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价值——教育篇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在当今中国社会,房贷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最大的压力,普通人买一套房通常要二三十年省吃俭用才能还完贷款,而在美国社会,年轻人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只不过他们的压力不是来自房贷,而是助学贷款。
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美国2016年的毕业生中,71%的学生身上背负着助学贷款。本科生平均贷款是三四万美元,研究生还要高很多,而如果是法学院、医学院毕业,平均背负贷款是15万美元左右。虽然约定是十年还清,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要十几二十年才还清的。
美国的高校学费为什么会这么贵,而且这几年还在持续上涨,涨幅远超居民收入水平。其实主要就是因为高校的文凭越来越值钱了,其实说到底就是知识越来越值钱了。
为什么这些年在美国知识变的越来越值钱了,主要就是这么多年来的产业升级,把大部分制造业都转移外包到其他国家去了,所以科技企业和服务业就逐渐占据了美国经济的主流。
而这些企业都需要大量高学历有知识丰富的员工,那就必然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于低学历的学生需求就越来越小,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而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制造业占据绝对的主力,而且由于之前实行了过于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的制造业的劳动力依然紧缺,而很多高校毕业生反而因为市场需求不足找不到工作,所以现在看起来知识的价值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反而很多时候农民工比大学生更值钱。
但这种现象绝对不会持续太久的,科技改变世界的速度会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简单的重复劳动被机器替代是不可逆的趋势,比如富士康这样的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最近就向媒体透露,已有超过4万台机器人全面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流程中,而且每年至少还会新增一万台机器人。
麻省理工教授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在他的《与机器赛跑》一书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机器将大量取代工人的工作岗位,这可不是对将来的预言,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而且这轮人工智能主导的机器替代人工的速度并不会向以往那样平稳的线性增长,而是会呈现出非常惊人的指数增长,原因很简单,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了,以后就不用为机器精确的设计每一个动作,而是让机器自己有一定的主动权,这样机器能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了。比如自动驾驶这种以前认为还很遥远的事情现在看来可能用不了几年就可能大量普及了。
当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能带来总财富的增长,因为机器替代人工本质上就是一种效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同样的社会总财富只需要更少的人就能完成了,那些被挤出的多余的人又可以创造其他新的财富了。
虽然总财富会增加,但这些财富却不会是均匀分配的,而且还不光如此。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二十五章里有一段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让他富足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也要夺过来。”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真实写照,未来社会将会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
而就在最近,思科前CEO约翰·钱伯斯就对未来科技发展做了一个预测,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变革,大量的工作岗位将会消失,同时也会有大量全新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而我们的职业教育体系显然无法应对这种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于现在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来说,等他们毕业后有65%的工作是现在没有的。
所以将来很可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情况,一边是大量找不到工作的下岗职工;一边是招不到合适员工的企业。吴军老师在他的智能时代一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只有2%的人能受益于这轮技术变革,这其实是给现在的年轻人同时带来机遇和危机,就看你能否适应这种变革。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美国大学特别是名校的学费为什么会越来越贵,因为这些名校本身就是这轮技术变革的引领者之一,特别是现在最热门的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大部分前期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这些名校里做出来的,所以这些名校的一些知识往往也是最新最快最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
那普通学校的学生或者已经离开学校的普通人该怎么办呢?首先是要尽量学好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科学、逻辑等最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用这些基础知识作为工具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如果是在十几年前,很多人都会觉得学这些基础知识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在现实中并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学一些专业的技术和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而且这些技术似乎可以用一辈子。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指在任何专业领域只要你用心努力长期坚持,都可以获得成功。
但以后就不一样了,任何特定的技能很可能很快被专业的机器所替代,AiphoGo战胜李世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很多专业的领域,机器一点介入,都将迅速学习积累优势,碾压人类的专业技能。
因为虽然知识在不断更新迭代的,但构成这些知识的底层基础并不会改变,所有新知识都是在这些底层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所以掌握这些最底层的知识基础,将大大提高将来快速学习的能力。
未来的世界是快速变化的,知识也将会是快速更新迭代的,以后我们很难依靠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长期受益了,所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会成为将来最有用的技能。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异类》一书里提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努力学习10000小时,也就是现在很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而王煜全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一千小时定律,他说只要你把基础知识都先学好了,成为一个全新领域的专家就只需要一千小时,因为那九千小时你已经提前掌握了。
由此可见,那些不为某项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的看似无实际用途的基础知识,很可能正在逐渐变成最最有用的知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花点时间学习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会有更大机会成为未来这场变革的受益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投资第一课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