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非理性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有一本很不错的书叫《思考快与慢》,主要就是研究人类的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直觉思维系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生存机制,在原始社会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理性思维系统是现代社会教育出来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在现代社会中的很多复杂事物中非常重要。


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的生活环境虽然跟几万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的越来越复杂了,但是因为原始社会跟现代社会也就经历了几万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尺度在生物进化史上其实是很短的一个瞬间,所以我们现代人类的大脑跟几万年前原始人的大脑在生理上并没有多大差别,这也导致了这种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思维模式经常会主导我们的思想从而产生很多非理性行为。


先来看一下近期股市中发生的一个事例:因IPO造假的 “*欣泰”被证监会宣判了“死刑”,留下最后30个交易日然后将永久退市。7月12日复牌后便开始了30个交易日的死亡倒计时。


按理说这只股票肯定会无量跌停到净值以下,甚至很多人预测将会是30个跌停板跌到底。因为资产净值只是账面上的东西,而对于一家制造业的企业来说,如果清算的话,那他的资产最后变现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复牌第一天虽然毫无悬念的封死跌停板,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成交金额达到了四千多万,换手率达到了3.39%,第二天成交量更高,换上率达到了3.59%,之后虽然慢慢回落,但每天也都有大量的资金往火坑里跳。在第12个交易日的时候,大量资金涌入打开了跌停板并且一下推到了涨停板,当天的换手率达到了57%。因为这时候的股价还是要远高于资产净值,所以这些资金会的结局可想而知,果然第二天又重新开始了跌停之旅。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悬崖,还会有这么多人义无反顾的往下跳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看到最多的解释,都说是那些机构自卖自买,左手换右手,吸引那些博傻的跟风盘买入,而且很多股评家居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因为阴谋论在中国从来都是很有市场的。


但是稍微有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阴谋论在逻辑上根本就不成立的,你想想看,不管是哪家机构如何保证自己跌停板上的卖单一定会排在最前面呢。跌停板上卖股票就跟涨停板上买股票是一样的,比秒杀还要难的多,所以你想左手换右手,结果往往是右手接住的是别人扔的飞刀,左手的筹码却依然在排队。如果真有这个秒杀的技术,那你别的都不用做了,每天秒杀买入那些刚上市的新股就发大财了。


既然这种阴谋论不成立,那就是那些博傻的资金自己买入的,后来券商公布的数据也证实了就是散户自己买入的,那这些人又是出于什么目的高价买入这种没啥价值的股票呢?这就是因为人性中的各种非理性在作怪,比如“高估自己”和“损失厌恶”就是比较常见典型的非理性心态


高估自己是人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在工作生活中有时候还能让自己更加自信,但在投资中,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股市中这种高估自己的心态非常普遍,虽然大家都知道股市里80%以上的人最终都是亏损的,但一开始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会成为这80%中的一员,这是非常典型的高估自己的非理性心态。


比如很多权证交易日的最后一天,价格是远远低于权证的行权价格,那么在理论上这只权证最后一天的价值就是等于零,但明知道几个小时后就会变得一文不值,但却有很多人喜欢炒作这种毫无价值的权证末日轮。


权证的交易是T+0的,也就是当天买了下一秒就可以卖出,而因为实际价值等于零,所以价格会跌到很低很低,那么一点点的价格波动都会有很大的幅度,如果跌到最低的0.001元,那涨到0.002就是100%的收益了,是有可能瞬间获取几倍收益的,参与的人都认为自己能抓住一个波段,赚取翻倍的收益并且全身而退,但毫无疑问最终绝大多数人都会亏损。


那些买入*欣泰的人,认为自己能在这波下跌抓住一波反弹,而这种反弹也是有可能会出现连续涨停的情况的。 之前的退市博元就在下跌的过程中拉出了7个涨停,虽然后来也跌回去了,但对于那些经常高估自己的人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如何避免这种高估自己的能力的非理性影响自己的投资策略呢?那就要学会用数学的工具进行理性分析,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而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就是很好的数学工具。


前段时间我被一个人拉到一个现货白银交易平台的QQ群,然后他们就在那里大肆宣传,只要在他们请的专业的老师的指导下操作,不管涨跌都能赚到钱。我就弱弱的问了一句:“那也是不是说涨跌也都有可能亏钱呢?”


他们赶紧解释说,我们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们会分析国际上金融局势和相关数据,来预测涨跌,所以赚钱的概率要远远大于亏钱的概率。


我又继续问道:每个交易平台也都会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不然这个平台也没法拉人来投。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有人赢钱就必须要有人亏钱,每个平台在他们专业的老师的指导下都能赚钱,而你们还要抽取高额的交易费用,大家都在赚钱,那么到底是谁在亏钱呢?结果我被踢出了群!


本身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每家平台都说自己赢钱概率高,就好比一个人告诉你抛硬币正反的概率都是70%,你觉得这可能吗,所以加上高额的手续费,亏钱就是极大概率的事情了。识破这种谎并只需要很简单的统计学和概率的知识就够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被忽悠,说明确实很多人无条件认为自己能够做的比大多数人要好,这确实不太理性。


损失厌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非理性现象,虽然说讨厌损失喜欢收益是在正常不过了,但心理学中的损失厌恶是指人们往往会放大损失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会弱化收益带来的幸福。比如一个人丢失100元的痛苦感会大于白捡的100元钱的幸福感。


这种非理性的心态在投资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两只股票各盈利一万元,跟两只股票一只盈利四万,另一只亏两万,前面这种情况带给人的幸福感要远远大于后一种情况,虽然两种情况总体盈利是一样的。


所以当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已经盈利的股票卖出,然后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这也就是为什么股民们把亏损的股票卖掉称为割肉了,因为这对他们来讲真的像割肉一样疼啊!


买*欣泰的人,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前期已经持有或者太早抢反弹被套的,他们在股价下跌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再次买入了,结果越买套的越多。


如何避免这种损失厌恶的心理影响自己的投资策略呢,当一只股票出现亏损的时候,不要一根筋的跟这只股票较真,一定要在这只股票上赚回来才肯罢休,而是应该从价值的角度重新衡量这只股票。


如果当初买这只股票是就是看重它的价值,如果现在跌了,而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潜在收益更高了,这种情况当然是可以继续买入的。


如果你纯粹就是想做短线玩一下,又或者你也是从价值的角度买入,但是基本面发生恶化导致股价下跌,这时候你就要重新评估这只股票的价值了,这时候千万不要被已经持有这只股票的亏损影响决策,你可以设想如果你手里没有这只股票,你现在会不会选择买这只股票,如果不会,那就不要因为手里有这种股票而买入,反而应该考虑是否卖掉已经持有的这只股票。


投资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大事,不能只凭直觉思维和娱乐的心态去对待,必须动用理性思维,利用数学工具计算和评估每一项投资的风险率和收益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在通往财务自由的道路上不会掉进路边的各种陷阱里。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一篇我就来说说如何通过数学工具分析我们到底适不适合投资股票市场!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你还在害怕转基因食品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