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往事∣周易序卦注解(二)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
 
(接上文,家人卦是写给“帝乙归妹”中的归妹的,由于她的家族以及政治立场,文王被囚,伯邑考被杀,所以在周人的史书中,归妹的真正的名字是模糊的。
 
这里有几个字的含义需要解释一下。“家道”,可以理解成周部落的核心事业,“穷”,这里不是指缺乏财物,而是处境恶劣,“乖”,也区别于现在的乖巧,而是“背离”。
 
在文王被囚,伯邑考被杀,周部落的核心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家道穷”,从而出现了对于周部落“主导权”的争夺,也就是背离。
 
我们再来看看“睽”,睽,是一个形声字,从目,癸声,本意是两眼不看同一地方。《说文》里说:睽,目不相视也。目不相视,即二目不能集中视线同视一物。)
 
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jian,简)。
 
(这里序卦的作者在此强调了一下,睽者,乖也,就是周部落内部由于归妹的家族立场,周部落的核心战略出现了“背离”,是继续进行倾商还是依附于商。
 
文王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写了蹇(jian,简)卦。何谓蹇呢,蹇,本意是跛足,行走困难。在蹇卦中,是指道路崎岖、难以行走的山区地带,是不是很形象。
 
在被纣王摆了一道之后,商人介入周部落主导权的争夺,周部落处境困难,甚至内部出现分裂,文王给出的策略是,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文王八卦图指示,西南是山区,东北是平原。西南山区有很多小部落、小势力,周部落就是奔着他们而去的。东北平原多,且要绕过商族大片的领地,不利于周族发展。
 
虽然周部落内部出现了分裂,但是在文王的安排下,分裂被搁置下来了,周部落还是干起来老行当,利用商人赋予的征伐权,名正言顺开发西南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利西南”,东北是商人的腹地,自然容不得周部落染指,所以说不利东北。
 
“利见大人”不是指有利于去见大人物,或者说有影响力的人物,而是说,“好处”最终会体现在意志坚定,按规律办事的人身上,“贞吉”就是要长期坚持的意思。
 
从利见大人,贞吉来看,文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
 
(在向西南进发的过程中,事情迎来了转机。如何来破解目前的困境,文王给出的办法是“解”。解是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是分解牛,后泛指剖开。解卦的解,是指分解各个势力。具体地说,就是特指利用所谓的“征伐权”,武力,去分化、瓦解各个势力。
 
卦辞指明“利西南”,和蹇卦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无所往”,即不准备施用分解之计的情况下,那些小势力能够主动来结交投诚,这样才算是吉祥。如果“有所往”,即决定了要施用分解之计,那么就必须要及早行动,才能保证吉祥。)
 
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在解卦,文王的理想态是“无所往,其来复吉”,西南地区的小部落诚心归附是最好的,武力归附是其次的,因为这样一来,不结仇,二来也保存了周部落自身的实力,武力征伐,毕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财,物。
 
而这跟商人的安排是冲突的,商人把征伐权给到了周部落,一来是让他镇压西南各方不听话的小弟,二来就是要消耗周部落的人财物,让他没有东进的实力。
 
文王不想让周部落被商人当枪使,所以磨洋工。也就是“缓”,解者,缓也,而偷懒必然会引起商人的打压,也就是后面的“缓必有所失”。
 
我们来看一看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损,就是减少、削减。损卦,要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本身,是自我减损。自损,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卦辞是这样说的:“有孚,元吉,无咎“。因为这样做可以得到信任,这是最根本的吉祥,没有咎害。
 
“可贞,利有攸往”意思是:可以坚持自损这一做法,但应当有选择地去执行。“曷之用?”,这样做有什么功用?“二簋可用享“,这样就有了两套食簋可供使用。
 
可见,损卦的自损,并不是真的削弱自己,而是表面上削减实力,暗地里则另起炉灶,备下另一支可供驱遣的力量。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文王也很懂这一套。我看过一种说法,说,文王是千古yao帝,确实,心似大海。
 
注解易经,有心寒之处,也有心暖之处,寒的是政治的冷冽,无情,身不由己;暖的是人对于光明和自由的追求。至于此,则想起章太炎关于《易》的一些看法,他说
 
“《礼记?经解》曰:‘《易》之失,贼。’此至言也。尚清谈者,犹不致贼。如以施之人事,则必用机械之心;用机械之心太过,既不自觉为贼矣!盖作《易》者本有忧患,故曰‘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若之何其不贼也。若蔡泽以‘亢龙’说范雎,取范雎之位而代之,此真可谓贼矣。夫蔡泽犹浅言之耳。当文王被囚七年,使四友献宝,纣见宝而喜,曰:‘谮西伯者,乃崇侯虎也。’则文王亦何尝讳贼哉!论其大者、远者,所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是矣。‘冒天下之道’者,权與三教也;‘开物成务’者,钤键九流也。然不用权谋,则不能开物成务;不极玄妙,则不能冒天下之道。管辂谓善《易》者不言《易》。然则真传《易》者,正恐不肯轻道阴阳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guai怪)。
 
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gou 够)。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
 
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震者,动也。物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
 
艮者,止也。物不可终止,故受之以渐。
 
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
 
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
 
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
 
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
 
涣者,离也。物不可终离,故受之以节。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物不可终穷,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相关文章
端午怀古∣序卦下经卦注解(一)
读易笔记∣序卦里面ZZ预言(上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笔记本NK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