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美国的自由航行是个好东西,看看北极你就知道了!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前几天(127日),中国发布了自己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内容颇具中国智慧,有刚有柔,可进可退,越想越有味儿。

 


这个白皮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北极的形势与变化;第二,中国跟北极的关系;第三,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第四,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

 

我们一条一条说,先说北极的形势与变化。

 

第一个形势,北极地区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北极圈内,大部分是北冰洋,只有三分之一是陆地,这些陆地被八个国家瓜分: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



这八个国家也被称为北极国家,或者环北极国家。对于陆地争议不大,但是对于北冰洋以及北冰洋水下资源,各国却是垂涎三尺,蠢蠢欲动,矛盾也就这样产生了。

 

按照国际海洋公约,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专属经济区是200海里,除此之外的海域,按说是绝对的公海,属于全人类的;北冰洋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没啥区别,同样适用。



但北极这几个国家,纷纷按捺不住,罔顾国际法,还想要把公海给瓜分了,很多国家纷纷在北极宣示主权,甚至还组建极地部队。幸好他们诉求不同,勾心斗角,谁也不肯让谁,目前还没有瓜分成功。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甚至预言,由于各国在北极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可能在北极爆发。

 

第二个形势,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的身价也随着海平面上涨而水涨船高,包括商业价值,也包括战略价值。

 

首先是北极航道。目前货物从上海运往欧洲,先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再经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再穿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然后再北上。

 

这条路线其实并不太平,一方面经过战火纷飞的中东,海盗活动猖獗(虽然不一定全都是坏事),另一方面20万吨以上的货轮,苏伊士运河还过不去。

 

而如果北极航线开通,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并且北极航线其实更短(地球是圆的),从上海到鹿特丹可以近5000公里,能缩短10-20天的航程,大大拉近了亚欧大陆两段的距离。



其次,冰融化后,资源的开采可行性浮出水面,这里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等。对于吃货来讲,这里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不知道因为其他海域过度捕捞,已经日渐枯竭了。

 

最后,更大的变数来自于世界政治格局。但其实相比一百多年前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时候,世界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列强还是列强,殖民地半殖民地现在还是最贫穷落后的地区,还是被侵略和欺负的对象。

 

比如那时候的强国,英、法、美、德、日、意、俄,澳、加,现在依然是世界舞台的主角,而这100多年世界格局中最大的变数,就是中国的崛起。

 

100多年过去了,中国从一个任人宰割的大肥肉,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和货物贸易出口国,GDP世界第二,军事实力坐三望二,中国的影响力今非昔比。

 

然而世界是残酷的,因为世界也就是在100多年前瓜分完毕。突然发现从某种意义上,中美两国挺像的。当年美国壮大起来之后,发现世界也没啥地方可以瓜分了。

 

当时美国发现其他列强正在中国跑马圈地,划分势力范围。等美国也想下嘴咬一口的时候,发现已经无处下口,所以美国提出了尊重中国主权独立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

 


因为中国一旦被瓜分了,美国彻底没处下口。而只有中国保持独立,美国才能跟列强平起平坐,同样享有瓜分中国市场的特权,所以这招很高啊!

 

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崛起了,然而世界能瓜分的地方更少了。当列强们要去瓜分北极的时候,我们当然要保住北极,谁也不许下嘴。

 

其实美国的自由航行理论是个好东西,为啥美国来南海我们只是跟踪监视,并没有讲一堆道理反驳,只有闯了12海里才进行驱离,似乎很窝囊,很多人怒不可遏,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

 

只有现在不否认,将来等我们航母多了,核潜艇够安静了,我们才好跟在美国后边也全世界进行自由航行,许他就许我。

 

前边有个始作俑者顶着骂名帮我们开辟先例,我们以后才好顺其自然,美其名曰国际惯例,当年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比如我们去北极、或者加勒比海、甚至墨西哥湾自由航行,美国要是反对,我们就可以说:当年你闯劳资南海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所以北极地区,我们要坚决支持依国际法办事,坚决支持美国的自由航行理论,倡导100多年前美国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

 

白皮书第二板块,中国跟北极的关系。

 

有人说从地图上看,中国似乎跟北极没什么关系。蛋总不同意这个意见,你肯定没看古代地图。据我所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北极国家,根本不是什么近北极国家。



比如西汉的时候,我们就有地理巨著《山海经》中的《北山经》,详细记录了西伯利亚至北冰洋一线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

 

自西汉以来,就有汉族人苏武在这里放羊,还留下了壮丽的诗篇。汉书《苏武传》记载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注:北海的解释权归中国人所有)。

 

而元朝的时候,西伯利亚直接并入了中国的版图,中国领土最北直达北冰洋,疆域空前辽阔。《元史·地理志》记载,郭守敬测量天文,在北纬65度,设立了观测站,古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伟大。


 

中国人写的史书,西方人总是带有有色眼镜,总是不相信,但是西方人自己记述的总该相信了吧,比如《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中国最北的地方就是北极,那里夏天终日阳光(极昼),有拉雪橇的狗(二哈),有白熊……

 

就算是近代,我们也有资格参与北极事务。刚才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后起的德国没有分到什么殖民地,所以很不服气,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打完后的巴黎和会上,列强重新把世界格局基本敲定了,但是北极还存在巨大争议,尤其是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有再次掀起世界大战的可能。

 

几个战胜国一讨论,这样吧,主权归挪威,但是其他签字国可以自由出入、自由使用,只要不用于战争目的。

 

