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是如何让人上瘾的,戒毒为什么这么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早期的罗辑思维节目有一期节目是关于毒品管制的话题。就是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毒品不应该管制,禁毒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远大于收益,所以建议各国政府应该放开毒品管制。


这些经济学家们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是他们认为,如果放开了毒品管制,虽然会让自愿吸毒的人增加,但这种增加会非常有限的,就像欧洲一些国家和美国的内华达州等地的妓院都是合法化的,但也不是人人都会去嫖娼,因为这里还有来自于文化、道德等约束,该洁身自好的人他们还是会洁身自好的。更何况毒品是一种明显有很大危害的东西,就算很容易买到,也未必会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尝试。


但是别忘了还有一部分人吸毒是并非自愿的,电影里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被黑帮迫害注射毒品,然后就染上了毒瘾,然后这个人就被黑帮控制了。如果毒品合法化了,那么黑帮就无法用毒品控制一个人了,因为就算一个人被强迫染上毒瘾,那他也可以合法的买到廉价的毒品,就不会因为毒瘾被人控制,这样就不会有人再去强迫他人吸毒了。所以自愿吸毒的人员增加和被迫吸毒人员的减少相互抵消,总吸毒人数未必就会增加。


二是禁毒会让黑帮多了一个收入来源,黑帮的势力就会扩大,这会加大整个社会的不安因素。美国曾在上世纪20年代执行过一段时间非常严格的禁酒令,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禁酒法案导致的酒类买卖的高利润让美国黑社会迅速发展,黑帮也逐渐成为左右美国社会生活的强大力量之一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今天,美国黑社会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毒品。


三是如果放开毒品管制之后,吸毒所照成的社会危害就会小很多,毒品一旦合法化之后,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价格将会大幅下降,这时候吸毒的人就不会因为没钱吸毒而去偷去抢去危害其他人。正常情况下他们自己的收入和积蓄就能支撑起他们有限的生命(吸毒会大幅缩短人的寿命)的毒品消费。


综合以上这些观点,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禁毒对社会反而是有害的,所以应该放开毒品管制。


我刚开始听到这些观点的时候,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越来越多毒品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经济学家们的这个提议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至少在绝大多少人其实并不清除毒品的作用机理的情况下,往往会很容易低估毒品的危害程度,特别是会低估毒品上瘾的程度,经济学家喜欢假设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们会根据自身利益来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但事实情况却是人的理性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尤其是人们在一些知识方面有欠缺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做出极其不理性的选择。所以毒品放开管制的后果可能是会比那些经济学家们预计的结果要严重的多。


其实关于毒品放开管制之后结果会有多少人吸毒,有一个群体可以作为参考,那就是明星。明星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毒品,而明星的高收入也让他们可以比较轻松的消费的起毒品,所以这可以算是一个实验样本。

很显然,这些年被曝出吸毒的明星还是比较多的,当然肯定还有更多暂时没被曝光的,总体来说,明星吸毒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你说他们明明比普通人有更多的金钱更大的优越感,为什么还要去吸毒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呢?我敢说,他们大部分人都低估了吸毒照成的后果,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毒瘾的可怕程度,也大大低估了戒毒的难度。

我在很早之前曾经看过一个新闻节目,一个警察在抓了很多吸毒人员之后,特别是这其中还有很多是从戒毒所出来之后又复吸的人,这个警察就骂那些人意志力太差了,结果有些瘾君子就不服气,说有本事你也试试,结果这个警察他就不信这个邪,真的去尝试了几次,最后染上了严重的毒瘾,进了几次戒毒所都没戒掉。现实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男的染上毒瘾戒不掉,他的妻子或者女朋友为了劝他戒毒,就陪他一起吸毒染上毒瘾,然后再陪着他一起戒,当然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最后都是双双被强制送进了戒毒所。


为什么人们会低估戒毒的难度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认为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主要都是由我自己的意识能够做主的,只要意志足够坚定,就能抵抗那些毒品的诱惑。不过随着这些年脑神经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很多我们以为是意识决定的事情,实际上是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所决定的,人的自由意志远没有我们自己以为的那么强。


要想理解戒毒为什么这么难,就需要先了解毒品是如何在身体上起作用的。先来说说以吗啡为代表的这类毒品,而说到吗啡,就必须要先了解一下内啡肽(endorphin),英文的意思其实就是内生性吗啡。是大脑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的作用是镇痛。我们身体的各个关节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摩擦,肌肉时时刻刻都在伸拉,这些都会带来轻微损伤,这种损伤是非常微小的,身体细胞会时时刻刻进行修补,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再轻微的损伤也会带来疼痛的,尤其是全身各处同时都在疼痛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种机制把它消除,这就要靠内啡肽的镇痛效果了。内啡肽跟阿片受体结合进入骨髓后,就会大大减缓甚至是完全阻断痛感神经的传递效果,同时内啡肽也会刺激大脑分泌一部分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用来对冲疼痛感。


这也是一些人跑步会上瘾的原因,因为运动会导致更多的磨损,大脑也会分泌出更多的内啡肽来镇痛,从而也会带来更多的多巴胺。当然你也不用担心长期运动会不断的磨损导致骨骼越来越脆弱,事实上运动会让骨骼越来越强,这点我以前一篇文章《用进废退的经济学解释》里有详细描述过,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了解了内啡肽的作用原理,我们再来说说吗啡。吗啡是一种从罂粟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也就是鸦片的提纯版,吗啡的分子结构和内啡肽很相似,它能够跟阿片受体结合,起到内啡肽的功能和作用。所以吗啡是在医学上是一种很好的镇痛剂。1897年,德国拜耳药业的霍夫曼,就是那位合成了阿司匹林的著名化学家,他通过把吗啡乙酰化后得到了二乙酰吗啡,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洛因。海洛因其实就是吗啡的加强版。由于海洛因穿透血脑屏障的效率更高,所以效果也更明显。


