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个股市重大利好,你注意到没?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鞭炮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
然而,今年的春节,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不仅是阖家欢乐的节日气氛更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种焦虑犹如多米诺骨牌,从石家庄被掉包的五联疫苗到HPV疫苗饱受争议的讨论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活着不易,特别是从2015年股市剧烈波动至今的股民们,依旧无法从那场噩梦中醒来。
市场真正要好起来,还是需要增量资金流入,这话估计大家都听过。但背后还有一层意思,需要适度加杠杆,放大收益效果,才会有大规模资金愿意流入。换一个角度来说,赚钱效应来自资金波动,大规模资金必然会“创造”出赚钱效应。
2月伊始证监会抛出了《证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暂行规定》,估计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冗长晦涩抬头而一脸懵逼。这事要从2015年HOMS系统被喊停说起。
HOMS是啥?
简单的说,HOMS就是一个恒生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电脑自动配资。配资本身就是加杠杆,就是民间借贷行为,只是这种贷款本身要以购买的股票作为质押。这里要厘清一个问题,如果是去券商做融资融券本身是有门槛的,不适合一般散户,但配资就不一样,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恒生的HOMS系统非常强大,基本可以涵盖券商大部分业务,确切的说,HOMS是一款全托管模式金融投资平台,主要功能是可以将一个证券账户下的资金分配成若干独立的小单元进行单独的交易和核算,业内简称伞形分仓功能。如果信托公司开一个母账户,进行类似的操作也就是我们曾经常听到的伞形信托(用的是银行资金)。
HOMS为什么会被关停?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HOMS可能的风险是什么?每个HOMS系统客户端就相当一家券商,证监会是明令禁止开展非法证券中介业务的。对于合规与风控管理,这个技术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包括单只股票持仓比例、限价平仓等等。还是要回到前面的配资业务上来,这样本来有门槛的两融业务就变成了零售成没有资金门槛的配资业务。
银行贷给信托公司的资金成本6%,信托公司赚2%-3%,发成信托产品。配资公司拿到8%-9%的资金成本,再通过HOMS给每个零售客户,这个利息就成了24%,中间再赚15%-16%利润。总之这一切在HOMS系统都是电子化的开仓平仓。
这个监管的盲区有多大,至今没有人知道。但是对于券商而言这是一笔利润丰厚的业务。刚开始监管部门没有命令禁止,后来由于打击非法配资证监会要求自查场外配资,恒生HOMS被禁配资端口接入。但事实是根本无法判断是否是非法配资,那时候技术手段不允许。
至于HOMS本身还有很多账户管理等强大功能,不仅仅是配资,这点当时很多人解读有点夸大。
前面所说的就是2015年,券商PB业务(Prime Brokerage),也叫主经纪业务端口已经不允许信托、私募等产品接入。从而使得券商的肥水没了,杠杆上的牛市也昙花一现般的褪去。
躺枪的量化交易私募
但是问题来了,这样量化交易的私募也同时被禁了。事情过去3年多了,菠菜觉得当时就是要降低交易的活跃度,因为通过反复加杠杆操纵某些小票根本就管不过来,于是就用这种方法一刀切了。因为你无法确定每个单独开立的子账户到底是否是非法配资的参与者。
一刀切后,很多私募假如管理若干只私募基金产品,都要分别打开系统下单,风控也是这样。量化交易私募需要在托管状态下的文本交互来进行交易,如此效率就会下降许多,自然也会有延迟交易错过机会。所以,大家就不愿意玩了,特别不愿意花大资金参与。
2019年1月12日,证监会真正管业务的方星海在第23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时放出风来:
-
说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主要矛盾之一是“交易不活跃”。要采取措施增加交易活跃度;
-
没有专门控制交易峰值(之前有不实传言);
-
市场太活跃也管得住(已经改进了监管方式)。
今年1月份券商也有小幅上涨,估计和开放PB端口有关,因为凭菠菜的直觉,一般都会有第一批开放的大券商,然后再逐步推广(参与的私募也会有明确规定)。总之,一定让券商发挥活跃市场交易的作用。
细度这篇2月1日出台的暂行规定,我体会到:
-
对私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近一年末管理产品规模不低于5亿元,很多小的私募就这一条就被拒之门外了(一些非法接入也被禁止,比如协议破解等);
-
对券商要求需要有完善的能力和机制来防止系统程序的风险和问题。这个细则我也再等待,希望能允许一定程度上的高频交易;
-
是否真的如某些基金经历所说会有千亿级资金入市要取决于证监会给的最终门槛有多低。目前看肯定是利好股市的。
菠菜得知有的私募已经在2周前和券商参与了测试,总体说今年股市会不断有利好袭来。本来资本市场就是需要一定的杠杆,合理可控的杠杆一定会利于市场活跃。相信节后会有更多利好袭来。
量化交易私募都放开了,股指期货进一步放开也不远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菠菜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