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判断P2P风险的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P2P即互联网金融,极大的促进了资金的效率,对投资者和借款人都是好事,所以必然会逐渐取代一部分传统金融业务。但也是因为互联网也让一切变的更方便了,包括骗子们借助互联网行骗也更加方便了,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来识别这些风险和骗局,否则这种低风险固定收益的投资就会变成高风险投资。


现在网上关于如何识别P2P风险的文章有很多,但一般都过于专业和笼统,很多人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还是一头雾水。下面我将最通俗的用我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我自己是怎么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看看对大家是否有帮助。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一定是一个共赢的模式,即投资人,金融平台,借款人都能从中获益,也就是能创造增量财富,这样的模式才能持续发展。(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详细的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种共赢的模式,在我的公众号回复“金融”就可以看到那篇文章)


平台是否健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不能盈利。我们先要看看他们的注册资金和后续的融资情况。然后是怎么样推广的,说白了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再看看他们的项目,项目是否透明,他们支付给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他们自己还有没有利润空间。通过这样的分析,就能大致了解这个平台到底健不健康。


E租宝的事件让90万人上当,被骗500多亿,很多人说是因为轻信了央视的广告才投资E租宝的,所以自己被骗CCTV应该负责。把责任推给CCTV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还能让自己更心安理得。但从法律角度来讲,CCTV并没有什么责任,所以并不会给这些投资者赔偿。而这种心安理得往往让自己忽略了投资失败的真正原因。缺乏知识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每次失败总是能从别人身上找到原因,这样的人是永远无法进步的。


其实对于另外一些人包括我自己来说,我之所以能在E租宝问题爆发前就发现他们是骗局,正是因为E租宝大量的广告投入,才让我更加确定了E租宝是骗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E租宝注册资金才一亿元,没有获得任何融资,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大量的砸钱在央视和6大卫视以及大量的地铁、户外,做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一年的广告费就超过一亿了。再加上他们那么多的线下销售点和庞大的销售团队,哪来的钱支付这笔庞大的费用呢?


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一开始就需要大量的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和营销网络的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取得巨大的盈利,这个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常识吧,E租宝在没有获得其他融资之前,自己的这点资金显然不够他这么大手笔的乱花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虚假项目是自融的用来维持这种花销的,既然有自融的情况,那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平台。而且E租宝的这种大手笔,显然自融的比例还不小,最后查明据说95%的项目都是自融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一个大骗局。


再从项目的角度来看看E租宝的问题。他们砸了这么多钱做广告,以及雇佣了几万人的销售团队拉投资人,必然就有大量的资金涌进来了,而他们的标的总是能容纳这些大规模的资金,每天都有几个几千万的标发售,他们宣称是做融资租赁的,但融资租赁整个市场平均收益率是8%左右。一下子做的这么大的规模,而且还是用远超出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去大规模吸储(E租宝给投资9%~14.6%的年化利率),如果这些标都是真实的,那他们必定也是一个巨额亏损的平台,我上面讲的平台如果不能盈利,就不是好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讲E租宝也是不值得投资的。


所以项目的透明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知道这些钱是什么形式借给什么人做什么的。即使是他们说的都是谎言,我们也能从中发现问题。下面我就从这个角度来讲讲很多罗友都比较关心的“贝米钱包”的问题。


因为贝米曾经买过罗辑思维的几千套书箱借罗辑思维的平台宣传了一下,现在还是有一部分罗友在投资贝米,同时他们也对贝米的高收益有点担心,我之前也投过两千块体验了一下。在一个分红周期结束后我就退出了,因为我发现贝米存在巨大的问题。


最开始贝米的业务是做股票配资的,按照他们的说明按保证金1:4配资,下跌10%就强行平仓,投资者享受8%的固定收益的同时,还将享受借款人投资收益的10%作为分红,27天为一个周期。


理论上这种模式是可行的,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导致大面积无法平仓,亏损超出他们的风险准备金范围,所以这种风险概率还是较小的,总体风险也是相对较小的。


但我投资了一个周期之后就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通过很多细节几乎可以肯定贝米就是一个骗局。


