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50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八佾篇第三

原文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①,吾不欲观之矣②。”

[今译]

孔子说:“禘祭的礼,用酒灌地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注释]

①禘(dì):一种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典礼。但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周公旦因为对周朝有很大的功勋,他的侄子周成王特许他也可以举行禘礼。灌:古代祭祀祖先,一般用活人坐在灵位前象征受祭者(这个人叫“尸”)。煮香草为“郁”,合黍酿成气味芬芳的一种“郁鬯(chàng)”。将“郁鬯”献于“尸”前,使其闻一闻酒的香气而并不饮用,然后将酒浇在地上。这整个过程就叫“灌”。

②不欲观:不愿看,看不下去了。

[导读]

周成王特许周公举行禘礼,可并没有允许周公的后代也可以举行禘礼。但鲁国以后的国君,一直都举行禘礼。孔子认为,只有第一次周公举行的那次禘礼是合法合礼的,以后的都不合礼,所以,他说他不想看了。

此则的解释有多种,此处选取最为简洁的一种。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版权归属鲍鹏山教授。请尊重知识产权,未获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和媒体直接转载此文。未经授权转载者责任自行承担。转载请联络版权方,并请保留版权声明。版权合作、读者投稿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在本微信平台上直接回复。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