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之怒:邓小平也曾因为香港问题大骂记者和内谁跟内谁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这几年香港挺乱的,尤其是最近,七名在“占中”行动中执勤的警察被几名外籍法官,判以重刑,一度引起了广大吃瓜群众的不满和抗议,这还是我们心中的曾经的“东方之珠”吗?

 

219日,刚好是伟人邓小平20周年的祭日,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香港的历史,尤其是邓公跟香港的情缘。


当年邓公为了香港问题,大发雷霆,不但骂了记者,还骂了两位国家领导人。

 

近代史上,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主要分三大步骤,也就是三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英军强占了香港岛,在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在战后的《南京条约》中,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注意是割让。


第二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就是火烧圆明园那一年),在《北京条约》清廷又把九龙半岛割让给了英国,注意是割让。

 

第三步,由于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在中国捞了个大便宜,全世界都眼红了,都知道中国好欺负,都后悔之前对中国还不够狠,所以大家一哄而上,没事找茬也要想办法签个不平等条约啥的。

 

英国自然不会例外,在1898年强租了新界99年(1997年到期)。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这三部分,就是现在的香港地区,从1898年开始,全归英国人管理了。

 


之后,英国就在香港建立了港英政府,直接委派总督,简称港督。港督是香港的最高统治者,是英皇的全权代表,上任时,要对英皇进行效忠宣誓。除了日本占领时期,都是由英国人担任。

 

港督权力极大,总揽香港的行政、立法大权,并兼任驻港英军的总司令。并且行政局和立法局的议员,一直都是由港督任命。

 

可以看出,英国的对香港的统治,跟香港本地人一根毛关系都没有,更不存在什么民主。有一点儿自由,也是英皇赏的。

 


连经济命脉也被英国控制着。英国资本财团长期插足香港经济,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对港英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影响力。

 

英国还对香港推行殖民教育。在基础课程中,从未系统地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地理,而更多的介绍英国,讲述英国治下香港的发展,淡化香港的民族意识。(谁说资本主义国家不洗脑?)

 

英国治下的香港,有两种官方的徽章,一种叫“香港徽章”,另一种叫“皇家徽章”。这两种徽章,英国都有他的独特用心的设计。

 

在香港徽章中,代表中国的龙,已经被做了手脚了,龙须必须下垂。


 

而中国龙的形象,龙须都是上翘的,显得神气而矫健,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


 

在“皇家徽章”中,代表香港的独角兽,则被铁链锁住,表它被牢牢控制在英国统治者的手里。

 

 

这个两幅图案的设计和使用,充分暴露了英国对香港的心态,人家根本没把香港当自己人,人家对香港就是奴役,就是殖民统治。

 

可惜了,现在有一些香港的学生,竟然开始思念曾经的殖民母国,这无异于认贼作父

 

收回香港,统一祖国,是历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目标。甚至连蒋介石也曾经为之努力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美国被拖入到二战中,美国急需要在亚太地区,找一个伙伴一起抗日。

 

那么,坚持抗战最久、拖住日本大部分兵力的中国,自然成了美国最青睐的对象。罗斯福把中国当做了打败日本的行动基地。

 

并且,罗斯福还有个心眼,刚开战就着眼于战后格局了。为啥罗斯福是美国伟大的政治家,战略上看得就是远。

 

罗斯福希望通过扶植蒋介石,抢在斯大林之前,把凯申公揽入怀中,壮大自己阵营的力量,也可以牵制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势力。

 

因此,罗斯福就开始通过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来笼络中国人的情感。所以罗斯福顶住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压力,把蒋介石列为二战盟军四巨头,开罗会议三巨头。中国也因此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强之一。

 

凯申公也抓住罗斯福的这个心理,据理力争,终于最后一刻,《开罗宣言》加了一条: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别小看这一条,这一条就可以堵住所有台独分子的嘴。

 

凯申公还想把香港趁机给要回来。


罗斯福问蒋介石:“香港咋办?


结果凯申公还没开口,丘吉尔这个老家伙便喊道:“说啥呢,香港是俺英国的!”


凯申公在大是大非上,也不含糊,随即反驳说:“你说啥呢!香港明明是你硬抢走的,反正战后俺就要收回!”

 

罗斯福一看这事儿谈不拢,不想因为香港谈崩削弱盟军力量,所以美国就当和事佬了,给双方同时施压,把这事儿硬压下去了。香港的事儿一比一扯平了,最后不了了之。

 

 罗斯福虽然是美国伟大的战略家,但是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那就是他觉得常凯申在战后能够统治中国,结果他没想到,在他去世后的第四年,常凯申就被太祖打到台湾去了。

 

20世纪60~70年代,香港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70年代末,香港的GDP占到了大陆的四分之一,香港可是弹丸之地啊!

