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辑思维和vivo的合作说起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昨天早上,罗辑思维宣布了20年跨年演讲赞助商,中标的企业是vivo手机,这个结果让很多人觉得意外,因为罗辑思维用户群体中很多人都是瞧不起vivo手机用户的,有些人则更是认为vivo和oppo简直就是来收智商税的。
确实在很多互联网社群里的人都认为,vivo和oppo这一对宝贝简直就是两个奇葩,普通的配置,高昂的价格,没什么亮点的UI,但他们却在竞争激烈的国产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市场销量的2、3位,这让他们大跌眼镜。
对于vivo和oppo的崛起很多人是痛心疾首,认为他们是利用广告轰炸和信息不对称吸引三四线城市里对互联网还不太熟悉的用户高价购买他们的低品质产品,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
小米手机曾经靠利用互联网思维的营销方式把广告费和渠道费用大幅降低,使得手机的性价比大幅提升,所以小米在那个时代迅速崛起,然后其他厂商也争相效仿,于是国产手机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平牌加入了高配置低价格的行列。
然而oppo和vivo却反其道而行,在广告和渠道上大量砸钱,大幅提高了手机的成本,在一些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退步,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你看,一个商业问题又牵扯到道德层面了。
虽然我自己也不喜欢oppo和vivo手机,身边的人向我咨询手机的时候,我也都不建议他们买oppo或vivo手机,但我却非常认同他们取得的商业成就,因为他们也是在合法的市场环境中赚到了钱,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他们对这个社会就是有贡献的。
我之前说过赚钱是衡量一个人或公司对社会贡献的很重要的指标,通常来讲赚钱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虽然这和很多人的直觉完全相反,但经济学很多时候都是这个样子的。如果用最简单的逻辑来理解的话,那就是自由市场环境下的所有交易都是双方自愿的,那就说明交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你赚的越多就说明你给别人带来的利益也越大。
有人会说那vivo和oppo的性价比低难道不是事实吗?让些不知情的人多掏了这么多钱替他们的广告费买单,如果把这个钱花在产品本身不是对消费者更划算吗?
你要这么说其实也不能说是错的,但如果只是从这一个维度去理解商业,而且还是用自己的价值观替别人做判断,那就未免有点太片面了,比如说广告费是不是一定会增加成本,还要看广告能带来多大的销量提升,因为销量提升就意味着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固定费用的分摊成本降低了。
还有产品的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产品本身,品牌的附加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身边一个同事跟我说要去买vivo X7,我跟他说这手机性价比并不高,你买这手机可能有几百块替他们付广告费的,不如花同样的钱去买小米、华为等手机,他考虑了几天最后还是买了vivo X7,因为他也挺好用的,那些配置的差别对很多人来讲其实使用体验的差距是很小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觉得这手机拿出来比小米、华为这些有面子。
有时候你还真别觉得为了面子花的钱都是冤枉钱,严格来讲每个人都在为了面子花了很多钱,比如我们为什么每年都要买新衣服,并不是去年的衣服破了穿不暖和了,其实就是有点旧了不好看了或者款式过时了,穿出去没面子了。那些买LV包的人也并不是觉得LV包的使用价值值这么多钱,而是品牌附加值让他们觉得有面子。
vivo和oppo能够在三四线城市形成品牌价值,就是他们砸钱做广告带来的成果,虽然你可能对他们用广告砸出来的品牌不屑一顾,但你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否定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一个品牌的认可。
其实我们应该可以从vivo和oppo的崛起中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差异化市场的重要性。当初小米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把广告费和渠道费大幅压缩,用高配置低价格迅速抢占了市场,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差异化市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对硬件配置比较在意,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个群体一直在继续成长,于是小米就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
而随着小米的成功,一些新老品牌纷纷效仿小米的营销模式迅速崛起,逐渐击败了三星、HTC等国际大牌占领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很大份额。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价格配置大战的时候,可想而知这个市场的竞争肯定就会越来越激烈了,这时候如果还用这套营销模式是很难取得巨大的突破的,而这个时候oppo和vivo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已经被遗忘的市场维度,那就是广告。
中国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各个城市的互联网普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些三四线的城市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电视,那些互联网平牌对他们其实还是挺陌生的,而他们以前熟知的那些手机平牌夏新、TCL和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都已经早已不知去向,这时候oppo和vivo大量的电视广告投入效果自然就非常的好。
所谓差异化市场其实就是从一个全新的维度的切入市场,你甚至可以从一个很老套但是已经被大家所放弃的维度切入,同样能花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关注度。而等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投入到这个维度的战场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寻找到一个新的维度引发关注。
现在说回罗辑思维和vivo的合作,其实仔细想来也挺合理。有些人说罗胖应该和锤子手机合作才是啊,用户的价值观比较接近彼此更容易接受。但如果你反过来想一下正是因为价值观接近所以用户其实有很大的重合度。而罗辑思维主要是要为得到APP发展更多的用户,锤子的用户本身就有大量已经是罗辑思维用户了,那就很难再发展新用户了。
罗辑思维和vivo的合作恰恰就是看到了这个差异化的市场,虽然这个群体现在的价值观可能跟罗辑思维有差异,但因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而且用户群体基数比较大,那潜在的用户还是比较可观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20年的长期合作,而这个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成长的,而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罗辑思维的价值观而成为得到的用户。
扫码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