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国漫崛起的一些思考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之前在摸鱼笔记中写过一个观点,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印刷技术,一种全新的印刷技术,认识不到这一点很难看清第四次工业革命。
周末无事,看《罗小黑战记》,互联网人蓬勃的创造力让我们感觉复兴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底气。
图∣罗小黑战记
一来,这些互联网创造者在学校里面属于边缘人,异类,反而让他们较少被西方那一套“模子”给限制住,而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思考。
二来,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成了他们表达得心应手的形式与内容,浸润其中,在情感与内容上,反而更加接近传统文化的本源。
三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自己本身的求知欲,自主的完成了世界观的构建,这个世界观甚至与当时的主流世界观冲突,但通过互联网传播,变成了一种新的主流和常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早期互联网鱼龙混杂,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必然具有某种优势。
图∣哪吒之魔童降世
从近两年上映的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罗小黑战记》,到即将上映的《姜子牙》,其中有一条非常隐蔽的暗线,就是道教里面截教与阐教之争,这条暗线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纣,延续千年并且还在延续,其中的盗墓摸金系列,更是旁支。这条暗线的生命力非常强大,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强大。
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动画这种形式对于表现阐教与截教之争是非常合适,很多玄幻打斗可以做的非常华丽。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又非常多的借鉴了西方的传播技术和特效,但世界观又是非常中国的。
图∣动画姜子牙
其实,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其中是有非常强大的“精神内核”的,我称之为“对真理的追求”,这是稍显现代的表达,“对道的追求”大家应该容易理解些,比如说,政道,兵道,味道。这个道不是僵化的,而是“周游六虚而不滞”,不同时代背景,技术、物质条件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与内涵,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这个“道统”保持着延续性。
《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史非常有名的一个注本,在敦煌发现了它的残本,饶宗颐先生据此残本写了《老子想尔注校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对于了解道教非常有帮助。
这些追求不是世俗的,是隐藏在冰山之下的,是一代代道人前赴后继的,现在我看到一大批道人通过互联网集结以及表达,这是我看好国漫下一步发展的理由。
国漫的崛起或者说国漫叙事能力的崛起,将对现有的动漫工业体系,消费体系造成非常大的冲击。1.传统故事没有版权纠纷,知识产权成本几乎为零,这个要感谢我们的前辈;2.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可以成为一个规模很大的市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笔记本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