 

所以,香港被英国视为英国王冠上第二颗最明亮的钻石,视为亚洲的明星,视为东方之珠,但英国这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新界99年的租期还剩20年,就要快到期了。

 

由于香港前途未卜,香港崩溃论开始盛行,很多资本开始逃离,同时也掀起了一股移民潮。他们都担心,香港会走上不归路,并入大陆。还有人担心中国跟英国因为香港打起来。

 

英国政府也担心大量的香港人涌入本土,给英国带来混乱。所以英国为了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安全,希望英国能够在香港继续统治下去。

 

英国想的是如果争取到主权更好,争取不到主权就以主权换治权(就是主权归中国,英国继续殖民统治)。有两件事,让英国觉得这两个方案是有把握谈成的。

 

第一件事是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他们觉得邓小平比较开明,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要利用国外的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必然离不开香港,也不会扼杀香港。

 

并且英国人意识到邓小平已经74岁了(1978年),他们无法预测谁将接替他,所以这是个机会窗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要趁这个机会跟中国的最高层接触谈判。

 

第二件事,当时中国跟葡萄牙建交,英国非常兴奋地发现,澳门问题没有出现在《中葡建交公报》中。英国的首相觉得中国好像承认了澳门是葡萄牙的领土了。

 

这大大刺激了英国谈判的自信,觉得香港谈判英国稳操胜券了。他们想比照澳门问题,来谈香港。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兔子比狐狸还狡猾,中国跟葡萄牙已经秘密签了协议,葡萄牙承认澳门是中国的领土……

 

所以,英国内部经过反复讨论,终于还是鼓足了勇气,在19793月派香港总督来北京摸底。

 

在与邓小平会见前,总督内心还是纠结的,要不要讨论香港这事儿。这个有关香港前途的问题是个冒险的赌博。如果中国不接受续约,那么只会吓怕香港人。

 

最终他决定见机行事,气氛良好的情况下再提这个事情。然而机智的邓小平早已经看穿了这一切,抢在总督麦理浩之前就表态了,说1997年之前,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不用讨论……

 

麦理浩退而求其次,试探性的问,说香港在新界的卖给私人的地契,写的有效期是1997年,这个期限能不能去掉,并在地契上注明新界仍在英国治下,地契依然有效行不?这样香港的投资者会放心。

 

邓小平对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偷换香港“九七”前途问题非常敏感,明确表示,没有回旋余地,必须避免提到英国管治……

 

麦理浩问邓小平:这叫俺回去咋跟香港人说呢?邓小平甩他给了一句话:叫香港的投资者放心。

 

这就是伟人,在大是大非上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立场问题上没有丝毫妥协退让甚至回旋的余地。而在这之外,又保留了很多余味。

 

但是英国这时的首相叫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听名字就很难对付。她为啥叫铁娘子我们来看看。

 

民主国家的领导最怕啥?最怕选民。但是铁娘子不怕,当然还有个原因是英国不是普选。她在当教育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长)的时候,顶住舆论压力,取消了英国学校的免费牛奶。


要是在别的国家,不被轰下台也被骂个半死了。

 

英国的工会势力非常强大,动不动就搞全国大罢工,而且往往持续时间很长。很多国家的领导都怕这个,但是撒切尔夫人不怕。比如有一年她收拾采矿业的工会,引起煤矿工人大罢工。

 

罢工持续了大半年,最后工会认怂了,因为铁娘子在动手前,已经为发电厂已经准备好了一年的煤……

 

还有批评她漠视失业者的生活状况,说你一个女人,应该有同情心。她鄙视了一下,没说话。丈夫耸耸肩,替她回应:兄弟,你不了解她,她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同情两个字。真想知道当铁娘子的丈夫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981年,英国监狱中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分批搞绝食,绝食活动搞了7个月,最后活动失败,因为他们的对手是撒切尔夫人。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饿死16个人了。

 

铁石心肠的撒切尔,依然不为所动,而且还说,对他们让步,就等于颁布屠杀无辜的许可证……

 

198242日,阿根廷突然占领了双方有争议的马岛。撒切尔夫人知道后,当天就跟阿根廷断交了,第二天就宣战了,第三天就派出了两艘航母在内的一百多艘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朝阿根廷开过去了……

 

所以,铁娘子的确名不虚传。19829月,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挟着马岛战争胜利的余威,就来北京谈香港的事儿了。

 

她自信满满地认为,用同样的态度来对付中国人,一定可以马到成功。毕竟,铁娘子的称号不是白叫的。

 

可惜这回她彻底错了,因为她的谈判对手是邓小平,被毛泽东封为“钢铁公司”……

 

初见面寒暄几句,气氛倒是非常融洽。但是撒切尔话锋一转,突然就硬邦邦的转到了香港的主权问题,她说三个条约是而合法的,不是说中国想作废就作废。你要收回,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带有威胁性)。

 



作为钢铁公司,邓小平什么场面没见过,他立刻就怼回去了,说:谈判不是谈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是不能谈的。

 

接着又补了一句,说:1997年我们还不收回香港(整个香港地区,包括新界、九龙、香港岛),我们就变成了李鸿章,就变成了晚清政府。

 

并且还给铁娘子下了最后通牒,限两年内谈好。如果谈不好,我们就要另外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了(这也是礼貌的威胁)。

