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让我震惊的,不仅是杂交稻和对转基因的看法,还有……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最近很多人问我对转基因的看法,因为我是个外行,所以我不敢随便评价,这个在世界都是科学研究热点。既然是科学研究的热点,我们要更多的关注科学家的看法。

 

而袁隆平恰恰就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他的东方魔稻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他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获得了国家特等发明奖,为国家乃至世界解决了粮食危机,甚至有人提名他申请诺奖。

 

这位衣着朴实的耄耋老人,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依然经常戴着草帽,挽着裤脚,出入田间地头,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被戏称为科学家中的泥腿子,或者泥腿子科学家。


 

这位朴实的泥腿子科学家,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0多年,他对水稻的研究,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水稻研究方面,可以说在世界遥遥领先。能取得这样成果,跟他的科学精神密不可分。

 

他追求真理,勇于批判,敢于冒险,从不迷信权威。比如他经过实验和观察,毅然放弃了当时业界主流的观点米丘林和李森科遗传学说(苏联的),转而投孟德尔和摩根遗传学说(欧美的)。

 

这个伟大的转变,在意识形态挂帅的年代,是要冒很大政治风险的,万一被扣上走资派的大帽子是非常致命的,但是他还是选择抛弃意识形态,只尊重科学实验结果。


既然袁隆平对水稻这么了解,那么他对转基因的看法就至关重要了。他认为“研究要积极,应用需慎重”。

 

这啥意思呢?转基因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国际研究的竞争如火如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我们绝对不能落于后手。就好比诺贝尔研究炸药,在坏人的手中,是魔鬼的杀人武器;在好人手中,则是正义的守护神。

 

也好比放射性物质研究,放射性物质最开始可能杀人,但也可以作为医疗工具,什么x光,CT、伽马刀之类的。

 

也好比蒸汽机,最开始装到四轮车上,结果一次出事故撞了,一次引起了巨大的火灾,人们都痛恨他,最后被史蒂芬孙装到了铁轨上之后,还依然被人嘲笑。

 

但袁隆平也是很谨慎的,他说过,人民群众不是小白鼠,他认为转基因作物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安全,因此不能大规模推广。不知道是否安全怎么办?就要做实验确认。

 

因此他鼓励年轻人做自愿者来进行生育影响的实验。言下之意,如果实验结果说明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那么就可以大规模推广。

 

并且他还给出了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思路,他说:从科学的角度,转基因是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我们正在把玉米的基因转到水稻上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应,这样的转基因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玉米是粮食,水稻也是粮食,把玉米的基因转到水稻上来,这个思路蛋总表示很满意。

 

袁隆平一直笃信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自实验过,也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测和推论,要用事实说话。”

 

中国有这样的科学家是民族之福,所以关于转基因,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听袁隆平这样的专家的意见。

 

袁隆平由于过于没有架子,还经常出没于田间地头,所以有人真把他当泥腿子了,但其实袁隆平是一个非常乐观而且有浪漫情调的人,他小提琴拉的特别棒。


 

而且这两天他更火了,他的英语也溜的一笔,87岁的他,在演讲中全程飚英语,向大家介绍超级水稻。




这样一位常年泡在水稻田里的老科学家,英语都这么溜,你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蛋总跟你一起看一看一位教了12年英语的优秀教师怎么说。


01


你为什么学不好英语?




普通老师会回答:

因为你不能坚持。


于是,你一次又一次地逼自己坚持下去:定计划、发毒誓、许新年愿望、交几千几万的钱给补习班,希望通过外部力量,让自己坚持下去。


但是当你一次次地失败后,内心留下的除了一段段痛苦的回忆,就是一遍遍的自我否定:我就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我就是坚持不下去!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

你追求的所谓“坚持”,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东西呢?


先别惊讶~ 在具体解释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更源头的问题。



02



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除了学好英语,我们在生活中还会追求其他东西。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想升职加薪、出人头地。他们动不动就说,毕业后要干一件牛逼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问:

  • 怎样才算是牛逼的事情?

  • 去哪里才能找到牛逼的事情?

  • 你本人足够牛逼去做牛逼的事情吗?


