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第一重收获:知识体系【幸福的人生不靠鸡汤】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今天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怎样给孩子一个幸福未来?
如何教孩子读经典?
经典教育第一重收获:知识体系
【幸福的人生不靠鸡汤】
不删节独家首发
鲍鹏山 2013年保定演讲全文(之十)
说到底,伟大的力量,来自文化经典的价值。人的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必经之路在于文化经典。老秀才们如果像我们今天这样拿一本西瓜大、芝麻小的教材肯定不行,只有拿一本《论语》才行。因为,《论语》是经典,是元典。元者何?始者也,经典中的“源代码”。一本《论语》,只有五百多则,不到一万六千字,却包含三个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
举《论语》第一篇为例。第一篇只有16则,多少个字?标点符号去掉,500多个字。各位老师知道这五百多个字,一个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孩子背下来要花多长时间吗?五节课。一节课40分钟,五节课200分钟,就能背下来,再回家复习一下,早上再读一读,全背下来了。只要这么一点时间。我不是掐指一算,是我亲自做过。我现在做浦江学堂,纯公益的,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读《论语》,一分钱不收,连教材都是免费发,也接着这么做,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趣。用五节课,200分钟背掉这500多字,会得到什么?
先说知识体系,孩子们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夏商周三朝文化史,还有历史人物——有子、曾子、子贡、子夏……这些人,凡是中国古代读书人都对他们耳熟能详,像自己朋友一样熟悉,比活着的人还要生动。还能了解很多历史名称的含义——什么叫邦,什么叫国,什么叫君。还有礼仪知识——古人名与字的区别在哪里,长辈和老师称呼学生和晚辈,才能直呼其名,而平辈之间,都称字。孩子们还能学到很多语言知识。
《论语》由于其思想内容往往是对生活经验和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与深刻体验,再加上其语言的精粹生动,不少都成为汉语中的“成语”,有些句子由于较长不能成为四字成语,但也为人们经常引用。例如《论语?学而篇》中,成语被我们经常引用就有:
巧言令色。三省吾身。言而有信。慎终追远。和为贵。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本立道生。使民以时。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敏于事而慎于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你看,短短16则500多字,其中包含着如此丰富的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人伦道德规范,是我们可以长期反复地使用的,是能成为我们观察世界、思考人生、判断是非的价值起点的;你们看这里有多么高的文化含量?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经典、背经典、用经典!
如果我们把学习看成是储备知识,当然希望储备的是硬通货――不容易贬值的;在以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中能作为研究的基础的。什么样的文本能有这样的功能与价值?――当然是经典!
你看,500多字,这么多的知识含量。对比一下今天小学语文课文鸡鸭兔子猴子,就知道我们浪费了孩子多少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溥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2015年9月,北京溥江学堂成立。
敬请关注:北京朝阳区图书馆新馆(北京广渠路66号院3号楼)2015年9月26日上午北京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刘德水专题讲座:“国学经典与语文学习”。
敬请关注:北京朝阳区图书馆朝阳书苑文化精品项目鲍鹏山“溥江学堂”国学“峻阳班”2015年北京招生信息。
媒体联络:010-58481659/15313298421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