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关于青少年读经教育的几个观点断片(之三)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之   三

教育、文化和文明,这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教育经由文化而达成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文明,是人的文明,是政治(制度)的文明,是社会的文明。教育只是一种手段,教育通过文化经典的传承,“以文化人”。“文化”这个词最初是一个动词,就是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来教化人,使人“文化”,也就是文明化,并最终“化成天下”,整个社会按照一种文明的方式来运作。


所以,这三者里,最关键的是:文化。因为它贯通“教育”和“文明”。


作为名词的“文化”,其最重要的载体是文化经典及其包含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论述。文化经典是教育最重要、最适用、成本最低而效用最高的教育资源。它们是“人文教育”的最重要形式和保障。


人文教育必立足而不限于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授。


无文化经典的传授,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人文教育。


从人的角度言,没有人文教育,就不是人的教育。


不是人的教育,就必将教出高学历的野蛮人。“手艺”或许高超,人格其实卑下。


从民族的角度言,没有本民族文化经典的传授,就没有民族文化传承。


没有民族文化传承,就不可能有认同民族文化的子孙后代。


没有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子孙后代,民族就涣散为乌合之众,侏儒之群,就不可能国祚永继。


如果我们不否定这一点,那种反对青少年读经的观点就毫无立足之地。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