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不一定可耻,“节俭”不一定是美德—延伸阅读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上一篇文章我讲了“浪费”的概念,在生产力大幅提高的现代社会,“浪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多人认为的那种“浪费”其实就是需求的一部分,是推动经济财富增长的动力之一。而如果要更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就先要理解财富增长的本质,也就是财富是怎么来的。


我前面有一篇文章讲过,分工产生效能,现代社会生产财富的效率大幅提升,主要就是因为分工越来越精细带来的结果。但财富增长并不是只需要“供给”这一个发动机就够了。而是“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发动机同时作用下的结果。


而且这两个发动机可不是说少了一个速度只是降了一半,而是像一架飞行器两端的两台发动机,如果其中一台降速,就意味着另一个也许要下降到同样的速度来维持平衡,而如果一台发动机停止运转就会立刻失去平衡坠毁。


很多人是用数学的逻辑来看经济现象,他们认为赚钱是一个产生财富的过程,而消费是一个消耗财富的过程,如果大家都尽量多赚钱少花钱,这个世界的总财富就会越来越多。那我们就假设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去节约,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如果没人消费,那大部分生产就会停滞,如果没人看电影,那肯定就不会有人去拍电影了,如果没人去用手机,也没人去生产手机了,大量生产都会消失,最后只会剩下那些基本需求的生产。大面积失业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如果你认为,即使大部分人都失业了,只要大家之前已经存了很多钱了,那省着点用也还是可以用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那你就错了。因为当所有的货币都只用来购买那一小部分物资的时候,那就会大幅涨价,货币总量和生产的总物资会总会形成某种平衡。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虽然货币总量没变,但大量财富就消失了。


货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而只是生产财富的工具。如果你认为钱就是财富,那国家只要大量印钱发给大家,那我们就都不用工作了。我们都知道钱印多了就会贬值,就是因为增加的货币量超过了财富的增量,那自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了。而反过来货币总量不变,但财富总量大幅减少,那通货膨胀同样不可避免。


我们可以把社会总财富想象成一个可以无限伸缩的奇特的球体,这个球体有两个口,一个是财富生产的入口,另一个是财富消费的出口。如果我们用常规思维理解,好像把出口堵住而入口只管注入,就会越来越大。但这个球体的体积却是和财富流动的速度成正比,也就是流动越快球体膨胀的越大。不管入口还是出口受到了限制,都会使财富流动速度变慢从而导致财富的总量缩小。


生产和消费是互为因果关系的,社会财富的总量取决于财富的流动速度,我们每个人一生赚的钱和花的钱的总和越大,我们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浪费,而是通过这种宏观的角度更理性的去看待个人的消费的问题,不管你是努力赚钱,还是尽情花钱,你都是在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不会被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束缚从而在心灵上实现真正自由。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正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奔向自由之路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