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的IPO趣事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趣头条给我的印象,和拼多多有得一拼。二者都是利用广大用户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借助微信圈野蛮式生长。一度菠菜都在怀疑,是不是投资人的钱太容易拿到了,这么撒钱,我都心疼,不知道投钱给趣头条的机构的怎么想。

(趣头条打开后点击“我的”便是这种画风↑)

然而正是这样病毒式传播的趣头条,本月15日上市了!(俨然有一种,你一直瞧不起的学渣张三逆袭考上清华的既视感。)

 

瞄一眼趣头条的股东:腾讯、小米;

其承销商是: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招证国际;

上市定价:7美元/ADS,融资8400万美元,对应市值约21亿美元。截止到发文日,趣头条的美股价格为8.56美元/股,市值24.24亿。

 

大家对于趣头条的唾弃主要来自:

 

  1. 上线仅仅23个月,就已经成功上市了,从这个角度讲比美团要快太多了;

  2. 趣头条的客户到底是否为内容而来,or是为了拿每天的红包奖励?

  3. 趣头条和美团、拼多多的商业逻辑截然不同,其本身就是内容平台而不是卖商品或是线下服务。既然是内容,那么大家最关心的是内容的质量。

 

趣头条CEO王静波解答其商业逻辑时和拼多多的思路不谋而合,都是关注三四线城市的用户需求。行业内戏称,电器下乡拼多多,然而菠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闻和新闻解读是一种特殊的内容电器下乡的拼多多,资讯下乡趣头条。假如拼多多打的是消费降级的牌,那么趣头条就是在玩内容降级。泛娱乐市场一定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你要是为了迎合用户增长而投放内容,并不是引导舆论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遇到瓶颈。

 

以前,菠菜看今日头条是怎么看都不顺眼,自从有了趣头条,再看今日头条感觉值钱多了。

(趣头条CEO王静波在采访中所说)

就王静波的话简单的理解为,趣头条真正服务的是那些愿意为了几块钱提现而使用这个APP,并拉亲朋好友入伙。然后,趣头条的内容也是迎合这群受众。

 

于投资本身而言,菠菜认为趣头条的真正价值,正是一个聚集了大批三四线城市用户,在这个群体之上可以投放广告,刺激其消费。正如某些投资人所说,趣头条可以实现规模致胜、效率致胜。由于星空也在媒体这个圈子里,媒体的盈利规律就是通过其内容提供,增加客户粘性(依赖性),然后通过广告精准投放,使客户购买。这点从趣头条今年上半年应收7.178亿元(1.085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6.69亿元(1.01亿美元),占93.2%也得以佐证。 从阅读的角度看,菠菜认为趣头条却和其他几个平台比,显得“无趣”多了:

 

  1. 主打读新闻就能赚钱,分明是在给你的时间标价。如果有人指着这个赚钱,我只能说你的时间太不值钱了,他们只是“让你阅读了他们希望你读到的东西”。另外,说明目前平台还有钱可“烧”;

  2. 算法上是否和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比更具优势?这点存疑,但互动性显然不如今日头条和知乎这种有问答模式的平台;

  3. 趣头条平台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行业新意,仅是在疯狂的做“用户”规模,看不到独特的媒体“价值观”以及科技含量(其实头条的算法还真的是行业内出了名的“精准”)。

(其实,这个口号很讽刺,不过就是看广告停留赚钱嘛)

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趣头条把自己的客户群定义为“下沉人群”。这类人的特点是工作时间少、工作压力小,有更多业余时间,喜欢广场舞、养生保健类。但是,我的问题来了,比趣头条用户还多的今日头条,难道就没有服务好这群人吗?

 

因此,说自己圈定下沉人群,这个条件就比较搞笑。大多数平台用户在几亿的,基本都是在满足这个群体,只是人家在做引导市场的动作而已。点开趣头条,其内容质量未见比新浪、今日头条有何进步,人家也是在做下沉人群的分类内容,只是趣头条做的比较好而已。

 

想想,假如某天趣头条的钱烧完了,大爷大妈们不能因为完成任务获得提现金额的时候,还会继续把时间和目光停留在“趣头条”上吗?

另外,趣头条有600人的人工审核,而今日头条的审核团队早就过万人。难道第一名活跃用户1.42亿的今日头条真的比第二名月活用户6220万的趣头条傻到这个地步,2.67倍的用户需要16.67倍的人工审核?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趣头条真正有价值的用户根本没有那么多。

 

接下来的游戏规则,就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杠杆力量并购小平台,或者直接买一些游戏、付费内容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在消费升级口号重新从红墙被喊出时,这些下沉用户是否会有足够的粘性为了一两包烟钱而忠实于趣头条的阅读?不过,不管答案如何,早期的投资人都会因其上市而随时套现,这个故事还算不错。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菠菜的星空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