由于英法俄在一战中被严重削弱,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利益受损,而美国获益最大,在北极事务中非常积极高调。

 

法国远离北极,但出于牵制美帝的目的,也顺便慷他人之慨,喊中国的北洋政府也过来签字。中国当时国内的情形是军阀割据、一盘散沙,甚至连北极在哪儿都不知道,根本没上心。

 

但是既然是法国邀请,反正是欺负挪威的,对自己也没啥坏处,所以估计连条文都没怎么看,就在条约上签字了,签完字大家都忘了这条约是干嘛的,也没人留意。

 

1991年,挪威一个教授邀请中国三极探险第一人高登义教授参加一个北极联合科学考察队,同时赠送给他一本《北极指南》,他翻开一看,发现中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签字国。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原来中国人还可以自由出入北极这个群岛,他心里暗喜。难道北洋北冰洋,冥冥之中似有定数?他回国后,立马把这个情况向上反映。

 

上边也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中国进入北极的最好的切入点,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如破竹,成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迅速建立了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暴露了国籍啊!

 

 

对于这件事蛋总有三个感慨。

 

第一,弱国无外交,欧洲弱国挪威的领土就这么被共产了,亚洲弱国虽然签了,但也没有实力行使特权。

 

第二,列强矛盾可用,启发我们以夷制夷。如今关于北极也是矛盾重重,有北极八国之间的矛盾,比如美国和俄罗斯,加拿大和俄罗斯,甚至美国和加拿大之间都有矛盾。

 

同样,还有北极八国跟域外国家之间的矛盾,老牌列强英国、法国心里肯定酸溜溜的。大半截已经入水(tu)的马尔代夫、斐济、瑙鲁心里一万个MMP飞过,麻蛋,你们盼着冰雪融化是吧?北极航线开通之日就是劳资的忌日。

 

第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段祺瑞政府随手一签,就给后代留下了余地。同样,一个卖国贼的卖国条约也是贻害无穷。

 

比如韩国海警为啥老欺负中国渔民,到现在扣过我们将近五千艘渔船了,跟2001年生效的《中韩渔业协定》有关,这个谈判中一个关键人物李滨,也就是后来的驻韩大使,他是个被韩国策反的间谍。

 


他把渔业协定谈判的底牌透露给了韩国,韩国步步紧逼,我们谈判非常被动,最终损害了渔民利益。同时他还把六方会谈的底牌透露给了韩国,这还谈个什么劲啊。

 

回到北极,中国在北极地区设立了黄河站后,就如饥似渴地开始了北极科考之旅,14年不间断扎根基站,并且对北冰洋系统考察了八次。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国,对北极规则制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从2016年,中国开始撺掇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似乎要升级成一带二路了。

 

总之,虽然中国目前在北极圈内并无领土主权,但是并不代表中国在北极没有利益,白皮书说中国是北极地区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也就是对北极不能坐视不管,而且要名正言顺的管。

 

白皮书第三版块,讲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这个是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因此必须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毛病。

 

首先中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让大家吃了定心丸,中国对北极没有领土主权要求,让中国威胁论无处下嘴,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中国的目标只是: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北冰洋版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说主权大家都不要争,一起要找基本法来办事(《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海洋公约》)。

 

联合国是个好东西,把问题推到联合国,把问题国际化,我们才好行使否决权。同时,只有按照基本法,我们才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才好跟美帝一样自由航行。

 

同时中国也解释了原因,我们插手北极并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白皮书的原话如下。

 

“通过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中国致力于同各国一道,在北极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将顾及他国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兼顾北极保护与发展,平衡北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平衡兼顾,实现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代际公平”。

 

我觉得说得有理有据,你好我好大家好,像是出自村支书之口,体现了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白皮书最后一部分说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政策主张,其实就是具体可操作的措施。

 

第一,中国将积极推动北极科学考察;第二,保护北极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第三,依法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第四,积极参与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第五,促进北极和平与稳定。

 

科学考察是烧钱的事情,比如大型的破冰船,不是谁都有能力造,也不是谁都买得起,就这一条就把很多国家排除在外了。

 


而保护环境是国际社会的道德制高点。比如欧洲就企图利用这个道德制高点,炒作全球变暖,夸大人类危机,最后开始兜售自己的碳排放指标分配方案,企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如果要想发展可以啊,向发达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本质上就是想继续维持躺着把钱挣了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

 

不过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是有资格发言的。毕竟这个蓝色星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14亿人,既然西方主张人人生而平等,那么我们起码占有20%的股份,美国才4%多一点吧。

 

依法合理利用北极资源,提到了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和油气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的利用,我觉得中国作为基建狂魔、第一吃货帝国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唯一执法机构——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于北极的和平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主张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不管怎样,这个世界本质还是个丛林社会,需要靠硬实力说话,有实力了才有资格制定规则,才有资格做到以理服人,才能正确使用规则,让规则对我们有利。

 

比如有实力了才有资格讨论世界和平,也就是制定世界和平的规则。我又想起了我们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人民日报》头版的文章:建议各国讨论全面销毁核武器。

 

 

还比如美国的自由航行规则,目前我们感觉整个规则对我们非常不利,美国老是来南海欺负我们,但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实力不济。

 

一旦我们的实力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说不定大家还恨不得别人领海只有3海里呢!

 

近代史上,我们失去了很多,也错过了很多,这一次我们不能缺席!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