本质上鸦片、吗啡、海洛因这阿片类毒品作用在身体上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效果有所差别。这类外来的模拟内啡肽的物质进入体内后,势必会抑制自身内啡肽的分泌,持续一段时间后,身体可能就不会再分泌内啡肽了,这时候吸毒者就只能依靠这类外来物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旦停止吸食,这种物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身体的镇痛功能就完全丧失了,全身各处就会疼痛难忍,就好像有上万只蚂蚁在你身体里面各个地方同时啃咬你的身体一样,所以这种毒瘾发作的人会非常痛苦。但是你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每次都能及时吸食毒品就没事了,在上瘾行为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耐受性阈值的提高。所以吸毒的人需要持续提高剂量,才能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感受,一直到身体无法承受这种剂量从而导致死亡。


不过这种身体上对毒品的依赖现在倒是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戒除,戒毒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瘾君子摆脱身体对毒品的生理依赖,这一点现在的医疗技术是可以做到的。但吸毒者成功戒毒之后,很大比例都会在一年内复吸,比如像海洛因这种毒品上瘾者就算戒毒成功后,一年内的复吸率高达50%以上。这说明毒品除了会产生身体上的依赖,更是会产生精神上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强大到,那些被毒品折磨多年好不容易才戒毒成功的人,依然无法抵抗毒品的这种诱惑。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义无反顾的再次投入到毒品的怀抱呢?这就要说说大脑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多巴胺了。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它能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多巴胺是大脑进化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奖赏机制,这套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很多行为。比如你肚子饿了就会想吃美食,当吃到美食后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奖励你这种行为。


后来更多研究发现,多巴胺最大的效用产生于期待奖赏,而不是获得奖赏。当你肚子饿了的时候,多巴胺的这种机制会让你强烈想要吃到美食,而当你吃到了美食之后,多巴胺的量就会迅速下降很快就会回归到正常水平,好让你内心快速恢复平静,否则一直沉浸在这种快感当中会耽误很多事的。而想要再次获取更多的多巴胺,就需要去完成下一项任务。很多行为都能产生多巴胺,比如学会一项新技能,得到一个新的礼物,获得大幅度加薪等等。正常情况下,所有动物能够获取的单次最大剂量的多巴胺释放的行为是性高潮,这才使得所有动物不管面对什么环境都不至于忘记传播和繁衍后代。

毒品之所以会上瘾,就是因为它们劫持了大脑的奖赏回路。本来正常情况下获得多巴胺的奖赏是很难的,而用毒品这种方式获取多巴胺,不但很方便,而且剂量还很大,持续时间还很长。比如像是可卡因、冰毒、摇头丸这类模仿多巴胺的毒品,在吸食这类毒品之后,就会迅速获得很强烈且更加持续的满足感。就以可卡因为例,可卡因进入身体之后,就会迅速跟携带多巴胺的细胞结合,并且会抢占多巴胺的存储位置,把多巴胺挤出去。大量的多巴胺被挤出去之后,就会在神经种传递,引发很强烈的快感,而且由于位置被抢占多巴胺无法被收回,就会让人沉浸在这种快感当中不能自拔。


而当可卡因的药性褪去之后,多巴胺的水平会远低于平时的正常水平,这时候就会引发极度失落的情绪,就会强烈渴望再次通过吸食毒品提升多巴胺的水平,这种欲望会强烈到一个人的主观意愿根本无法抗拒,这就是毒瘾的成因。


当一个人感受过这种强烈而又持续的快感刺激之后,就很难再对其他事物引发兴趣了,就好像你玩游戏习惯了作弊模式之后,就很难再回到那种一步一步艰难打怪升级的道路了。所以就算那些吸毒人员用医疗手段成功戒毒之后,依然会很强烈的渴望想要再次获取这种大剂量持续释放多巴胺的快感,所以没多久又重新开始吸食毒品了。


关于可卡因和海洛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分别给两组老鼠供应无限量的海洛因和可卡因,很快这两组老鼠就都发现了科学家们提供的毒品,两天之后,海洛因组的老鼠就都形成了规律,吃海洛因,睡觉,醒来后到处走走,然后进食,然后再吃更多的海洛因,然后再回去睡觉,就这样一直循环着。而与此同时,可卡因一组的老鼠也形成了规律,那就是吃可卡因,吃可卡因,吃可卡因。没错,这组老鼠始终就这么一个动作,不断的吃可卡因。它们连吃饭睡觉的欲望也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吃更多的可卡因。很快这组老鼠就都全死了。


一直以来,人类对自身最大的误解就是,我们以为对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有很大的主动权,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但现代脑神经科学却不断摧毁我们的这种认知,残酷的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行为的掌控力其实非常有限,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是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激素以及化学物质的影响。我们的主观的意识所能把控的疆域其实非常有限。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格外珍惜这种通过学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轻易被毒品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化学物质所摧毁。我想只都要大多数人都能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即便将来完全放开毒品的管制,也不会有多少人会沦为这些化学物质的奴隶了。不过很显然,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认知,所以放开毒品管制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如果你不相信,看看现实中的另外一种完全放开管制的毒品——香烟,你就应该知道结果了。


为什么说香烟也是毒品呢?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下一篇文章,我就来说说被低估的毒品——烟草。




相关链接:

医学的真相(1)——安慰剂效应

医学的真相(2)——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

医学的真相(3)——过度医疗的时代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