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干涉仪将成为潜艇终结者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The National Interest)报道,中国大陆目前据信领跑全球的量子探测技术,有可能发展成极为有效的反潜感测器,成为新一代的「潜舰杀手」,进而改变21世纪海战的游戏规则。
《国家利益》杂志之前刊登国际与军事评论家罗布林(Sebastien Roblin)的文章,称利用量子技术的「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与现有的磁性侦测仪(MAD)相比,同样借磁性来探测潜艇,且敏感度远高于后者;虽然其因太过敏感而难以实际使用,但中国大陆先前曾成功开发能消除背景磁力噪声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并装设于直升机上,据称探测范围可达6公里,远高于磁性侦测仪的数百公尺。
目前占据主流反潜地位的声纳技术,由于先进潜舰的隐蔽性能愈来愈高,正面临一系列挑战。据信美军「弗吉尼亚级」和「海狼级」潜艇在运作时的噪音,可能可以降至95分贝,仅比海洋背景噪音的90分贝高5分贝。而合成孔径雷达(SAR)、磁性侦测仪等其他反潜手段,前者在核能、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等动力技术下,已很难在需要时刚好探测到处于浮航状态的潜艇;后者则是有效探测范围太短,难以运用。
中国大陆已在量子探测技术上投入多年努力,之前宣称已完成量子雷达原型机的制造。报道称:
中国量子雷达系统经14所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量子雷达系统由中国电科14所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科27所以及南京大学等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量子探测机理、目标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测原理的实验验证,并且在外场完成真实大气环境下目标探测试验,获得百公里级探测威力,探测灵敏度极大提高,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取得阶段性重大研究进展与成果。
罗布林表示,虽然潜艇多年来在制衡水面船舰、支持特战行动、携带核武担当战略吓阻等任务上,发挥出色的作用,但若超导量子干涉仪技术成为现实,潜艇的地位将遭受重大打击,进而影响整个海洋战争体系。
猜您还喜欢看
缅甸局势升温 中方劝和促谈——从历史视角看缅甸局势 (qq.com)
喜欢此文的读者,请选择关注此公众号,方便继续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