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文化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这几天,闷在家里看唐代的白居易,白居易对生命极敏感,年纪轻轻的就老是想着死亡,弄得我也心有戚戚。
猛一抬头,见外面阳光灿烂,于是我站在窗前,有些发呆:快过年了,小时候,这样的时候,每天兴奋着,这家磨汤果面,那家要杀猪,东家做粑粑,西家做豆腐,到处热气腾腾,再穷的人家,都一派喜庆。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过年盼过年?就是喜欢这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
想到这里,自己有点气馁,这样的时候,还在案头看什么白居易,写神马论文,就觉得自己数典忘祖。
看新闻,全国的农民工越过千山万水,克服官僚国家的重重障碍,也要回家过年,上海有些企业发超过平日数倍的工资也留不住他们。看报纸,大标题惊心动魄:举全国之力送他们回家!
传统节令食品,通常由糯米制成的,是有馅的。北方人依照习俗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新年烹制食用。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
什么叫文化?这就叫文化!什么人在传承文化?
就是这些不惜千辛万苦,不惜花掉一年的一大半收入,不惜拒绝高额的报酬也要回家过年的农民工!
我曾经在微博上说:“新中国前三十年,靠剪刀差榨取农民实现工业化,后三十年靠农民工建设‘世界工厂’,接下来可能又要用城镇化卖农民的土地延续我们的发展。”
此刻,我又深切的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靠农民工的返乡在延续!在传承!
新年了,让我们祝福他们,祝福中国!
想赢取鲍老师签名文集
做新年礼物?
快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最后一天参与机会!
因精选留言数量限制
在本文文末留言集赞
也可参加本活动哦!
* 图片源于网络
推荐活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