我想大多数人会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许过一会儿,你会来一句“反正我不想干无聊的螺丝钉工作”。


是啊,太多时候,我们只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想要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所以你才半夜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事实很残酷:大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

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


比如之前我教雅思听力的时候,很多同学抱怨听了很多材料,水平就是不见提高。这是因为他们脑中从来没有一个概念:想提高听力,必须说出来,听和说是不可能单独训练出来的。正因为他们脑中缺乏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在听所有东西的时候,都不会去跟读,从而花费了大量时间,也很难提高听力。


同理,如果我们脑子里的概念根本就是错的,那你参照这个概念进行的所有行动,都会是错的。


比如我之前带过的一个学生,她大学毕业后去德国留学,用两年时间玩遍了欧洲所有国家她朋友圈每天都是各种欧洲景点的自拍,羡慕死我这种每天都工作到半夜的人了。但是前几天她回国见我,说她专业课挂了好几门,要延期毕业,现在快急死了。我问她为啥挂科还到处出去玩儿。她回了一句:“开心最重要。”


我顿时不知道怎么回话了,因为“开心最重要”似乎是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当我进一步和她交流后,发现她做很多事情的理由,就是这句话:“开心最重要”。可以说,“开心最重要”这句话已经成了她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了。所以她在面临所有选择之前,大脑都会调用“开心最重要”这句话。于是,在面临“去布拉格广场散步”和“苦逼地复习期末考试”的选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能让她开心的前者。当这种任性的选择做得足够多时,就会累积成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而谁能想到,这场灾难的源头,竟然是你脑中那个只有5个字的概念呢?


其实,关于“一个小概念造成巨大影响”的最好案例,就是小李子的电影《盗梦空间》了。在这部电影中,小李子就潜入别人梦境,植入了一个无比简单的idea,



然后这个idea生根发芽,最后结果是:对方主动解散了自己的公司。



没错,一个概念之差,就能让人的行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在你能明白,定义好自己所追求东西的概念,有多重要了吗?


03



“坚持”的正确定义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坚持。为什么我开头说,大部分人追求的所谓“坚持”,本身就是错误的呢?


因为当你看到“坚持”这个词,脑海中马上就浮现:

  • 长跑运动员狰狞的面庞

  • 自己做仰卧起坐时绝望的呻吟

  • 期末熬夜复习时的睁不开眼

  • 背单词无聊时的拿头撞桌子


这些画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痛苦。也就是说,你一想到“坚持”两字,就感受到了痛苦



但是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了:

人的大脑有快速遗忘痛苦的功能,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如果人不能快速遗忘,每天纠结过去发生的痛苦事,就不用过日子了。这也是为什么像失恋这种痛苦感觉,不是靠谁的安慰消失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忘掉的。而当我们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学英语上,就可以看到一个滑稽的过程:


“坚持”学英语

痛苦地背单词、练听力

大脑倾向于遗忘痛苦

痛苦背下的单词都忘了


发现了吗?当你大脑中时刻萦绕着“坚持”二字,你干的所有事情都是痛苦的,痛苦除了让你半途而废,还会让你快速忘掉在痛苦状态下学到的东西。想想看,你这辈子半途而废的事情,是不是都让你感到痛苦?


那问题来了,各行各业都有所谓的成功者,说自己出色是因为长时间的“坚持”,他们难道不痛苦吗?


答:不痛苦。


  • 那些跑步达人,每天跑十几公里,不是因为他们抖M自虐,是因为跑步让他们很high;

  • 那些爱读书的人,每周可以读3本书,不是因为他们有毅力,而是不读书会让他们不舒服;

  • 那些英语大牛,每天读BBC News,看Youtube视频,用英语流利说app练口语,不是因为他们自律,而是英语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跑步、读书、学英语,这些事情让你感到痛苦,却让大牛们大脑中产生多巴胺,进而产生享受的感觉。这中间的差别,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我们能找到这种转变的钥匙,是不是就能像大牛一样,“坚持”下来了?


