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营收900亿的永辉,为何“算计”一元包装费?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撰文/ 邵蓝洁 
编辑/ 孙静



在O2O平台购物时,你会注意到订单页面的“包装费”吗?这个商家和消费者习以为常的费用,现在被认为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近日,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微信小程序“YH永辉生活+”未征得消费者同意,违规收1元包装费,被认定为“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没收违法所得8059.2元,罚款3.22368万元。永辉致歉后暂时取消了包装费。

但是在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其他第三方到家服务平台,包装费依然存在,这是一个正当的费用吗?如果正当,收取多少才算合理?


商家该不该收包装费?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永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通过微信小程序“YH永辉生活+”,对201480笔订单收取包装费,违法所得8059.2元。

永辉超市方面解释,之前在订单页面,有一个“包装费”的名目,收取一元钱。不过,2021年2月的一则北京永辉生活APP订单显示,商品列表里,除了选购的商品外,系统自动添加了一个大号可降解购物袋,收费1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最近永辉取消包装费。而在2021年前,在购物订单里,既没有自动添加购物袋,也没有包装费。


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萌解释,包装费是人力成本,是零售业提供的额外服务,因为消费者选择了外送到家,所以理所应当地要支付这种额外人力成本。塑料袋属于消耗品,理所应当由卖家承担的费用。只是因为国家限制塑料袋使用,所以商超才可以收费,但必须给消费者选择不买塑料袋的权利,系统自动添加,没征得消费者同意,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消费者如果选择不要,你还得给他一个袋子装东西,否则怎么配送呢?”某连锁超市运营总监张磊认为,超市送到家服务,给消费者选择是否要购物袋,就是一个悖论。

在提供到家服务的平台上,收取包装费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些售卖果切的商家,还要另加包装盒的费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商家在不同平台上,下单同样的商品,包装费和运费并不完全一致。以家乐福在北京西三环某点为例,一单商品,在京东到家上,包装费1元,运费5.5元;在美团上,打包费1.2元,运费7元。

家乐福、沃尔玛相关人士向AI财经社称,这是平台的设置,不是由商家来决定的。一位京东到家招商人士表示,“包装费是系统自检设置好的,统一为一块钱,商家无法调整。”美团外卖招商人士则表示,包装费可以自由设置,在商品编辑信息页面中,售卖信息模块中有“包装费”,自行设置即可。

张磊认为,由于国家限塑令要求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为了符合国家规定,现在他所在的超市在第三方平台上统一设置了一块钱的包装费,“如果一单买的多,用了三五个袋子,也是只收一块钱。买的少也是一块钱,这样方便管理。当然前提是,要明确告知顾客。”

根据“限塑令”的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这是继十二年前发布“限塑令”后,我国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再提新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

AI财经社翻阅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里面并没有提到“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吴萌认为,因为有2008年的“限塑令”版本,如果没取消“不得免费”,就还是要收费,另外,各个城市还有不同的政策。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定,5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且应当依法明码标价。


 线上订单的购物袋利润几乎可忽略

张磊算了一笔账,在按照要求将塑料购物袋更换为可降解购物袋后,消费者确实减少了购物袋的使用,购物袋的销售数量减少了,但由于可降解购物袋成本高、价格贵,所以总销售额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超市的利润有明显降低。

“购物袋销售一年大概200多万元,以前基本上是三毛钱一个,也就是六七百万个袋子,现在是六毛、一块钱一个。”张磊透露,他所在的超市,三毛钱的购物袋利润在30%-40%,可降解购物袋本身成本高,但超市不敢定太高的价格,担心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毛利控制得很低,目前各家购物袋的价格都差不多,大小袋子进价大概在8毛和5毛。

购物袋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后,如果在线上免费提供购物袋,对于超市来说,是一笔看得到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超市商家要给平台交7%左右的服务费,再补贴3%-5%的配送费,遇上促销,还要补贴一部分,如果实体店的毛利有20%的话,线上业务毛利只有7%-8%,所以这一块钱的费用影响还是很大的。”

张磊推测,像永辉这种级别的零售商,每年可能要使用几千万上亿个袋子,如果免费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图/视觉中国

从处罚的相关信息来看,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一共有201480笔小程序订单收取了包装费,违法所得8059.2元。以此计算,永辉从每个订单的购物袋上赚到的钱是0.04元,这个利润微乎其微,但是如果免费,按照一个袋子0.5元的成本计算,2个月内,永辉就要支付10万元的购物袋费用。

如果再加上永辉生活APP、京东到家等平台订单,永辉为此付出的成本不可忽视。这或许可以解释,一家年营收超过900亿元的零售小巨头,为何“算计”一元包装费。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我们从《财经天下》周刊出发,以新媒体的形式和节奏、
以传统媒体求实的精神,致力于传播真正有价值的报道。



AI财经社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商务合作请电话/微信联系:13811292543

文章好看,戳个在看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