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31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为政篇第二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今译]


孔子说:“只是学,却不去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苦思,而不去学习,进步就会终止。”


[注释]


①思:思考,思维。 

罔(wǎng):同“惘”,迷惑而无所得。


②殆(dài):此处当“废止”讲。


[导读]


这是讲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读死书,死读书,而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到最后各色“知识”填满脑筋,杂糅一体,无所取舍,没有主见,自然是书越读,人越迷惘。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西哲叔本华说,若没有主见地去乱读书,则如同把自己的头脑当成别人的跑马场。这都是善读书尤善独立思考的哲人的有识之论。孟子又云“心之官则思”,我们的脑袋是用来思考的,不是装杂物的麻袋。


反之,光思不学,往往思而无结果。知识有助于我们思考,是我们思考的基础,并往往指示我们思考的门径。况且,很多东西,前人已有科学结论,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取来为我所用?间接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掌握知识的效率。


所以,孔子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也说:“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都是说间接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没有对现成知识的学习,没有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并以之为引导,我们孤立孤独的冥思苦想不仅事倍功半,甚至不得要领,最终一无所获。思而一无所获,当然就会渐渐因疑惑思之效果而废止了


[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讲自我的独立思考与向他人学习的关系。


如果我们整天只知道看书,不会做自我的独立思考,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踏来踏去,踏得一塌糊涂。思而不学呢,杨绛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批评这一类人的:“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天天想来想去也没进步。人的很多知识和思想来自于他人与间接经验,人不能离开学习。人生有限,还是要讲效率。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版权归属鲍鹏山教授。请尊重知识产权,未获授权,谢绝其他公众号和媒体直接转载此文。未经授权转载者责任自行承担。转载请联络版权方,并请保留版权声明。版权合作、读者投稿发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在本微信平台上直接回复。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