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资讯转盘】鲍鹏山在花时间读书社开授《孟子》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万古皆有春

今春孟子来

一期一会

2016年5月14日—5月15日

花时间读书社

首任导师鲍鹏山先生

在北京卧佛山庄

设坛于古树下

开授《孟子》

这是继2014年6月

全本精讲《论语》之后

全本精讲的第二本儒家经典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人固不可以无学,学固不可以无师友也。此花时间读书社之所以兴作也。

阐发经典,弘扬人文。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期个人智慧之成长与事业之发达,冀中国之复兴与文化之进步。此花时间读书社之所以切望也。

 

花时间读书社由鲍鹏山先生创设于2014年夏,以导师制引领社员终身学习中国文化传统经典。正如鲍鹏山先生之评传统书院之传统教学:“自主之教育,自动之研究,自由之精神,自发之志愿,自在之状态,自尊之态度。”一本一本地读经典,不急不忙地读经典,持之有恒地读经典,知行合一地读经典,只读经典,这就是花时间读书社正在尝试做的。

 

本次《孟子》课,读书社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杨恒均博士专程参加活动。杨恒均博士曾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和澳洲政府部门、智库工作,是深受上千万读者欢迎的著名学者、时评家、博客作家。在开课仪式上,杨博士专门做了有关读书的发言,字字玑珠,发人深省。

 

课余,师生们一起游览了卧佛古寺、植物园、樱桃沟,参拜了梁启超先生墓。

 

小编先上图了!以后将陆续刊发这次现场的音频、视频与大家分享。













读书社学员分享


春日方好,有书慢慢读······

读书,从来就是件奢侈的事,于我,尤甚。盼望着,春天来了,花时间读书会终于在五月开启。日子一天天近了,先生却临时出差,歉意中说是要中途赶回再去,如此,岂可!

错过了周五的小院夜谈,14日一早,给娃备好餐,独自冒雨往香山赶。一路山色空濛,雨哗哗地下着,心情却是出奇的好。

早早到了,读书会因天气从小院改到室内,意趣自然是少了,但无论在哪,能聆听到老师教诲,便是幸事了。读书会始于2014年六月,已有三十余位师兄师姐历近两年时间随鲍鹏山老师读完《论语》,对于他们的精进与坚持,由衷心存敬意。

本期开读《孟子》,开讲前,杨恒均老师与鲍老师先跟大家聊了聊读书这件事。杨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点明读书的意义与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及丈量世界的尺度,所以要扎实地读,敞开胸怀地读,好好读经典;鲍老师则通过读书与学习的比较讲解,帮大家解决了何为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等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位老师从不同角度,领着我们先明晰了读书这件事。

下午,雨淅沥依旧,娃亦随思言老师一起到了,我们一同撑伞出行。 雨中的植物园,别有一番味道,山愈静,水愈清,景愈明。一行人随着老师,在山间与湖边漫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聊着,笑着,闹着,美好便这样一点一滴地走进心里。

满满的沁润后,迎来朗朗晴日。小院里,槐树下,我们相对而坐,怀抱着书,心自然地栖息在鲍老师温和醇厚的声音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着,读着,孔子的谦逊敦厚,孟子的浩然之气,便缓缓融入你的生命里······







读书社学员分享


千年古刹万紫千红里  清茶伴月邀孟子 ——学员手记

一想即不能释怀

一读即不胜感动
万古皆有春
今春孟子来
。。。

如此心动的文字
说是暮春,其实是春夏之交;说是孟子来,自然是鲍子同来。

“一字一句,全本的《孟子》,讲的人不急,听的人也不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也不急。”

五月十四日上午,北京西山的葱茏古树和葳蕤花草,全都笼罩在朦胧烟雨中。九时许,千年古刹卧佛寺旁,山庄宾馆会议室内,讲的人、听的人都来了;嘉宾杨恒均先生——粉丝千万计的“民主小贩”、“老杨头”也来了。

首先进行的是《论语》的结业仪式,班委主持,学员朗声宣读:

大哉论语
皇皇万言
圣人心传
昭昭千年

不啻其身
天下兼济
兹颁此证
幸共勉旃

鲍子笑容可掬颁证书,言辞犀利提要求。所谓夫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者也。

而后,班长总致辞、并率众弟子行敬师礼,班委总代众弟子奉敬师茶。礼毕,鲍子预备授业《孟子》。

煌煌经典,何以启卷?

鲍子以开列书单、概述先秦历史、周朝文化特点为之始。

书单开具如下:
应读三本书:《鲁迅全集》、《莎士比亚》、《论自由》
必读九经典(如钱穆先生所荐,浦江学堂则荐前七本):《四书》、《老子》、《庄子》、《六祖坛经》、《传习录》、《近思录》
长篇小说类:四大名著、《儒林外史》、《金瓶梅》
短篇小说类:《三言二拍》
文言类小说:《聊斋志异》
戏剧类:马致远、关汉卿之作品

荐书毕,鲍子自语:“足矣、足矣哉!”

启卷发语,直至正午。鲍子从夏商“部落联盟”、周分封天下、礼乐文化之治理方式、儒道法核心价值、孟子“性善论”等多方面、全景式地为读好《孟子》,做足了背景铺陈。

据史家考证,离课堂一箭之遥,便是芹溪先生著述《红楼梦》的黄叶村。此等人文大观,岂容错过?

整个下午,一众弟子随鲍子探访“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的曹雪芹纪念馆,唏嘘古井微波、流连河墙烟柳、感叹古槐幽夏。端得是“遥山千叠白云径,清罄一声黄叶村”。

山林信步,拜谒梁启超墓园。梁公墓冢乃其子梁思成先生设计、媳林徽因女士等敬立。睹墓思人,似闻任公宣示创办《新民丛报》之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

翌日,阴雨霏霏化作晴空万里。读书小院儿,一派杏坛弦歌气象。古树虬枝为华盖,如茵绿草做氍毹。鲍子端坐,一桌、一椅、一盏斝、一册书,众弟子分列两侧。敬师礼毕,即以《梁惠王章句上》之“义利之辨”肇始,述梁卫变迁,说井田制度,解管仲之仁,释门罗主义;其广大者,纵横先秦体制沿袭;其精微者,细致“诸”字句读分别。

鲍子犹如抽丝剥茧,阐发孟子如何让梁惠王明白“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理。尤其生动推演孟子与齐宣王斗智斗勇,最终使宣王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日影东斜,不觉竟已是午时三刻。众弟子再次领略了——“能融会贯通传统和西方、儒家和自由主义思想的最好的一位老师,没有之一”的 鲍子风范。

未时过后,不复黉课。童子二人,冠者二十余人,笄者七八人,从游鲍子于卧佛寺旁之樱桃沟。此沟佳木苍郁,百鸟和鸣;虽无舞雩高台,但有元宝巨石。其无沂水浩荡、溪涧流淙,但有折回栈道、永平梅园。每至亭台休憩或景色宜人处,众弟子必簇拥鲍子合影留念,则必有振臂高呼者曰:“鲍子美男乎?”众必和曰:“帅”!鲍子哂之:“其疾矣!”(盖《孟子》之篇首,即“义利之辨”;其课余,有戏谑“美丑之辩”——此不及赘述也)如此这般,师生咸欢,其乐融融并喜洋洋者也。


夕阳西下,众弟子与恩师依依惜别,互道珍重。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