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的骗局是怎么一回事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最近,Uber的创始人在清华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指出了创业者的几大特质,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善于辨别感知和真相之间的差距。
感知,就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以为是真的东西,而真相呢,是真实的情况。感知和真相之间的差距越大,创业者的机会就越大。其实这个特质不仅仅对创业很有帮助,对于我们人生的很多方面都会有帮助,所以这应该是每个人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了解一下什么是感知和真相的差距,就是那个关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我在前面一篇文章里讲过这个故事,在我的公众号里回复“复利”就能看到那篇文章。
如果你没听过任何这种类似的故事,而且自己也没做过这方面的计算,那么让你大概评估一下,在64格棋盘的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4粒、然后是8粒、16粒……这样一直翻倍放满64格。你觉得拉一卡车小麦过来,够不够放。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直觉都会认为那肯定够啊,应该要不了这么多吧。
而真相是,放满64格棋盘所需要的小麦,如果你用30吨的大卡车装,那得装满一百多亿车。而这个真相其实有小学数学水平人只要愿意花点时间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就是感知和真相的巨大差距。
这个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对于注重感知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故事,我的知识体系中多了一个故事而已。而注重真相的人会把这个故事里的这种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且在各种场景中能够迅速调用这些知识作为工具迅速发现真相。
直的还是弯的?直觉有时候并不靠谱!
好了,现在要引出我们今天的主题了,那就是在中国非常奇葩但又非常顽强的存在—— 传销。传销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上当受骗。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很多传销也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正在迅速卷走了一大批人的财富。那传销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传销就是利用人们对于感知和真相的巨大差别去骗人的。
就拿现在互联网上很多人在玩的MMM金融社区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传销,我简单来介绍一下。这是一个由俄罗斯人马夫罗季创办的号称是金融互助的社区,马夫罗季这个人在俄罗斯那是臭名昭著的大骗子,90年代就是利用这种金融骗局让很多俄罗斯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当然他本人也因此沦为阶下囚。不过这几年他出狱后又重操旧业,通过互联网把这个骗局推向了全球。
他的这种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你首先得买入他的虚拟货币“马夫罗币”然后15天一个周期给你15%的利息,如果介绍别人,那你还可以得到他投资额的10%作为推荐提成。所有这些利息和提成都是以马夫罗币的方式支付。
那马夫罗币怎么变现呢,就是由后面的“投资人”买入你到期的马夫罗币,他们称这个为互相帮助,买入是帮助别人,卖出是得的别人的帮助。
那有人会问既然都是会员之间的交易那创始人是怎么骗钱的呢?其实这非常简单,第一批人买入马夫罗币的钱就是到了创始人的口袋里,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创始人都会按一定比例把自己零成本的马夫罗币和那些会员到期的马夫罗币一起卖给后面的“投资人”。
马夫罗季他自己把这套体系讲的非常高大上,说搞这个平台是为穷人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还把现在的金融体系说成是一个不公平的富人敛财的工具,而穷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一起致富。所以他把MMM设置了一个6万元的投资上限,看起来就更贴近穷人。他宣称只要大家都参与到这个体系里,就可以一直循环下去,让每个人都获益。
