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文心雕虫】我们与诸子(二)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鲍子文心雕虫】 为你隔日推送——鲍鹏山旧文名篇;鲍鹏山第一时间首发新作;鲍鹏山推荐阅读的大家好文。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诸子?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到两千多年前诸子那个地方去,为什么还要认识他们?讲这样的话题,实际上涉及到历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历史对于我们为什么是必要的?这是历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历史与民族


1、首先,历史让人群变成民族。


一群人,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乌合之众。一群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是因为这一群人有个共同的历史,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信仰。没有共同历史的人,你把他放到一起,没有共同的文化信仰的人,你把他临时凑在一起,那只是暂时的一群人,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假如这一群人在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一代一代共同生活下去,最后他们形成了共同的历史了,他们就成了一个民族。


所以说,没有历史就没有民族,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逆定义。要消灭一个民族,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个人,成吉思汗干过的事情,种族灭绝。成吉思汗大军在向西域进攻的时候,很多的当地的一些土著民族被他彻底灭绝了,像花剌子模国,杀的一个不剩。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崇拜成吉思汗,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拜托,我们千万不要把成吉思汗作为民族英雄,那会严重地影响中国人的形象。现在西方人本来就对我们不放心,他就怕我们强大了,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野蛮的象征。他的大军在向西路进军的时候,比如说他打俄罗斯,那后来的普希金怎么说的?说成吉思汗的大军像洪水一样的来了,把我们的一切都给淹没了,然后洪水又退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留下一堆废墟。你以为他传播文化了,成吉思汗能够传播什么文化?


还有一种消灭民族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把他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他民族的记忆中抹去。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终可以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可以有科学,可以有技术,但不会有文化。因为文化是在历史的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的。


2、历史使一个民族自我认同,产生凝聚力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谈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的民族。按说没有宗教的民族是有严重的先天不足的。首先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是有问题的,其次是这个民族的道德体系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看看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其他民族都不能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而且我们这个民族虽然没有宗教,我们仍然是非常富有道德感的一个民族,是一个活得很体面的民族。而且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全世界的范围里面,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过自己历史的民族。并且在漫长的时期里面,我们这个历史还是辉煌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为什么历史没有中断,并且能够创造出那么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靠什么?靠四个字:史官文化。孔子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也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老子的身份本来就是柱下吏,老子是国家档案馆的馆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史官。孔子的爱好就是好古,孔子的身份除了教育家,他办学之外,他真正的兴趣就是对历史的兴趣,所以他整理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史学编年著作《春秋》。那么史官的出现,预示着神话、巫术,还有原始宗教的衰落。反过来说,当我们这个民族原始的宗教没有达到充分的发展,没有发展为全民族的信仰,没有变成我们民族的道德的屏障的时候,我们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是史官。


3、在中国:历史是我们的宗教


史官文化最终取代了宗教,并且履行了宗教的一些重要的职能。所以在中国,我们可以讲,历史就是我们的宗教。西方的宗教里面有“末日审判”,我们中国有“盖棺论定”。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更明白一点。比如说道德问题,有个“前道德问题”:我为什么要实行道德?有宗教的民族就很好办,你实行道德就会升入天堂,不搞道德你会下地狱。那中国用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做个好人,你会流芳千载,你做坏人,你遗臭万年。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两个字,叫不朽。人的肉体生命可以消失,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你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是活在哪里呢?活在历史中,你就可以不朽了。


那我们来看,历史实际上成了我们道德上的屏障,我们什么都不怕,但是我们怕死后遗臭万年,怕别人最后给我们一个鉴定。我们中国人特别看重死后追悼会上的悼词怎么写,很看重这个东西。为什么这么看重?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将来会成为历史的。所以我们说,历史,它就在这样的层面上影响了现实,它作为一种观念告诉我们,人不仅仅活在现在,我们还可能活在未来。你今天不仅仅要活得好,不仅仅要图今天活得快活,你要想着将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所以历史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它让我们的行动有所收敛,让我们不仅要过一个潇洒的人生,还要过一个有尊严的人生,经得起考验的人生,经得起将来别人推敲的人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止了我们道德的堕落。


我刚才讲的一个问题,我们中华民族自己没有中断历史,我们这个民族一定是有强大的凝聚力的。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我们的凝聚力就来自于我们传统的教育,我们的传统的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能让整个民族产生重大凝聚力,说白了,就是,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读经典,而经典说白了就是传统文化。


我们这个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幅员辽阔。我在有些地方给教育界的老师做讲座的时候,特别提到这一点,就是教育在中国,这个功能太强大了。我们真的不能简单地想,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一些劳动者。教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观,你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们就能够共同在一个国度里面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就来自于这些。所以我前面讲到了,什么叫民族?民族一定是有共同文化的,一定是有共同的历史的。没有历史肯定没有民族。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历史?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我们必须找一个东西来代替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历史。


4、历史与我们的良知


所以我们说,西方人有神,我们有圣,他们有上帝,我们有孔子。我有一次讲孔子时讲到,他们有诺亚方舟,我们有孔子的杏林。所以我们是一个民族。而且,我们因为有了老子孔子,有了孟子庄子,有了荀子,有了韩非子,有了这些人,我们虽然是一个没有神的民族,虽然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过一个体面的生活,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过一种合乎于道德的生活。


前不久,我看到台湾的龙应台写的一篇文章,《孟子与小职员》,好像是这么个题目,写的非常好,非常漂亮。这篇文章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对于两千年以后的台湾台北市的文化局的局长,一个作家,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我们反过来说,他怎么样让一个台北市的一个局长,一个当代的小官僚,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有了良知。对了,先秦诸子,就是让我们当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在做人中,你要永远带着你的良知上路,在人生旅途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你去读诸子,你去读孔子,读孟子,读老子,读庄子。假如你把自己的心给丢了,孟子有一个很好的词叫“放心”,什么叫放心呢?他说牛羊跑掉了,叫放牛放羊,人心跑掉了叫放心。心跑掉了怎么办?要把它弄回来,重新给你安顿好一颗心,所以有个词叫安心,安心这个词真是太好了。我们常常讲你要安心工作,实际上这里可以作动词讲,给你安一颗心啊。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给你安一颗有正义感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的领袖,他就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家的强大是国民的强大。难道国民的强大就是每人带着一把枪,不是这样的,国民的强大就是国民都是有人格的,国民都是有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国民的内心里面都是有良知的。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我们为什么要读我们的传统经典,是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体面的生活,然后我们所有的人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然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