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私塾课堂】一天一则《论语》·第16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一天一则,读懂《论语》。
【鲍子私塾课堂】与你同步分享北京花时间读书社与上海浦江学堂独家授课内容,陆续推出《论语》课、《孟子》课、《大学》课、《中庸》课、《老子》课、《庄子》课、《六祖坛经》课。
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立品节、正心术、广知识,长见解,良知明澈,心智纯粹!
学而篇第一
[今译]
孔子说:“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当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
①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导读]
孔子此言,直指一般人的通病:一般人对自己不了解不理解别人,浑然不觉;而一旦别人不了解不理解自己,就耿耿于怀。孔子此言,是开导我们:多关心别人,少关注自己。
[读书社授课原创分享]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话在《论语》中多次出现过。
别人不了解自己,是别人不学;我不了解别人,是我不学。别人不学,你担心什么呢?要担心的,是自己的不学。别人的“不己知”,你担心,能担心得完吗?
这是《论语》第一篇“学而”的最后一则,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第一则,最后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记得吗?第一则和最后一则,开始与最后,前后衔接起来了。
为什么第一则讲“人不知而不愠”,最后一则又讲“不患人之不己知”?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和误解,这是无法解决的,也只能听之任之。
人生就是这样,一辈子要碰到无数的人,一辈子要碰到无数的误解。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误解都跟别人解释清楚。一辈子都在解释,累死了也解释不清。人生苦短,需要时间、精力来做有意义的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老是在乎别人怎么说,还走路不走路了呢?不知而不愠,它包含着对客观事实的一种认知。我们每个人当然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的一番真心,但事实上很难。怎么办?淡定、超脱。
被人误解是人生的常态。不必在乎。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有人在背后说你。你要做的,就是尽量去宽容别人,理解别人就行了,包括理解别人对你的不理解。时间也是一种投入,精力也是一种投入,把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在辩白自己上,还做事不做事了呢?
这里,孔子实际上是在给我们算一笔人生成本,是不是?
【本文为鲍鹏山教授在花时间读书社独家讲座录音的文字整理版,由花时间读书社编校发表,请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加微信号“bao_pengshan”,回复“花时间读书”+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报名参加读书社活动,与鲍子和鲍粉们共享悦读生活。】
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中学生阅读》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多部。作品被选入人教版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多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
2013年9月,上海创办浦江学堂。
2014年6月,北京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