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元宵节的热烈遇上超级满月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正月十五日元夕节 乃上元 天官赐福之辰。 ——《梦粱录·元宵》
春节刚过,元宵来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之夜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但今年的元宵相比以往却有了特殊的意义。 年度“最大最圆月”,将于2月19日现身天宇,与“元宵月”上演“巧遇”好戏。 届时,北京天气晴好,读者可以带着家人孩子可欣赏一轮皎洁明亮的“超级元宵月”。 何为“超级月亮”?
据了解,“超级月亮”是指处于近地点位置附近的满月,其视直径比它处于远地点时大约增大14%,明亮程度大约增加30%。“超级月亮”每年都会发生,有时还不止一次。
“‘超级月亮’2019年会上演罕见‘三连发’,时间分别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在这3次当中,月球距离近地点都不是很远,但第2次观赏效果最佳,也是年度‘最大最圆月’。”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说。
今年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19日,元宵节。今年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根据天文精确推算,19日17时3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68万千米,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此时月亮视直径最大。23时54分为“望”,此时月亮呈现“最圆”。
史志成表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赏月的情结,尤其是象征着“团圆”“圆满”的圆月更成为人们寄托情思的一大重要载体。因此,每次“超级月亮”“中秋月”“元宵月”出现,都会给公众带来一次难得的赏月良机,而“超级月亮”合体“中秋月”或是“元宵月”,更是为赏月增加了看点,平添了情趣。 元宵节做什么? 在历史上,元宵节也是团圆的节日,也是一年中重大的庆典。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有云: 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
每到元宵节
大街小巷都会很热闹
四处张灯结彩,嬉笑打闹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
总有看不完的热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代表的意义却是相同的。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
赏花灯
赏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各类花灯不一而足。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放天灯
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最后,希望读者们能够在古都的氛围中,在“超级满月”的月光下,和家人孩子团圆在一起,欢度元宵节。
‘
* 图片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推荐书目
推荐关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