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20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为政篇第二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有志去学习;到三十岁,能够坚定自立,有了自己的主见;到四十岁,对于事理都能够明白,不再有迷惑不解的;到五十岁,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岁,对于所听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贯通,心中不再有违逆不顺之感;到七十岁,我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法度。”


[注释]

① 有:同“又”,“十有五”,即十又五,十五岁。

② 天命:孔子的“天命”,大致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命运,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格等丰富的含义。


[导读]

这是孔子谈自己追求道德人生的人生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所立,又都有所不足,还待更好地“切磋”,“琢磨”。到了七十岁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那才算是进入人生的化境了。


设想一下,假如让我们随心所欲,我们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来?或者说,什么样的事干不出来?


我们内心都有魔鬼。只有孔子到他七十岁时,经过漫长一生的不断战斗(与自己战斗),他才最后把魔鬼从心中赶走了。


他自由了。他成圣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七十年的修行,告诉了我们道德与自由的关系。


[成语]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不惑之年)


[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这则是孔子本人的自传。只有38个字。孔子把自己人生分成六个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最高阶段。最高阶段,是道德与自由的关系。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这样,一个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也是这样。


我判断孔子这份自传写于晚年,至少是70岁以后吧。孔子活了73岁,自传可能写于这最后三年。


假如,你来给孔子写一个简历,会怎么写?会写人生大事吧?3岁丧父,15岁丧母,20岁工作,30岁办学,51岁踏入政坛,三年之内做到了鲁国司法部长职位,曾经一段时间协助总理工作,55岁辞官周游列国,这都是孔子的人生大事。我们也是这样写自己的简历,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升官,包括结婚生子,凡人世俗的成功与失败。


但是孔子讲自己的一生,世俗人生的阶段他一个字都没提。他提的全是他的精神不断迈进的台阶。这就是我们凡人和圣人的区别和差距。其实,我们也没有资格这么写自己的简历。


我们的“学”,是为了自己,是为了看起来有学问,能获得相应的一个教席谋生。孔子的“学”是什么,追求真理,传承文化。三十而立,我们说是经济独立,不啃老。孔子显然不是,他的经济早就独立了,3岁丧父,17岁丧母,他至少17岁就独立了吧。孔子而立,立的不是经济,是思想。孔子的这个立,是为天地立心的立,为生民立命的立。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三十岁能够独立思考了吗?能够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价值观了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不是尧不是舜,是孔子,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信仰,不也是孔子吗?所以孔子而立,不光立了他自己,更是给一个民族立了心。这就是圣人。


四十不惑,我们更谈不上。不惑,你至少要有判断世界大势的能力吧?世界大势你都判断不清,叫什么不惑。不惑,实在是个很高的境界。孔子说过,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什么叫温故而知新?什么样人才能做老师?做老师,至少要做到孔子那样的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今天,我们真是有太多太多的疑惑,今天的糊涂人,也太多太多。今天的人,立都立不起来,能在志于学的阶段就不错。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请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