒体会在记录今年的疫情,诉说今年的伟大、感动。
伟大值得歌颂,也值得被记住,感动更是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刚需的催化剂,因为那些是中华民族的闪光点,是国家成长路上的永恒瞬间。
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到事情的两面性才是全面的、客观的。
从感动中收获人间大爱,从批评中获得进步动力,才是每一件历史事件带给我们的全部。
有些媒体总是喜欢把丧事当喜事办,哪哪出了事情,不写死伤多少,财产损失多少,而写哪位领导带队处理,哪些人民多么无畏。
去反映全部真相那么难吗?去包装的光鲜亮丽有何意义?
真相也许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一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组分。
我们从那场地震中,包括在这场疫情中,都应该有反思,这样才能防微杜渐。
那场地震,民宅未倒,校舍垮了。
都江堰聚源中学主教学楼瞬间粉碎性垮塌,900多名师生遇难。
而在学校周围的聚源镇,民房因地震而垮塌的情况并不多见。
这么多年过去了,废墟没了,高楼起了,豆腐渣工程的社会毒瘤去除的如何了呢?
如果未来发生同样的灾难,我们的建筑能不能经得起考验,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那场地震,指挥不利,士兵受苦。
媒体到处宣传波澜壮阔的英勇营救,却鲜有人思考有些牺牲、有些英雄主义值不值得。
震区距离成都机关附近100多公里,没有外敌威胁,没有民间动乱,第一批救灾部队到达震中却已是第三天。
这怪那些战士吗?当然不能!他们英勇无畏。
去问问那些居庙堂之上的司令员,抗震救灾,为什么步兵炮兵先上,工兵却被放在后边。为什么泱泱大国应急救援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
在灾难现场,战士们没有手套,没有挖掘工具,有的只有彩旗标语,用手去挖,一双双手鲜血淋漓。
干部们能想起来购买彩旗,却想不到给战士们购买手套或者工具,形式主义登峰造极。
如果现在爆发了一场战争,我们的军队能不能保家卫国,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那场地震,捐款无数,去向如何?
全国人民捐钱捐物,以为都被红十字会用在了刀刃上,用在了灾区人民吃穿用度、建设家园上。
直到2011年郭美美事件曝出,大家发现原来自己的一腔热血喂了狗。
如果现在需要动员全国人民捐献物资,我们的一些机构能不能让人民放心,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那场地震,有才上访,不当回事。
李有才是李四光的老部下,是四川地震局著名的老上访户。
2003年,紫坪埔水库在建,李有才表示在“全新式活断层”建水库是最忌讳的。
他不仅到处讲,还上书国务院。
朱相转国家地震局,地震局认为此地历史无大地震,地质稳定。
李有才不顾水库建设的火热,继续上书省委书记,省长,水利局,温总理,认为地震局定的地震烈度七度不正确,至少是九到十度,理由是此地与1933年茂汶叠溪7.5级地震有相似的构造背景。
地震局驳回,表示确定工程烈度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任何个人的推断都不能影响工程的施工。
温总理作批示,责成地震局处理,派来三个专家,争论不欢而散。
2006,2007年,李有才还在当地发现了更多细节,比如小地震、地电异常等,但仍未被重视。
地震局在2003年的书面回答中写道:“即使未来五千年内坝址区可能遭遇一次九度或九度以上的地震烈度事件,坝址基本烈度仍有可能确定为七度。”
李有才回答:“五千年太久,要只争朝夕。”
一语成谶。
笔者认为,地震绝不是可以精确预测的,大自然的力量非常强大,但专业的人是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发现一些迹象的。
即使他的推测,亦或是怀疑不那么的客观、百分百正确,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毕竟,人民群众的生命不能儿戏。
如果现在有那么一个人做出了预警,我们的相关部门能不能重视起来,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但很显然,没有。
无论是李文亮在微信群的警示,还是管轶在去过武汉后说出的“身经百战,这次感到极其无力”的言论,都没能发挥预警价值。
好在这些年来,有些地方在改善,军改发挥了作用,豆腐渣工程在减少,媒体监督作用在加强,但不得不说,仍然有很多地方没有进步,甚至退步了。
当年汶川地震考验了大型灾难的应对救援能力,今年疫情同样考验了处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我相信自己的国家在不断变好,但是我们仍然要在每一件事情中反思,而不是一味忘记疼痛,只记住温暖。
一个经得起繁荣,也经得起落寞的国家,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一个经得起正面,也经得起负面的政府,才是一个优秀的政府。
一个经得起赞扬,也经得起批评的社会,才是一个良性的社会。
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顺遂。
1
2
3
4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404厂锅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