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手撕财爸前传——财政部的神秘权利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今天早上的文章发出去后,有的小伙伴反馈说菠菜写的太隐晦,关键问题都木有讲,刻意回避要点,不符合我平时的style……好吧,我开始给你们讲故事了。
在央妈手撕财政部之前,本月8号,国务院有一个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横空出世(点击“阅读原文”看原稿)。一般这种文件,普通记者编辑是解释不了的,所以财政部官员出来给解读。大家自己可以去网上找找这篇解读,重点大意就是“明确国务院、地方政府分别授权财政部、地方财政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规制、分级管理,各级财政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职责。”
这句话分量特别重,只有在体制里的人才能懂。这意思就是财政部以及地方财政直接去掌管国有金融机构。这又要说到股权问题,国有金融公司的股东是谁?其实还是财政部。但这个文件的产生,按照一般体制内的流程是财政部的人拟好(一般是个处长执笔),上报国务院,用国务院的名义发出来的。
这又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财政部和央行同属于国务院,然鹅财政部的权力是大于央行的。他完全可以穿透央行直接管理金融机构,而证监会、银保监会只是监管机构,不是所有权人,所以财政部有个司叫“金融司”。
另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当年成立的时候正是财政部全资控股,这四家是中国最大的影子银行。从深层次讲,杠杆是怎么来的?就是为了偿还地方财政的各种债务才有了琳琅满目的机构间的各种工具和产品。资产证券化也好,债转股也好,或者是借新还旧也好,本身就是为了续命,也就是提供现金流平账。这一切的底层是那些工程、项目、订单是否是如期完成,也就是实体经济不好,卵用!
央行的尴尬局面是她投放的基础货币没能给中小企业,而是在金融机构空转了一圈然后替财政部的债务铲屎。央妈正在气头上,打开朋友圈,看到财政部在嘚瑟今年财政收入创新高,你说她能不怒吗?
再回过头来看看央妈有多努力:
-
降准:7月5日(见下图1)主要是投向债转股;
-
降息:7月17日(见下图2),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中标利率下调到3.7%(反正是财政部的钱,嘿嘿~~)。
(图1:定向降准)
(图2:隐性降息)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债转股的进行,给中小企业撒钱。
最核心的,债转股本身不能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只能解决财务报表问题。很多机构通过债转股能偿还银行的贷款,是续命,或者说是表内的去杠杆,表外的加杠杆。房地产税一直在吹风,一直在路上为啥不现在出来,还不是在给债转股争取时间窗口。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各国央行也是。央行现在所处在被动缩表的周期,那么整个金融系统其实是钱少了,房价又不能崩,只能通过这些手段以时间换空间。房价是最后的堡垒,如果不给企业解决债务负担,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只能抛售房产,必然会影响房价,这时候就真的要爆发危机了。注意,当年炒房的不仅是温州炒房团、个人土豪,还有不少企业和上市公司。
因此,这个阶段央行和财政部撕的结果,我希望是实体经济中的那些中小企业正的能抢到红包。
很多人都在传言去杠杆在有所松动,其实本来很多行业就是高杠杆性质,一刀切是会出问题的。现在去掉的是多层嵌套监管套利的杠杆,而不是所有的杠杆。周末还有官员说鼓励优质证券公司加杠杆。
辣么,问题来了。整个银根收紧央行缩表,房价不降,股票这种金融资产能不打折么?何况人民币还在贬值通道!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菠菜的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