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视频】鲍鹏山教授受邀参加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专访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5月19日,2015年春秋讲坛第一讲(总第四十一讲)在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国际报告厅正式开启,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主讲《孔子与士》。院领导李大友、杨朝明、胡志平,孔子研究院全体人员,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师生代表,来自济宁、曲阜、邹城等地的党政机关、文化教育、企业管理、新闻媒体等各行各业的国学爱好者,以及曲阜市正在培训的“儒学教师”等共4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鲍鹏山从孔子之前的“士”与“儒”谈起,分析了晏子眼中的儒、墨子笔下的儒和孔子笔下的儒,认为孔子挽救了“士”这个阶层,士有隐含的潜在价值,是知识的承载者,风俗礼仪的执行者、指导者、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他细致阐述了孔子为何志于学、为什么要办教育等问题,认为孔子重新塑造了士,赋予士完全不同于前代的内涵。孔子而后,“儒”由职业技术进而至于学术流派,士不再志于仕,而是志于道。分析阐释了王道、霸道、士志于道,认为士道的价值在于为价值找到了一个靠得住的可以代代传承的群体,实现了“政教分离”。孔子塑造了社会良心,是铸造民族脊梁的人。鲍教授结合《论语》等儒家经典,以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孔子关于“士”的经典言论,让大家对“士”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把握。报告极富学术价值,拓宽了大家的思维领域,得到了听众的热情回应。
春秋讲坛由孔子研究院、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曲阜儒学新院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宁学院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等机构协办,现已举办讲座四十余期,先后有来自中国内地、台湾、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四十余位学者登坛开讲,观众近万人次。今年,新加坡企业家曾繁如博士在曲阜设立的儒学新院成为春秋讲坛的主办方之一,为讲坛的发展提供了多方帮助。2015年春秋讲坛也是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的整体活动之一,讲坛主题与大会的主题一致,即“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
微信号“bao_pengshan”
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看见彼此
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此图 识别图中二维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鲍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