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团】让孩子亲近数学并爱上数学:《数学小侦探》来袭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上大学的时候当家教,最怕孩子问的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要学数学,我又不想当数学家?

为什么要学物理,我又不想当物理学家?

为什么要学化学,我又不想当化学家?

 

现在想想当时发挥的不好,认识的不够深刻。我当时回答的几点,第一就是考试需要,作为必考科目,你不学好数学,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第二点,就是工作中可能会用到,但说这话我自己都没底气,简单的计算,有计算器代替了,复杂一点的有电脑程序,并且我的确没发现证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解方程有什么直接的实际应用,尽管间接已经训练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现在我认识深刻了,很多时候,我们把数学简单的归为算数,归为计算能力,但更多的数学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包括一元二次方程、或者向量,或者几何证明。

 

并且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不分文理,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高考中,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逃不掉数学的魔掌。

 

撇开考试,我们无形之中都在利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确实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让我们更有创造力。比如利用逻辑思维,你可以判断出生活中的骗局,你可以从众多的选择中做出最优的判断。

 

但问题是似乎很多人对数学都有阴影,都被数学或者数学老师蹂躏过,都没能逃出数学的魔爪。蛋总在中学的老大难问题,其中之一是数学,之二是英语。

 

记得在高一,我们初中的老师带队去参加中考,我兴奋的跑过去见以前疼我爱我的老师,以及朝思暮想的女同学(复读留级)。见到他们那一刻,立刻热泪盈眶。

 

作为当年的应届生第一名,很多老师都围过来,把我介绍给大家,希望能鼓舞大家的士气。我们数学老师负责带队,第一个问我,高中学习怎么样?顺利不?

 

我立刻脱口而出:挺顺利的,除了数学跟以前一样烂!我突然发现数学老师脸突然绿了,笑容立刻僵住了,我才知道当着那么多老师同学,伤到了他的面子。

 

这个案例一直是我自己情商低的有力证据之一,现在想想还想抽自己嘴巴子,从此再见数学老师,总是似乎心里有愧。但其实我数学就考好过两次,一次中考,一次高考,平时的确很烂。

 

但前一段时间,我看过一本书,豁然开朗。书中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具备优异的语文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就是能准确深入的理解数学概念,能准确的把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自由转换,能自由自在的把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或者把数学问题,具体成现实问题。

 

有了这种能力,其实学数学跟学语文没多大差别了,文科跟理科都可以很严谨。

 

所以抱着正确的态度去看数学,用正确的方法去学数学,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如果没学好数学,那么先从态度找问题,是不是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是不是认为数学就是做题,是不是认为我比较笨学不好数学。如果态度没问题,那就从学习方法上去找根源。


今天推荐一套书,是来自我母校中国科大从台湾引进的图书——《数学小侦探》,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他了,因为比较适合我的胃口。

《数学小侦探》

适读年龄:8-13岁

? 原价118元,团购价82
团购时间:2017年11月2日18时至 

2017年11月6日13时

? 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购买

这本书不在于告诉你一个数学知识,而在于教孩子们怎样去发现真理。跟随主人公“小侦探”,从破案的抽丝剥茧中开启一段刺激而又有趣的数学之旅,从而发现数学的美感。


他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让孩子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枯燥的奥数问题。我想着在这个全民奥数的时代,很多孩子见到奥数已经留下阴影了,天天掰弄一些看似枯燥无用的数学题目,不知道有何意义。

 

但这套书,所有的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从现实问题中给抽象出来,变成数学问题,最后用数学的办法,解决了现实的困难或困扰。

 

比如这套书第一个问题,是网上流传甚广的经典问题,叫《消失的一百元》。

题目是这样:有一个坏人专门用百元假钞诈骗,买一箱60元的泡面,老板没钱找,去隔壁换零钱,找给那个人40元,结果后来隔壁邻居说这张是假钞,老板被迫用100元的真币还给了邻居。

 

老板心里纳闷,我给了坏人一箱泡面,又找了40元零钱,同时又赔给了邻居100元真钞,我这是损失了200元啊!

后来抓到了骗子,老板非要坏人赔200元,骗子说我就拿了40元钱,和一箱泡面,价值100元,我凭啥赔你200元?

这个问题,通过漫画的形式,用语言把每个人的问题都表达了出来。然后穿插了思路的整理,最后让小读者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用数学的思路去思考生活中复杂的具体问题。

 

比如第二个题目,是个非常经典常见的奥数题型,但放到具体的故事中,就变得很有趣,可以让孩子在紧张的氛围中,转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一位警长误喝了毒果汁,现在必须马上喝解药,不能多喝,多喝了也会中毒;少喝了不起作用,只能喝2毫升,但现在只有3毫升和5毫升的杯子该怎么办?

如果需要4毫升解药,可以量的出来吗?如果是3毫升6毫升的杯子可以量出4毫升解药吗?最后书本中通过一步步的分析,给出了答案,以及这类题目的规律。

我看过类似的数学侦探故事,但是有的过于侧重于故事,弱化了数学,但这套书,结合的比较好,故事性趣味性跟数学性结合的恰到好处。

 

比如第一册,就25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相互独立,不用担心情节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包括植树问题、质数、公倍数、公因数、质因数分解、余数定理、高斯定理、比和比值、速率、代数、三分法、奇数偶数、二次方家族、斐波那契数列等。

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在这本书里立刻变得形象、生动、深刻。以前孩子是做一道题,不清楚为什么做题,为什么这样解题,做这些题有什么意义,现在这些问题有了答案,因为数学的逻辑思维,的确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比如破案。

第二册叫做《数学小侦探2——坏蛋军团的袭击》,里边揭示了很多有趣的骗局,我感觉可以大大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可以用数学的思维破解生活中的迷惑,练就一双慧眼,更重要的,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第一个骗局讲了《包你中抽奖活动》,的确有很多跟大家第一感觉判断不一样的数学奥秘,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规则是这样的,3个红球和2个黑球,先买一万个筹码,消费者连抽5回,抽到红球,商家赔给消费者手中一半的筹码,抽到黑球,消费者赔给商家一半的筹码,看规则似乎消费者可以赢三回输两回,结果最后无论抓球顺序如何,消费者总是输的多,而且输的还一样多。

第二册中,也是25个故事,20多类具体化了的抽象题型,包括四则运算(自作聪明的店员、披萨的骗局、分不完的的电影票等),还有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反推法、序列、单利和复利、比和比值、次方、圆周率、几何问题、进位法(手指骗术、密码信)等等。

 

第三册是彩印版的,效果更加好一些。

术业有专攻,作为全国理工科顶尖的大学,中国科大出版社的图书还是非常有质量保证的。我在科大读书的时候,有事没事总喜欢去科大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转一转,膜拜一下顶尖科学家的著作。

 

很荣幸母校的出版社把这套书的首发放在了我这里,我强烈推荐给大家,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数学。家长朋友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在讨论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数学的思维,提高了思辨能力。同时,无形之中把数学融入了生活,让孩子亲近了数学,让数学不再枯燥。


更多优品推荐,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