显然,这件事不容易。但是们总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参考:


在马拉松运动中有一个名词,叫“极点”,指的是当运动员长时间奔跑的疲惫感达到一个高峰后,会突然消失,在这个点之后的奔跑,会非常轻松。



再举一个例子,婴儿刚从母亲体内的羊水中出来,第一次接触空气时,强烈的不适感会让他们哇哇大哭好久。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适应了用肺部呼吸,之后就不会再哭了。



这两个案例证明,你追求任何一件事的初期,都会感到不适和痛苦。但这段痛苦的时长,和你真正要干的那件事花费的时间想比,会不值一提。


就拿学英语来说吧,普通人想在英语水平上有质的飞跃,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是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了:你适应学习过程、养成学习习惯,平均只需要21天。所以之前你一想到要坚持学六个月的英语,脑海中就是6个月蓝瘦香菇的日子,而其实,你只需要撑过前21天。21天后,你就不再痛苦,学英语本身给你带来的进步快感,就会让你主动做下去



比如我们一个学员,学了“懂你英语”一个多月,前段时间告诉我说,他去商场买鞋,无意间听懂了身后一对老外说话,感觉特开心。我敢说,这种快感会让他当天回到家,更加信心满满地学习“懂你英语”,他的下一个目标,也许是和老外自由交谈。那等他完成目标的那天,他会觉得自己是靠着不懈的“坚持”达到的吗?显然不会,他会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


所以,别再用“坚持”这个词了,它只会让你想到痛苦。


“坚持”的最准确定义,应该是撑到快感来临。等快感来了,等你开始享受这件事了,你就可以把蕴含痛苦的“坚持”彻底从你的大脑中删除了。


04



如何撑到快感来临?




好了,你现在知道了“坚持”的最准确定义:撑到快感来临。你也已经把学英语这项耗时6个月的浩大工程,简化成了“撑过前21天的小目标”。但是依然会有同学抱怨:“我学英语从来超不过3天,21天对我来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慌,我12年英语教学生涯中,至少有90%的学生都属于这一类。对此,我总结了三大法宝


一、赋予学英语巨大的意义

正如我文章前面所说:大脑中一个小小的概念,会对你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你在大脑中赋予学习英语一个无比高尚的意义时,你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比如你就想:任何一个公司,英语好了都能让你每月多拿三千块工资,一年就是三万六,30年就是100万,都够在上海买一套…额,好像还是买不起~ 但是100万总是很多钱吧。想想你现在花6个月时间学英语,相当于挣100万!说,是不是动力大多了?


二、找人监督

当然,赋予意义还远远不够。如果能找到一个监督你学习的人,将大大提高你撑过21天的可能性。但问题是,这种每天监督你学习的人,在你的高中班主任之后,就很难找到了。


所以,我们的“懂你英语”课程配套的班主任老师,一直深受大家喜爱。他们每天在微信群回答学员问题,并组织各种练习活动,发现有任何不学习的同学,就直接私信过去。不回私信?那就继续骚扰,直到你滚回去学习为止。而且我想说,社交一直就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你周围的人在学习,你也更容易去学习。在我们的“懂你英语”学习群中,同水平学员相互鼓励,相互比拼,再次大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时候,仅仅是相互知道对方的存在,对于追求进步者来说,都是巨大的价值。


三、金钱刺激

最后,依然免不了俗套的金钱激励。虽然俗套,但它真的很有效。我们前一段时间推出了“流利说奖学金”


6个月499元,

学完达到标准,

学费全部退还


发现所有报名这个活动的同学,学习积极性远远高于普通学员。现在已经有40%的学员完成了学习标准,退回了全部学费,并得到了一个英语蜕变的自己。


很多学员说:根本没想到原来3天都无法持续的自己,这次竟然学了整整6个月!


当然,这三个法宝要想有效,还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的英语学习方法真的科学高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在真正行动之前,一定要深入思考,选择靠谱的学习方法,不要让你的勤奋成为“劣质的勤奋”。


  • 我们的“懂你英语”,就是一个经历了科学论证和市场检验的高效课程。在一场400人的试验中,“懂你英语”把学习率提高了一倍


  • 而且不论你是零基础还是英语大牛,课程会先对你进行英语水平测试,然后为你私人定制符合你本人水平的课程


只要一台手机,每天抽出30-60分钟时间,工作再忙也能学英语。


也正因为我们“懂你英语”颠覆性的学习体验,它也成为了G20官方语言培训提供方



总结一下:

2倍学习效率+督学服务+全额退费

为了让你忘掉“坚持”学英语,我们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

看完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价值。

看完后的思考,思考过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名额有限,点击“阅读原文”抢先报名!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