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千字文“:《书院叙》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2016年5月,上海江东书院——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市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书院——开始运行,鲍鹏山教授出任总督学,并以《书院叙》一文誌庆。《书院叙》全文仅千余字,述中国私学书院之嬗变;辨古今公民君子之物名;论有教无类与政治平权之一理,说古代书院教育之优长。如下:

丙申初,江东书院在沪上悄然诞生。江东子弟,本多才俊;书院传统,卷土重来。承历史之血脉,绍圣贤之精神,开古典之新花,绪华夏之文明。值此之际,以此文誌庆,且寄望焉。


天地之间,自有人类,即需教育。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人既能群并赖于群而卓然立于品类之间,则需以下二物:一曰制度,二曰道德。此二者,又端赖教育。故古圣先贤,群分天下黎庶,爱人亲民,莫不兴教以化人。自三代以来,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学者,学大也,惟大是学,故曰大学。大学则贱民学而为大人;校者,校正也,惟正是校,则小人正而为君子。人不受教,则无人道。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孔子告冉子曰:富之而后教之;孟子诫宣王曰:置产而谨孝悌。古圣先贤,岂是视民如牛马,唯牧刍是求;乃是敬人为神明,必尧舜而待!


人或有疑曰:今日教育,为培养人民为公民,非教化细民为君子也。是乃不知一物而二名:伦理学之君子,即政治学之公民。且君子之德义超越公民:君子定是最佳之公民,公民或非公正之君子。但无有君子人格之教育,则无公民人格之养成。一国公民,若无君子之风仪,一国之俗,何来文明之懿范?


孔子曰:有教无类,此则从教育之始,言人皆有受教育之权力;从教育之终,又申教育授人以同等之能力。故现代政治之平权,正有赖于古代教育之无类:人无出身之别,而有受教之异。此古今一理,东西同情者也。东学西学,都是教学;生育养育,皆需教育。西人有宗教,我圣则有文教。东学西学,道术未裂;南海北海,心理攸同!


中国文教,书院为其典范。书院其来久矣。孔子设教东鲁,弦歌杏坛,与七十子之徒,振衣沂水之滨,信步舞雩之台,倡仁者爱人,诫君子不器。六艺之学,小而有礼乐射御书数,大而为诗书易礼春秋,下学上达,不忧不惧。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往来聚散,一任机缘兴致;出处穷通,尽付天命人事。用舍行藏,修己安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诚一代风流,千载楷模!此等教育,不离形而能上;如是学堂,颇豫乐而有教。令人想而欲前往,叹而不能至。故庄子虚构杏林,不过诗意孔席;孟子自称私淑,只是恨不得豫。但孟子庄周,墨翟荀况,无不设席收徒,私学相授,此洙泗余沫,天地不能绝灭也。


殆暴秦焚书坑儒,绝学不文,逆天悖命,一旦自绝。


秦灭而斯文兴,汉兴而道统继,惠帝废挟书禁令,武帝立五经博士。于是乡里有鸿儒经师,庙堂有硕学大德,民间私授,朝廷蒲轮,经师口传,弟子手书,今文经学,沐秦火而重生;华夏文教,历暴慢而再续。嗣后魏晋六朝,五胡乱华,士族大家,于国家倾覆之际,教育齐家,家族护教,以家学传承国学,用家风加持民风,虽辗转颠沛,坟宅毁弃,桑竹朽株,但文明不失,文籍不弃。


至于唐,书院悄然兴起,士族之家族教育,渐次开放,置家学于乡闾,视童子为子弟,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孔子之私学,竟于兹重现。


殆及宋元明清,书院极盛,书声琅琅,已成华夏文化之教绪;讲会会讲,实乃高等研究之道场。殆至晚清,国势风雨飘摇,人心图旧谋新,开西式学堂,育科学人才,已成必然。于是新学校立,古书院废。立新学校,固是顺天委运;废古书院,岂非数典忘祖?一国之学术,一族之教化,亿兆民之命,古圣贤之学,一旦绝灭,可不痛哉!


愚以为传统书院,不特耦合中国文化之特质,更为中国文化之最佳载体。观夫典章,庄重肃穆;察其教学,自由活泼。圣贤推接,内容高尚;师生往还,形式优美。语孟学庸,正其根本;老庄荀韩,大其观瞻。更兼琴棋书画,优游于艺;诗酒禅茶,寄兴在物。兴观群怨,生命因之发越;仁义礼智,德性据此充实。吾华夏之气质,在书院发育,吾民族之精神,在书院养成。吾人之耆老,在书院传其智慧,吾民之子弟,在书院畜其情怀。更兼熏陶地方,人心知其向慕;辐辏庙堂,民族得以凝聚。悦近来远,大国文明昌盛;继往开来,吾族其命维新!


余概述书院之特点,在以下数端:

一曰自主之教育;

二曰自发之志愿;

三曰自由之精神;

四曰自在之状态;

五曰自尊之态度;

六曰自动之研究;

七曰自治之规矩;

八曰自力之经费。


以上数端,乃教育不可或缺之真精神,真生命,亦是民族思想智慧之策源,岂可浪掷!


有鉴于此,方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学人,多有复兴书院之愿望,更有开办书院之壮举,各类书院,风起云涌;朋友而来,赢粮景从。或课儿童而瞻远,或训成人以矫今。此皆君子之志业而华夏之万年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江东书院总督学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