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骗局,其实严格来讲还不能说是骗局,传销跟庞氏骗局的区别就是,庞氏骗局是欺骗你说我一定会把利息和本金都还给你的,最后玩不下去了就没钱还你了,这确实是欺骗。而传销其实都跟你说的很清楚了,我不会还钱给你的,你钱和利息都是需要后面的“投资人”给你的,从这个角度讲他确实没有骗你。
既然都说的那么清楚了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甘愿送钱呢,其实就是被他们自己的感知欺骗了。
马夫罗季本人讲过一段话: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所以这个游戏是可以永远玩下去的,这个说法其实很多人也是不认同的,他们也知道迟早会有一天会没人接盘的,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提前撤出。
我劝过很多人说这个游戏很快会崩盘的,他们都认为还早的很,最少还可以玩两三年。他们还会举一些例子说同样的某种游戏玩了8年还没崩盘。当然也可能会有人真的相信可以永远玩下去。
我们可以简单的来算一笔账,一般大家都知道这个游戏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MMM从4月份传入中国,到现在规模已经非常大了,我们就算现在的会员手里的马夫罗币价值是一亿(其实可能早就超过一亿了)。我们就算他每个月50%的增长率(30%的收益率加上10%奖励再加上马夫罗季自己卖出的马夫罗币,每个月接盘的资金增长率至少这有这么多。)
我们现在算一下两年后需要多少钱接盘呢,每个月50%增长率,两年后是1.683万亿,三年就是220万亿。这都已经超过全国GDP好几倍了,就算一个国家都是傻子也没有这么多钱接盘啊。
如果你听过上面说的那个国际象棋的故事,那你对这个数据应该不会惊讶。那些认为可以玩几年的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因为需要的资金量远远超过你的直觉。只要接盘的资金不够的时候,那全面崩盘就是分分钟的事。这就是感知和真相之间的差距。
还有人会觉得即使玩不了两三年,那我早点进入还是赚了啊,只要几个月我的资金就翻倍了,我就可以只用利息去玩,那我就是稳赚不赔的,这又是一个误区,因为就算你很早进去,亏钱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原因就在于,这种传销项目多的不得了,你以为就一个MMM吗,只是很多都是没玩大就崩盘了。骗子之间也是需要竞争的,傻子就这么多,只有能争取到更多的傻子的骗局才能做大。
有些骗局只是吸引了第一批人后面就没人接盘了,那就直接崩了,有些多坚持一下,也很快就死了,所以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骗局崩盘。而这些死的比较早的骗局没什么影响力,大家都没听过。而只有做大了之后的传销才会被大多数人知道。
所以这就形成了另一个错误的感知,就是让人以为传销一定能做大的,那前面参与的几波人都是能轻松赚到钱的。而真相却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参与这个游戏,都是一种低胜率的送钱游戏,因为这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新的财富增量,而创始人总是会不断拿走很多钱。
很多人可能不太同意我说的送钱,因为确实也有一些人赚钱了啊,怎么能说成是送钱呢!其实这就好比一个人开了一个赌场拉人来赌博,每个人要带一万块钱进来,但要被赌场没收五千元的赌资,然后让那些赌徒们自己赌,如果参与的人比较多,肯定有一部分人最终能赢钱,但输钱的人肯定会更多,因为每个人进入这个赌场的时候就先送出了一半钱这就是真相。
传销的模式有很多种,除了上面说的这种互联网传销,主要还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虚构一个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项目,反正你就是看不懂就对了,然后你一次性交几万块钱,你发展的下线给你很高的提成,你下线的下线同样也给你提成,就是这样一种金字塔结构看起来有很大的诱惑,你只要拉5个人就赚了,5个人人每人再拉五个人就是125个人那你就赚大了,下面的人又不断的拉人让你获益。好像每个人就能轻松拥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下线了,那这个提成算起来就是天文数字了。
这种是最古老的传销,现在只能骗骗那些农村里没什么文化的人了,但早期也骗了很多人。这其实也是利用人们错误的感知,很多人会觉得我随便拉5个亲戚朋友进来就可以,他们也只要拉几个亲戚朋友就也赚了,最坏的结果我只拉两个人,他们每人再拉两个人,这样一直发展下去也是稳赚的,哪个人会没有两个亲戚朋友啊,而且这样也是拉他们一起赚钱。
