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69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里仁篇第四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今译]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喜爱一个人,憎恶一个人。”

[注释]


①好(hào):喜爱,喜欢。


②恶(wù):厌恶,讨厌。

[导读]


仁者爱正义,必恨不正义。


不仁者未必恨不正义,也就未必爱正义。


仁者的爱憎是公正的。所以,只有仁者才有资格爱,尤其是有资格恨。被仁者所爱的人,必有可贵可爱之处;被仁者所恨的人,亦必有可恨之处。

   

不仁者的爱憎是私爱与私仇。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爱,但却常常有刻骨的恨。被不仁者爱的人,未必真可爱;被不仁者恨的人,更未必真可恨——恰恰相反,倒有可能是一个正直的人。


列宁说,正因为我们对祖国爱得深,所以我们对祖国的一切丑恶也恨得切。


这就是仁者的爱与憎。


[花时间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看上去这个好理解。仁者喜好的人,一定有他可好之处;仁者厌恶的人,一定有他可恶之处。反过来讲,一个不仁的人,他喜好的人,不一定好;他讨厌的人,也不一定坏,对吧?小偷往往讨厌警察,不能说警察有可恶之处,是小偷自己有问题。所以你们看我这篇翻译中在“能”字后面加了括号说明:有能力、有资格。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不光有能力,还要有资格。


理解了这层,再换一个角度讲。仁德之人,是有好恶的。仁德之人有爱,也会有恨。我在《儒风大家》杂志上曾经开一个系列专栏,叫“被误解的孔子”,第一篇就写什么呢,就写“孔子没有攻击性吗?”为什么要写这个?因为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攻击别人。这话有逻辑性吗?真正的君子,这个词首先用得就有问题——难道君子还有真假吗?假的就不叫君子了。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就有问题。好,我们暂且不计较这个,把“真正的”三个字去掉,换成“君子从来不攻击别人”再看,你们觉得,这话可以这么讲吗?


不懂逻辑学的人,常常会讲这样的话。但是,越没有逻辑性的话,往往传播得越远。这是传播学上的一个黑洞。君子从来不攻击别人,从逻辑学上讲,这句话叫全程肯定。全程肯定就是说所有的A都等于B,就是说君子从来不攻击别人也可以反过来讲:攻击别人一定不是君子。是这样吗?我随便找一个例子就能把你这个全程肯定给否定了。战场上杀敌的战士们,所有的战士都不是君子了?因为你全程肯定,是把所有的情况都包括了嘛。这句话还传播得很广哦,所以我着急,我就写了“孔子没有攻击性吗?”这篇文章。


孔子一生攻击过多少人啊!怎么能说君子从来不攻击别人?如此,岂不是连孔子也不是君子了?那孟子更厉害呢。孟子动不动就骂人禽兽,他连墨子都骂成是禽兽,这叫不叫攻击人?所以说话要留有余地。我写那篇文章就举了这则做例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德之人有大爱,亦有大恨。为君子者,怎么能够没有爱憎好恶呢?君子爱善,一定厌恶不善;君子明辨是非,一定支持是,反对非。君子岂能没有攻击性?开玩笑!从来不攻击别人的,那是君子吗?那是乡愿。


(学生插话:乡愿就是老好人吧?)


大家参见一下后面17·13则,“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导读上,我有好多分析的啊,大家花一点时间把我的这个导读看一下好吧,我可是花了不少时间来写的,孟子怎么骂“德之贼”的,鲁迅怎么称这种人叫“叭儿狗”的,我都找来写在里面了。有时候,我们看生活中一些“好好先生”还挺好的,但“乡愿,德之贼也”,他们不论是非,不讲原则,讨好卖乖,永远装公允,永远不得罪人,永远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只要不损害我的利益,我就不表态。乡愿就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危害很大。   


我这里面写到一个词,孱头。谁解释一下孱头是什么意思?


(学生:孱头,类似于滑头?)


(学生:孱头,方言,软弱无能的人。骂人的话。)

 

你这查出来的,对吧?学问做不完的,慢慢来,一年以后你们一定会有很大长进的,慢慢读,读书不要讨巧,就这么笨读好。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版权归属鲍鹏山教授。请尊重知识产权,未获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和媒体直接转载此文。未经授权转载者责任自行承担。转载请联络版权方,并请保留版权声明。版权合作、读者投稿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在本微信平台上直接回复。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2015年9月,北京浦江学堂成立。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