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航母挽救几无望,美国损管的“勇猛传统”哪里去了?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编辑:佐治
01
2020年,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论愿意与否,都不得不参与到对若干“第一次”的见证中。
在各种“见证历史”的戏谑称呼中,许多曾经形成的固有观念,也不断地被打破、重塑。
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而言,更是如此:
美国疫情的持续肆虐,打破了“美国疾控中心(CDC)应急能力强大”的幻象;
因“Black Life Matter”运动而抑制不住的抗议活动,和其带来的混乱一起,再次引发了对“美式民主”究竟实效几何的思考;
七月中,美国海军的两栖登陆舰“好人理查德”号燃起大火,美军为人称道的“王牌损管”,也同样威风不再。
正因如此,当美国在建的核动力航母“肯尼迪“号再次失火时,大家都已经几乎要倦于使用“见证历史”这一词语。
毕竟,这半年内,我们经历的实在太多了。
各式各样的新标题、新情况,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昔日的全球化进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回潮。长久建立的旧有体系固然不会崩溃于一旦,但各国以自身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的重归,也给当下的国际经贸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不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会不会在目睹国内民众的抗议时,回忆起1993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的那个白日,回忆起会场外那些激动的抗议者。
彼时之抗议,美国的当权者犹可视而不见;
今日之形势,对当权者而言,早已不是能够轻易摆脱的了。
逝去的旧日时光或许美妙,但盼其复归更是希望渺茫。
是时候,破除旧有的”一般经验”,正式习惯“见证历史”了。
02
2020年7月12日,美国圣迭戈海军基地内,冒起了阵阵黑烟。
烟雾的来源是港内停泊的“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这艘军舰此前正在港区内经受现代化改修。
两栖攻击舰尽管不能够如同正规航母一般放飞普通喷气式战斗机,却可以在航行中放飞部分垂直起降战斗机,也能够搭载直升机等速度较低的机种。
因其在本职工作之外还可以部分承担正规航母的制海任务,故而两栖攻击舰有着“准航母”之称。
在美国军方的计划中,经过改造后,拥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四代中型战斗机F-35B也能够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飞。
本次进行大修的“好人理查德号“,本被寄予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的期望,却最终埋没于火焰与烟雾中。
自7月12日起火开始,火势逐渐从可见黑烟发展到出现明火的地步;直至7月16日大火被扑灭之时,船体已发生倾斜,恐怕内部结构已受损伤,未来修复前景不明。
而灭火过程行动本身的低效,也令观者不禁感叹,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72小时修好己方航母”的损管神话,被今日的后继者们彻底破除了。
03
疫情期间如何有效而安全地进行舰船整备,并不是美国海军独自面临的难题。
同样是今年,我国在建的075级两栖攻击舰,也曾出现过因失火的情况。
据现场照片显示,修建中的船体曾一度冒出黑色烟雾,不过火情很快得到解决。
无独有偶,除“好人理查德”号外,进行整修的同级两栖攻击舰“基尔萨奇“号,以及在建的美国正规航母“肯尼迪”号,也均在最近发生火情,不过最终被成功扑救,未造成较大损失。
失火事件频发的背后,体现的是管理效能上的不足。
不独失火一项,仅2017年,美国海军就曾两度发生军舰与邮轮相撞的事故。根据美国海军的调查,这些事故的产生都与判断和决策失误有所关联,两艘涉事驱逐舰的船员也普遍缺乏训练和领导。
当然,目前的美国海军仍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不论是根据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还是根据过往的数据经验,美国在海军军事实力方面仍较我国占据优势;但近期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也同样说明,美国海军存在部分目前亟待改进的实际问题。
曾经凭着优秀的损管水准,在太平洋上给日本同行上了不少课的美国海军,如今似乎也需要提高一下自身的“知识水平”了。
1
2
3
4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404厂锅炉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