同样可以用那个国际象棋故事中的知识来做个对比,这种乘数效应需要多少人参与,是很容易估算的出来的。这种传销往往是一个人勉强拉了几个亲戚朋友让自己不至于亏钱,但这几个亲戚朋友因为跟他是同一个社交圈子,就再也找不到下家接盘了。所以卷入这种传销的除了钱被骗了以外,基本上把所有亲戚朋友都得罪了,失去了整个社交圈,这是悲剧之后的更大的悲剧。
第二种:他们有实物产品,但是不做广告,只是会员在宣传。他们都会把自己的产品宣传的非常高端,比如说美乐家,宣称自己是什么高端的环保超市。有些人会说美乐家有直销牌照不是传销,其实绝大多数直销和传销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有牌照一个没牌照,比如权健自然医学,搞了很多年传销也被查过很多次,后来拿到了牌照就变成直销了,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
其实国家对直销和传销还是有严格的界定标准的,比如说层级制度不能超过3层,超过3层就定义为传销,美乐家的层级制度是每个人可以往下发展7层,所以从这点来讲即使他有牌照也还是传销。
其实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去区分到底是传销还是直销,你只要知道他们的模式,看清事情的真相就可以了。这种模式又是怎么利用人们感知的错觉误导人的呢,我就接着来说说这个美乐家吧。
美乐家这类传销不同于那些一次性交多少钱的传销,而是一步步把你套牢。他们的制度设计有点复杂,大概是这样的,就只要第一次买680元产品就是他们的会员了,然后你每个月至少要买340元的产品。而你可以从你的发展的7层下线中得到每个人7%的销售提成。
看看他们的宣传:只要你拉5个人,他们每人再拉5个人,这样下来7层就共有97655人啦,这样你每个月最少可以拿到200多万提成。而你只需要每个月买340元的产品,这些产品你生活中都用的到,反正你也要用,价格还比超市“便宜”,东西又环保又高端。
这种传销之所以危害更大,就是因为不需要像第一种传销那样需要一次性拿出几万块,比较好接受,而且使用这种产品的人他们都会把这种产品吹嘘的完美无比,让你以为他们的产品确实很好,而且只要你的下面7层只要有15个人,那你每个月340元就等于不用自己掏钱了。
于是有人会错误的认为,既然用了他们的东西的人都说他们的东西确实非常好,也许真的还不错呢,而且他们还宣称只是把做广告的费用最为推广费给了会员,所以并不会比别人卖的东西贵。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新模式”看起来好像非常完美,但仔细推敲的话你就会发现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
如果一个企业广告的费用占成本的50%以上,那肯定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他们这种说法是非常不靠谱的。另外为什么用了他们的产品都说好,这个也很简单,只要买了他们的产品就等于是加入了会员,那么你的立场马上就发生了改变,你需要尽快发展下线,让你的下线为你每月340元买单,那你就自然会极力的宣传他们产品有多好,因为从成为会员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被套牢了。
有些人加入会员半年一年后,才发现发展下线根本没这么容易,每个月还要花费340元买一大堆价值几十元的东西,但如果不买的话,就会失去会员资格了,那之前发展的仅有的几个下线那一点提成就都没了,那前面的所有的投入就白费了,所以就继续每个月花高价买入一堆不值钱的东西。他们被这种“沉没成本”绑架,一边心里叫苦,一边还在大肆宣传他们产品的好处,所以使用的人都说好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所有传销都是利用感知和真相的巨大差距,让你觉得你很轻松就能成为人生赢家,而实际上你一开始就陷入了一个低胜率博弈,即便你运气真的很好在这种低胜率的游戏里赢个一两次,但你最终还是会被概率打败,最终在奔向财务自由的道路上成为一个撸瑟。
其实不止是传销,几乎所有骗局都是利用感知和真相的巨大差距欺骗那些平时只注重感知的人,这是人性中的一个弱点,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个弱点呢,那就需要我们锻炼自己发现真相的能力。
特别对那些产生巨大错觉的知识,比如概率和复利的知识,要学习并灵活运用,平时思考问题的时候加强逻辑方面的分析,而不是用简单的直觉做判断,对于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直觉,也要保持一点怀疑的态度,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发现真相的能力,那些骗局就很容易识别了。
最后再发一个中国象棋的江湖残局:三潭印月。懂象棋的朋友可以看看,能不能发现感知和真相的区别。
红棋先走,和棋红胜!
如果喜欢我的原创文章,可以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是一篇有助于你练习发现真相的能力的烧脑的文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