 

经过第一轮唇枪舌战,铁娘子整个人都不好了,脸一下子就刷青了,似乎很紧张,脸色凝重,甚至有点精神恍惚了,在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一脚踏空,摔了个大跟头。

 



邓小平也不高兴,跟助手抱怨:我简直没法跟这个女人谈,她根本不讲道理!心说:见鬼了今天,简直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啊。然后又一想,不对啊,我才是兵,都当了50多年了。

 

回到钓鱼台宾馆,铁娘子还没缓过来,抱怨到:这个邓小平啊,太Cruel(残忍)了,冷面无情啊,一点儿不知道怜香惜玉。

 

第一回合没分胜负,谈判陷入僵局,一拖就是一年。不过,这回铁娘子先坐不住了,因为邓小平当初已经下了两年通牒,现在只剩下一年了,于是撒切尔夫人开始有所松动了。

 

毕竟,经过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事件、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不是瞎咋呼,两年时间到了,说不定解放军真开过去了。

 

于是1983年7月,第二场“钢”“铁”大战又上演了。铁娘子放弃主权的要求,开始要求治权。意思是就把旗子换成五星红旗,其他都不变,还是英国管着,把合同再续50年。

 

就相当于给了中国一个不管事儿的大股东,让英国人继续当董事长和总经理。结果双方继续争得面红耳赤,不分胜负。谈判几度中断,拖拖拉拉搞了好几个月。

 

问题是香港金融界和经济界就盯着中英谈判,一看这架势就是谈不拢,所以香港出现了经济危机,港元面临崩溃,还牵连了英镑。

 

撒切尔夫人又退了一步,不再要求主权换治权了,却主张1997年后继续发挥英国在香港的行政管理作用。就是说,总经理也不用要了,开始谋求在管理层的影响力。

 

英国的诉求就是最大程度地谋求香港的自治,英方代表希望中国不要在香港驻军,邓小平在关键问题上敏感的很,马上就怼回去了。

 

他说:既然是中国领土,为啥不能驻军?如果连这点权利都没,还叫什么中国领土?另外,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不是去干涉香港内部事务。

 

因为驻军这事儿,邓小平还曾公开大发雷霆。这次发飙的影响力,比386在香港那次轰动的多得多,只不过那时网络还不发达。

 

邓小平这次发飙,针对的不只是香港记者,还点名了当时的两位国家领导人。当时在场的有不少港澳两会代表,还有不少记者。

 

等大家像往常一样拍完照、录完像要撤的时候,邓小平突然大喊一声,声音比平时高了至少一个八度:你们先别走,我有话要说!

 

记者一听,哇塞,今天来值了,肯定有猛料。记者们一个个喜出望外,立刻停下来,面对邓小平,聚精会神等他爆猛料。

 

286语调坚定,清晰有力的说:有人说,香港回归后,我们可以不在香港驻军,这纯属胡说八道!为什么英国可以驻军,我们收回香港反倒不能驻军?连驻军都不能,主权还怎么体现?(大意)

 

邓小平又郑重宣布:对于香港问题,别人说的不算,只有三个人说了算!我,总理,还有外交部长JPF

 

邓小平还点名批评了那谁,把在场的采访过那谁的亚洲电视台的女记者话筒都吓掉了……

 

邓小平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他一心策划的香港问题整盘棋,由于有人乱表态,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形势更加复杂,中英谈判受到严重干扰,甚至被打乱。

 

由于这两位国家领导人的乱表态,香港报纸第二天就讲,中国政府说了,中国将不派部队进驻香港。还有报纸乱分析,说中国的政策变了,286说的不算了……

 

这也把我惊出了一头汗,没想到在国家领导人这个层面,竟然还有人主张可以不在香港驻军……


不过这次发飙,也起到了正面作用,英国人受到了相当大震动,吓得英国代表团团长紧急约见了中方谈判团团长。不久之后,英国不再干涉中国的驻军了……

 

这世界果然是个欺软怕硬的世界啊!19849月,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署,海内外一片欢呼之声。

 

不过,还是邓小平有先见之明,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一次又一次发出告诫:不要以为签了合同就啥事儿都没了,总有人是不想认真执行的,制造混乱是很容易的

 

某种动乱的因素,捣乱的因素,不安定的因素会有的,老实说,这样的因素不会来自北京,却不能排除存在于香港内部,也不能排除来自某种国际力量。

 

后来,香港的局势的演变,充分证实了邓小平的预见。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英国也开始不断做小动作,比如1992年派出强硬的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加速所谓的民主进程,进行政改,并大量培养亲西方的势力……

 

现在,香港乱的一团糟,也就是那时埋下的祸根。如果香港再闹下去,估计邓小平的棺材板就要按不住了。


还没讲到七名警察和前特首被判刑坐牢,下回再说。最后看一下伟人对香港回归的讲话,感受一下他为祖国统一所做的贡献!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关键的时间,能够在关键的问题上,作出关键的决策,香港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