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谁打翻了洪教头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本文选自中国周刊,共1749字,阅读需约3分钟。
《水浒传》中的洪教头,是一个蹊跷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他来无踪。
他出场,是在柴进招待林冲的时候,我们看看《水浒》写洪教头出场的文字:
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 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子。”
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林冲不敢抬头。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
从“那个教师”,“那人”,突然就变成了“洪教头”,毫无介绍。这是《水浒》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漏洞。
第二,他去无影。
本回过后,他再也没有出场。这也不算过分,过分的是,作者并没有给他一个下场就忘掉他了。
其实,洪教头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是为林冲作衬托的,所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第三,就是这样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人,偏偏为读《水浒》的人记得深。
我猜测很可能林冲与洪教头的故事,是早期话本的残留。因为精彩,又因为能特别衬托林冲的命运、性格、武功,就保留下来了。
作一个比喻:在林冲的故事里,洪教头是一个大红补丁。虽则是补丁,却色泽鲜艳。补的恰到好处,就变成了装饰。
林冲是教头,洪教头也是教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是什么教头?《水浒》中没有说,估计是民间走江湖的武术教练。就如同张艺谋是导演,导演北京奥运会;洪导演也是导演,导演一些单位的周年庆典。
两个教头,在柴进的宴席上见着了。此时,林冲刚刚入座,自从误入白虎堂,林冲还没受人招待吃过大餐,正要享用,可偏偏就这时,洪教头来了,而且,显然是来砸场子的: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
林冲寻思此人是大官人的师父,不能不特别恭敬。于是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而洪教头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柴进看出尴尬,赶紧自己出面解救,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
柴进特意用一个长句子郑重介绍林冲,不惜使用过度的修饰语,甚至罗嗦重复,不光是显示自己对林冲的重视,更以此提醒洪教头,不可怠慢。
林冲听了,当然明白柴进的意思,人家如此重视自己,自己也郑重起来,赶紧起身,看着洪教头便拜。
那洪教头却很有派头地冷冷地说道:“休拜。起来。”而且不躬身答礼。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将柴进刚才安排他的客座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走去上首便坐。林冲只得肩下坐了。
柴进很是不高兴。
等到坐下,洪教头却直问:“大官人何故厚礼管待配军?”
不仅是挑衅侮辱林冲,也是给柴进难看。
为了林冲的面子,也为了自己的面子,柴进只好再示意他,并再次提醒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头’,来投庄上诱得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
小人往往偏能洞察世道人心,往往能说破人间冷暖。洪教头的这番话还真是有道理。林冲当然是货真价实的豪杰,但洪教头说林冲来诱些酒食钱米,这想法林冲倒是有的。因为部分地说中了林冲的心事,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柴进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此时场面已经很是尴尬,几乎不可收拾了。而柴进仍然硬着头皮,勉为其难,维持和谐。
可是柴进越要保护林冲,洪教头便越要羞辱林冲;柴进越是要维稳,洪教头越是要闹事。听到柴进说“休小觑他”,洪教头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他忘了,林冲想到柴进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固然是对的,但是林冲的枪棒教头的身份却也是真的——有两个公人为证,有林冲脸上的刺字为证啊。他怎么敢就这样贸然向一个这样的高手挑战?
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
金圣叹批道:“恼极之后,反成大笑。”柴进知道,光这样和稀泥,是维不了稳了,不妨让他闹,闹完再收拾他。
何况他还要看林冲本事。
所以,他一心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
于是,林冲在柴进的暗示下,放手一搏,只一棒,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也把他打出了《水浒传》:这边柴进大笑,挽着林冲入席豪饮,那边一个庄客扶着洪教头,满面羞惭,去了。从此无消息。
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洪教头与林冲素昧平生,而且林冲只是路过,为什么对他这样大的仇恨呢?
答案是两个字:嫉妒。
打翻洪教头的,不是林冲手中的棒头,而是洪教头心中的嫉妒。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鲍鹏山|推荐阅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