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史丨讲座预告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史
——《中国人的心灵》新书分享会
【主讲嘉宾】
鲍鹏山
【活动时间】
2019年1月20日
14:00 – 16:00
【活动地点】
福建中路193号13楼大会议厅
(地铁1、2、8、10号线可到)
【主办单位】
上海图书有限公司
商务印书馆
长按二维码 ↑ 报名参加
为免向隅,敬请所有预约听众于活动正式开始前15分钟到活动现场签到入座。
主讲嘉宾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鲍鹏山新说水浒》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活动简介
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普通读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断裂,这种时间上的断裂会造成表达和理解上的断裂。将传统文学之美提取出来、展现在普通读者面前,使他们感受、感动、感怀,更是难上加难。鲍鹏山先生认为文学史不是必须要用论述的方式书写,用描述的方式书写可以更感性化。读者阅读时也会少一些障碍、多一些乐趣。但是书写一本感性化的文学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期海上博雅讲坛特别邀请鲍鹏山先生,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史”为题,分享他对文学史的见解,以及对文学史书写的看法。
《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商务印书馆
鲍鹏山 著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感性化的文学史。鲍鹏山先生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在书中我们看到,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以其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推荐阅读
推荐书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