首先,它们对资金的需求是来者不拒的。不管多少资金不管什么时候买入,先以4%的年化收益计息,然后在每周一连同前面到期的资金一起打包成新一期产品,享受8%的固定收益加收益分红。这就意味着不管多少钱每周一肯定会被人全部借走。


其次,贝米成立至今,每一期的产品分红都能达到5%以上,平均超过了6%,也就是说那些借钱投资资本市场的人,每一期的年化收益率至少在 60%以上,而且不管资本市场怎么波动,甚至全球性的股灾,那些配资炒股的人不但不会亏损,而且依然保持这么高的收益率,每一期的收益都是如此稳定,这种事情在概率上,比你中500万还要难的多。(我前面的文章多次提过复利和概率的知识,这是我们认知世界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以上两点,我认为贝米并不是在做配置业务,很可能是跟泛亚一样他们拿钱自己做投资了,然后给投资者固定的收益。后来贝米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差不多也验证了我的想法。


新的产品叫稳健计划,不同于之前的分红计划,稳健计划是10%年化收益的活期产品,他们宣称用这个钱做量化投资,并列举了一只美国最成功的量化投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在30%以上,这一收益甚至超过了股神巴菲特的平均收益。我认为贝米之前的分红计划也是自己拿去做量化投资了,很显然他们是大大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全球上万只基金,也就这么一只基金可以做到十几年平均收益30%,而且这只基金以后能否保持这种高收益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贝米用这样一只基金的成功来说明自己产品的安全性显然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如果能长期做到平均10%的收益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贝米的资金成本(利息+推广费+运营费用)保守估计至少也在15%以上,那是不是说他们的投资收益只要平均超过15%就是安全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讲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个数学家要过一条河,但他没有任何工具,也不会游泳。于是他用了一切的科学手段测量出这条河水的深度平均值是1.5米,而他自己的身高是1.8米,这样算来自己可以直接走过去,还有30公分的误差,安全的很。结果还没走到一半他就被淹死了。说明有时候平均值并没有什么卵用,有时候还要看最高值或最低值。


贝米的模式也是这个道理,除非你能每一期都保持在15%以上甚至是20%以上的收益,只要某段时间收益不好的时候,你仍然要大量的支付利息和运营成本,接下来如果不能迅速达到很高的收益率,那资金很快会被消耗掉,这时候就会变成庞氏骗局,继续大量吸储支付前面的利息,结局将会跟泛亚一样。我想即使你让巴菲特来管理这样一笔资金做到这样的收益率,他老人家也一定会说: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再加上这段时间全球性的股灾几乎已经宣判了贝米钱包的死刑,但贝米的分红却丝毫没任何影响,很明显如果他们如果不拿出这么多钱分红,那投资者就会大量赎回,当现金流发生逆转的时候,庞氏骗局就崩盘了。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分析还是过于复杂,那我最后再讲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一个好的平台,一定是把风控放在第一位的,那么他们可能就会经常出现阶段性的产品短缺现象。


因为按照严格统一的风控标准,业务增长不可能跟投资者投资资金的增长刚好同步的,那么经常出现产品短缺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反过来想,一个坏的平台,会在投资资金充裕而产品又严重短缺的时候,为了不让投资者流失掉,会放宽风控标准,甚至很多平台设立资金池,先用假标吸收资金,再去发展业务,那么每天额外付出的利息就会拖垮平台。


还有就是所有的骗局,对资金的需求都是无止境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产品”发售,永远也不会出现产品短缺的现象。所以我们用这个看似简单标准其实就可以把90%的风险平台排除掉了。


最后总结一下,也许我们很难从一个方面确定一个平台是否安全,但我们如果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同时去分析评估,那就能得出比较确定的结论了。我上面举的这些例子,也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风险,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或者借鉴别人的知识,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验证,做出更好的判断。


当然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不可能去完全的杜绝所有的风险。所谓投资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找出自己能看懂的风险最低收益最高的项目,并且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长期坚持这样做,时间将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帮你离目标越来越近直到完全实现财务自由!




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可以看到我的其他原创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我的上一篇文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