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60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八佾篇第三
[今译]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过份;悲哀,而无伤害。”
[注释]
①关雎(jū):《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是一首爱情诗。淫:放纵,放荡,过分。
[导读]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再加上怨而不怒,就构成了中国人性格中温和中庸、温柔敦厚的底色。
[花时间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这是孔子评价《诗经》里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是把《诗》当作教材来教学生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诗》才能懂得怎么赋、怎么比、怎么兴,懂得怎么说话,懂得怎么表达感情。孔子还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要通过读《诗》来培养一种情怀。这一点,孔子真的是有体会。昨天我在山东讲座,说孔子很多话看似随口讲出来,其实深思熟虑。讲完我发现不对,孔子并不是深思熟虑,一句话想半天再讲,而是他已经站到一个高度,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因为他有高度,他讲话看起来经过深思熟虑,实际上他脱口而出来。比如他说“兴于诗”,读《诗》是让你有一种情怀,让你个性里有一种温暖,让你唤醒自己生命中的某种激情。人生就要从《诗》这儿开始,尤其是年轻人,你的生命力一定要被唤醒。
为什么《诗经》 能唤醒人的激情呢?因为《诗经》主要写的是西周从上层贵族到下层百姓的一种生命的状态,都是抒发情感的,喜怒哀乐怨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生命的状态特别丰富多彩。我常劝我的学生们,不管喜不喜欢,年轻时一定要读一点文学作品,不能很小就变成一个功利性、工具性的人,只是一颗螺丝钉,将来拧到螺母上去。这样的人生,太狭隘了。好的文学作品会让你知道,除了现实的生活之外,还有一种想象的生活。精神空间打开了,人的整个生命就不会一下子被装到一个模子里去。
孔子本人是非常喜欢《诗》的。司马迁说《诗》是孔子编的。这个说法学术界不认可。《左传》说,在孔子几岁的时候,《诗》的顺序就跟今天的顺序基本一致了,说明在孔子之前《诗》已经基本定型。《诗》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现在一般讲是民间的民歌。这个说法也有人不认同。复旦大学朱东润先生有本书,叫《诗三百篇探故》,就认为那时的老百姓不可能创作出这么好的诗歌来。我是赞同他的观点的,因为“国风”里很多词的确用得太文雅了,太符合礼乐文化了。我们现在先照这么说吧,国风,就是西周十五个地方的地方调,它们不一定非要来自草根,但是来自地方,因此可以就把它看成是民间的。“雅”的部分,有“大雅”“小雅”,是贵族的作品。“国风”是专门派人到地方去采诗采来的。我们说“采风”,采风、采风,这个词就是从那里来的。贵族的作品从哪儿来?来自献诗,贵族们写诗献给天子,比较后来说的“奏章”,奏章是直接说出意见,献诗呢,暗含劝谏,用文学色彩掩饰一下,绕着弯子批评。
好了,采诗采了一些,献诗献了一些,然后都放在周朝专门设的盲人乐师那里进行整理,待到要举行大典了,盲人乐师就挑,这样子的叫“风”或“雅”,还有颂,“周颂”“鲁颂”“商颂”,三颂。颂是什么,颂是祭天地祭祖宗时的祭歌。颂歌既不是采来的,也不是献来的,可能是盲人乐师自己创作的,命题作文。甚至周天子哪天高兴了,要显示一下自己有文化,也可能写。他不搞文艺座谈会,他就自己写。(全场大笑)
那么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通过这三种渠道,最终搜集在周朝档案馆的诗歌有三千多首,孔子把这三千多首中重复的去掉,留下合乎礼仪的,编成了《诗》的305篇。这个说法呢,我刚才讲了不可信。但司马迁还讲了一点。那时的《诗》,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只有歌词,而是有歌词有曲谱。孔子时,《诗》很多乐谱可能都混乱了。孔子是大音乐家嘛,他就把305首歌包括乐谱,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一边弹着琴,一边唱出来。所以,虽然《诗》不是孔子编辑的,但经过了孔子的整理,因为他要把它当教材用。孔子是非常富有艺术魅力、非常可爱的人,“关关雎鸠”,他是一边唱,一边给学生讲的。
孔子对《诗》很喜欢。他回家碰到儿子,问你读《诗》了吗?儿子说没有,老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于是,那小子赶紧读《诗》去了。《诗》是必读的,所以我们读书社将来也读读《诗》啊。
这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对“关关雎鸠”的评价。你们一定要记住啊,孔子是中华文化的原创者,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伟大人物,他的很多话,当时可能只针对某个人、某件事,但往往那句话,通向了人类更普遍的道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针对具体的“关关雎鸠”一首诗讲的,但是它通向更普遍的一个道理是什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讲的是人生在世最好的状态啊!好的人生是这样,好的社会也是这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后面还可以再加一句,“怨而不怒”,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三条,最终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你说我们这种民族性格是《诗经》培养出来吗?没错,《诗经》的风格确实如此。但这种风格是孔子把它提炼出来的,明确下来的,然后有意识无意识地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养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庸。
(男生一:老师,您以后可不可以穿插把《诗经》里一些诗讲一讲。
男生二:那一年《论语》就讲不完了。
男生一:《诗经》关联上的就讲一讲嘛。)
可以讲一点。这首“关关雎鸠”大家都会背吧?хх,你会背吧?这首诗,是在讲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浪漫啊!这种浪漫,不是西方那种浪漫,我觉得是渗透到骨子里的那种浪漫,是一种很久的浪漫。浪漫一般不会长久。北方理性,因为北方更多的是土,理的字形跟土有关,对吧。南方呢,有水呀,水漫出来叫浪漫,水在波动叫浪漫。波动的东西,往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浪漫的东西往往不长久。但是,这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和亲情都在里面了,是一种渗入到骨子里的浪漫,在骨子里表现出了最高的浪漫。它不是西方人的浪漫,而是一种温馨。
这,就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美。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版权归属鲍鹏山教授。请尊重知识产权,未获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和媒体直接转载此文。未经授权转载者责任自行承担。转载请联络版权方,并请保留版权声明。版权合作、读者投稿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在本微信平台上直接回复。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溥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2015年9月,北京溥江学堂成立。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